道在第5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窮達何足道,古來茲理均。 -- 出自宋·歐陽修·依韻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見贈之作
- 落日漢陵道,初寒慘暮飆。 -- 出自宋·歐陽修·鞏縣陪祭獻懿二后回孝義橋道中作
- 圣門開大道,夷路肆騰嬉。 -- 出自宋·歐陽修·獲麟贈姚辟先輩
- 瑤華傷遠道,芳草送歸鞍。 -- 出自宋·歐陽修·送客回馬上作
- 行人下山道,猶向都門去。 -- 出自宋·歐陽修·游龍門分題十五首·晚登菩提上方
- 檐前洛陽道,下聽走轅聲。 -- 出自宋·歐陽修·柴舍人金霞閣
- 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 -- 出自宋·秦觀·河傳·恨眉醉眼
- 使君本往道家山,時訪玄都太古壇。 -- 出自宋·秦觀·和程給事贈虞道判六首
- 犬死不足道,固為主人悲。 -- 出自宋·秦觀·病犬
- 樵夫亦談道,行旅不持兵。 -- 出自宋·秦觀·次韻蔣穎叔南郊祭告上清儲祥宮
- 君子閑有道,不專塊然居。 -- 出自宋·秦觀·贈張潛道
- 神協人同,道以告之。 -- 出自唐·柳宗元·貞符
- 須臾力盡道渴死,狐鼠蜂蟻爭噬吞。 -- 出自唐·柳宗元·雜曲歌辭·行路難三首
- 置之勿復道,且寄須臾閑。 -- 出自唐·柳宗元·構法華寺西亭
-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 出自魏晉·曹植·洛神賦
- 去去莫復道,沉憂令人老。 -- 出自魏晉·曹植·雜詩
- 不惜萬里道。 -- 出自魏晉·曹植·詩
-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 出自魏晉·曹植·名都篇
- 君子通大道。 -- 出自魏晉·曹植·贈丁翼詩
- 欲歸忘故道。 -- 出自魏晉·曹植·贈王粲詩
- 亭皋汝陽道,風雪穆陵關。 -- 出自唐·溫庭筠·途中有懷
- 早梅悲蜀道,高樹隔昭丘。 -- 出自唐·溫庭筠·過華清宮二十二韻
- 必若枉此道,傷哉非素心。 -- 出自宋·范仲淹·出守桐廬道中十絕
- 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 -- 出自宋·范仲淹·蕭灑桐廬郡十絕
- 素聞前哲道,欲向圣朝行。 -- 出自宋·范仲淹·贈張先生
- 孤鴻迷鳥道,萬馬憶龍沙。 -- 出自宋·范仲淹·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
- 半生游此道,觀海特茫茫。 -- 出自宋·范仲淹·又用前韻謝晏尚書以近著示及
- 才歸劍門道,忽上洞庭船。 -- 出自宋·范仲淹·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
-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規。 -- 出自宋·范仲淹·謝黃揔太博見示文集
- 退也天之道,東南事了人。 -- 出自宋·范仲淹·贈葉少卿
- 報分別有道,何認問吹毛。 -- 出自宋·范仲淹·匣劍
- 鼓吹前迎道,煙霞指舊廬。 -- 出自宋·范仲淹·寄鄉人
- 綠鬢朱顏,道家裝束,長似少年時。 -- 出自宋·晏殊·少年游·芙蓉花發去年枝
-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 出自唐·王勃·別薛華
- 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 -- 出自唐·王勃·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 高低尋戍道,遠近聽泉聲。 -- 出自唐·王勃·麻平晚行
- 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 出自唐·李世民·詠司馬彪續漢志
- 回首長安道,方歡宴柏梁。 -- 出自唐·李世民·宴中山
- 已知隆至道,共歡區宇一。 -- 出自唐·李世民·執契靜三邊
- 羽旄飛馳道,鐘鼓震巖廊。 -- 出自唐·李世民·正日臨朝
- 霜峰直臨道,冰河曲繞城。 -- 出自唐·李世民·入潼關
- 專心憶平道,脫險逾避臭。 -- 出自唐·韓愈·南山詩
- 又聞識大道,何路補黥刖。 -- 出自唐·韓愈·送文暢師北游
- 酸寒何足道,隨事生瘡疣。 -- 出自唐·韓愈·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
- 方將斂之道,且欲冠其顛。 -- 出自唐·韓愈·送靈師
- 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匝至日斜。 -- 出自唐·韓愈·李花二首
-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間。 -- 出自唐·韓愈·宿曾江口示侄孫湘二首
- 悠悠指長道,去去策高駕。 -- 出自唐·韓愈·縣齋有懷
- 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 -- 出自唐·韓愈·送汴州監軍俱文珍
- 出門愁落道,上馬恐平韉。 -- 出自唐·韓愈·酬藍田崔丞立之詠雪見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