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如斯全可道,心中出屑,眼里抽釘。 -- 出自元·侯善淵·滿庭芳·去質貪華
- 靈瑤開古道,神風易御,孰保遐齡。 -- 出自元·侯善淵·滿庭芳·玉屑琳霜
- 色情增長,道德漸虧衰。 -- 出自元·侯善淵·滿庭芳·獨立星壇
- 背了靈嘗道話。 -- 出自元·侯善淵·西江月·盡被家緣擔閣
- 形釋心凝道自明。 -- 出自元·侯善淵·長思仙
- 無生無滅道相任。 -- 出自元·侯善淵·長思仙
- 一性恬然道自常。 -- 出自元·侯善淵·益壽美金花
- 回眸返入道圓成。 -- 出自元·侯善淵·太平令·管堂無事啟丹經
- 人情膠漆道情乖。 -- 出自元·劉志淵·江神子令 與小李先待詔
- 湛然包大道。 -- 出自元·長筌子·月中仙
- 放清光萬道,入戶穿窗,皎皎昏蒙普濟。 -- 出自元·長筌子·瑞鶴仙 月照洞庭
- 視吾耿耿,道玉佩、或能利走*。 -- 出自元·王惲·望月婆羅門引 昨者觀唐津舟車之盛,通湊南
- 兩枝巧與道相鄰。 -- 出自元·王惲·浣溪沙 內黃道中
- 明朝南浦道、傷平楚。 -- 出自元·王惲·感皇恩 贈元舜舉。嘗為宋文屯田官,以善歌
- 丈夫出處道在,義命正須安。 -- 出自元·王惲·水調歌頭 和姚雪齊韻
- 問人人能道,圣朝恩德。 -- 出自元·張之翰·滿江紅 登汪師展江樓
- 還知否,蓋道分彼此,事有參差。 -- 出自元·劉敏中·沁園春 題戶部郎完顏正甫舒嘯園,仍用盧齊
- 猿驚鶴怨,道煙云、又暗楸紋。 -- 出自元·程文海·漢宮春 壽劉中齊尚書
- 行藏事,盡道日天也悟。 -- 出自元·袁易·摸魚兒 正月九日,勉夫暫入城,因賦寄之
- 青煙濕山道,牛羊下斜曛。 -- 出自元·周權·溪之濱
- 羨養生有道,將從子隱,于時無補,只益吾慚。 -- 出自元·張野·沁園春 和人韻
- 東老傳家道氣濃。 -- 出自元·張雨·鷓鴣天 贈醫士沈德誠 此下原有喜春來一
- 傳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鳴。 -- 出自元·張可久·霜角 紫陽書聲 以上八首并見北曲聊樂府外集
- 千古仙山道氣,誰高似、許宣平。 -- 出自元·張可久·霜角 南山秋色
- 百畝胥峰,道是子胥磨劍處,嶙峋白石幾番童。 -- 出自元·吳鎮·酒泉子 胥山松濤(在縣東南十八里德化?
- 畢竟作么道,日向嶺東紅。 -- 出自元·李道純·水調歌頭 贈張蒙庵
-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機。 -- 出自元·李道純·沁園春 贈圓庵蔣大師
- 朝求暮采道人茶。 -- 出自元·高道寬·西江月·撥轉飛天妙本
- 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 -- 出自元·高道寬·滿庭芳·頓悟玄機
- 無無處,大道本無言。 -- 出自元·高道寬·望蓬萊·無無處
- 清高士,志道體真仙。 -- 出自元·苗善時·望江南 以上二首苗善時和呂洞賓詞,見純陽
- 有人人識道,專精謹守,決然超彼。 -- 出自元·馮尊師·蘇武慢·絕粒停廚
- 轉四生六道何時徹。 -- 出自元·三于真人·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 我道非常道,定不自羈孤。 -- 出自元·林轅·水調歌頭 以上谷神篇卷下
- 矧三教之道,本來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 出自元·王*·沁園春 三教一理
- 了明此理,道憑玄牝作根基。 -- 出自元·王*·水調歌頭 授回陽子口訣
- 氣奪揚塵道,冤攀掌夢天。 -- 出自近代·陳三立·庸庵同年賦詩見懷時眼中兵起先發襲擊感而次
- 涉此萬里道,經年猶未還。 -- 出自明·貝瓊·郭忠恕出峽圖
- 結交真有道,與物總無他。 -- 出自明·貝瓊·壬子夏端居二湖與二三子讀書而苦熱如焚一坐
- 草白秦皇道,天清陸瑁湖。 -- 出自明·貝瓊·冬夜(三首)
- 素衣縞服道家流,羽化江湖作白鷗。 -- 出自宋·趙希逢·和群鷗
- 笑他白足道人曇,準擬來同彌勒龕。 -- 出自宋·趙希逢·和斗齋
- 寂寞淮南道,憑君獨記余。 -- 出自宋·張弋·逢王元任
- 大盜亦有道,詩書所不屑。 -- 出自清·石達開·入川題壁
- 憶昔長安道,與君初相識。 -- 出自宋·田錫·贈朱玄進士
- 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 -- 出自宋·田錫·塞上曲
- 高臺臨古道,北走邯鄲道。 -- 出自宋·田錫·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
- 神仙作尉道雖在,骨肉為累心且寬。 -- 出自宋·田錫·贈別瑯邪評事兼寄兩制舊交
- 寄言主人道,結客毋草草。 -- 出自明·袁凱·門有車馬行
- 讀書不聞道,聊復自娛嬉。 -- 出自明·袁凱·題東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