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驪駒日就道,玉手行可執(zhí)。 -- 出自宋·王安石·得曾子固書因寄
- 衣冠列祖道,耆舊擁前旌。 -- 出自唐·孟浩然·送韓使君除洪州都曹
- 迢遞秦京道,蒼茫歲暮天。 -- 出自唐·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
- 春風(fēng)狹斜道,含笑待逢迎。 -- 出自唐·孟浩然·美人分香
-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買山。 -- 出自唐·孟浩然·宿立公房
- 喧喧斗雞道,行樂羨朋從。 -- 出自唐·孟浩然·李少府與楊(王)九再來
- 舞詠先馳道,恩華及從臣。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 降鑒引君道,殷勤啟政門。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以題座右
- 義濟亦吾道,誠存為物祈。 -- 出自唐·張九齡·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yīng),因賦詩言事
- 再入江村道,永懷山藪情。 -- 出自唐·張九齡·巡屬縣道中作
- 鬼谷還成道,天臺去學(xué)仙。 -- 出自唐·張九齡·送楊道士往天臺
- 瑞色鋪馳道,花文拂彩旒。 -- 出自唐·張九齡·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
- 所仗有神道,況承明主惠。 -- 出自唐·張九齡·呈耿廣州
- 經(jīng)過正中道,相送倍為情。 -- 出自唐·張九齡·送使廣州
- 日御馳中道,風(fēng)師卷太清。 -- 出自唐·張九齡·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爾言志
- 一來長安道,眼大不相參。 -- 出自唐·劉禹錫·插田歌
- 中流為界道,隔岸數(shù)飛甍。 -- 出自唐·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
- 綠野扶風(fēng)道,黃塵馬嵬驛。 -- 出自唐·劉禹錫·馬嵬行
- 皇家感至道,圣祚自天錫。 -- 出自唐·劉禹錫·游桃源一百韻
- 種松夾石道,紆組臨沙阜。 -- 出自唐·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徑松成陰,悵然
-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 -- 出自唐·劉禹錫·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 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 出自唐·劉禹錫·贈別君素上人詩
- 安知從復(fù)道,然后見人情。 -- 出自唐·劉禹錫·古詞二首
- 馬嘶循古道,帆滅如流電。 -- 出自唐·劉禹錫·重至衡陽傷柳儀曹
- 興掩尋安道,詞勝命仲宣。 -- 出自唐·劉禹錫·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 塵滿鴻溝道,沙驚白狄鄉(xiāng)。 -- 出自唐·劉禹錫·酬鄭州權(quán)舍人見寄二十韻
- 曉燭羅馳道,朝陽辟帝閽。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書懷五十韻
- 精修無上道,結(jié)念未來生。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
- 不知何次道,作佛幾時成。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緇徒謝絕文友,坐成
- 有心律天道,無位救陵夷。 -- 出自唐·劉禹錫·和李六侍御文宣王廟釋奠作
- 御之失其道,敲石彌天隅。 -- 出自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
- 勿謂行大道,斯須成太行。 -- 出自唐·劉禹錫·萋兮吟
- 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杏園花下飲有懷見寄
- 祖帳臨周道,前旌指晉城。 -- 出自唐·劉禹錫·送河南皇甫少尹赴絳州
- 野花沿古道,新葉映行宮。 -- 出自唐·劉禹錫·令狐相公頻示新什,早春南望遐想漢中,因抒
-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 出自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同登慈恩寺浮圖
- 蒼然西郊道,握手何慨慷。 -- 出自唐·岑參·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
- 往來巴山道,三見秋草凋。 -- 出自唐·岑參·青山峽口泊舟懷狄侍御
- 汗流出鳥道,膽碎窺龍渦。 -- 出自唐·岑參·赴犍為經(jīng)龍閣道
- 微官何足道,愛客且相攜。 -- 出自唐·岑參·早秋與諸子登虢州西亭觀眺
- 一官詎足道,欲去令人愁。 -- 出自唐·岑參·登嘉州凌云寺作
- 為報吾兄道,如今已白頭。 -- 出自唐·岑參·送揚州王司馬
- 竹里巴山道,花間漢水源。 -- 出自唐·岑參·送崔員外入秦因訪故園
- 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 -- 出自唐·岑參·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
- 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墻。 -- 出自唐·岑參·題金城臨河驛樓
- 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 -- 出自唐·岑參·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
-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 -- 出自唐·岑參·送陜縣王主簿赴襄陽成親
- 徐驅(qū)當(dāng)大道,步驟中五音。 -- 出自宋·歐陽修·有馬示徐無黨
- 征車倦長道,故國有喬木。 -- 出自宋·歐陽修·行次葉縣
- 白馬關(guān)中道,青天棧外家。 -- 出自宋·歐陽修·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