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結(jié)屋離黃道,開門對白沙。 -- 出自宋·高翥·卜居
- 憧憧洛陽道,塵下生春草。 -- 出自唐·任翻·洛陽道
- 落日松陵道,堤長欲抱城。 -- 出自清·吳偉業(yè)·過吳江有感
- 物忌太盛,道有中否。 -- 出自·張衡·經(jīng)史閣四言詩
- 文未喪天,道不墜地。 -- 出自·張衡·經(jīng)史閣四言詩
- 棄置誰復(fù)道,但悲生不諧。 -- 出自唐·儲光羲·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 纏綿西關(guān)道,婉孌新豐樹。 -- 出自唐·儲光羲·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 田家俯長道,邀我避炎氛。 -- 出自唐·儲光羲·行次田家澳梁作
- 高第后歸道,乃居玉華宮。 -- 出自唐·儲光羲·劉先生閑居
- 上心方向道,時(shí)復(fù)朝金闕。 -- 出自唐·儲光羲·題應(yīng)圣觀
- 過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 出自唐·儲光羲·題慎言法師故房
- 未獲遵平道,徒言信薄夫。 -- 出自唐·儲光羲·鞏城東莊道中作
- 中歲尚微道,始知將谷神。 -- 出自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xiàn)蘇侍郎三首時(shí)拜太祝未上
- 深林開一道,青嶂成四鄰。 -- 出自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xiàn)蘇侍郎三首時(shí)拜太祝未上
- 不見鹓鸞道,如聞歌吹聲。 -- 出自唐·儲光羲·渭橋北亭作
- 蹭蹬失歸道,崎嶇從下位。 -- 出自唐·儲光羲·赴馮翊作
- 表微在營道,明祀將祈年。 -- 出自唐·儲光羲·薦玄德公廟
- 舍轡函關(guān)道,浮舟滄海畔。 -- 出自唐·儲光羲·貽劉高士別
- 樹綠天津道,山明伊水陽。 -- 出自唐·儲光羲·洛中送人還江東
- 邊吏靜縣道,新書行紀(jì)綱。 -- 出自唐·儲光羲·同諸公送李云南伐蠻
- 二尊此成道,禪宇遙相望。 -- 出自唐·儲光羲·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
- 還車首東道,惠言若黃金。 -- 出自唐·儲光羲·酬綦毋校書夢耶溪見贈之作
- 滄浪臨古道,道上若成塵。 -- 出自唐·儲光羲·滄浪峽(一作儲嗣宗詩)
- 登寺尋盤道,人煙遠(yuǎn)更微。 -- 出自唐·方干·登雪竇僧家
- 知音郭有道,始為一吟之。 -- 出自唐·貫休·覽姚合極玄集
- 吾道將君道且殊,君須全似老君須。 -- 出自唐·貫休·再逢虛中道士三首
- 譽(yù)自馨香道自怡,相思嶺上卻無機(jī)。 -- 出自唐·貫休·陪馮使君游六首·過相思嶺
- 萬事皆妨道,孤峰謾憶他。 -- 出自唐·貫休·江陵寄翰林韓偓學(xué)士
- 伊余自樂道,不論才不才。 -- 出自唐·貫休·山中作
- 老僧相傳道是僧繇手,尋常入海共龍斗。 -- 出自唐·貫休·題成都玉局觀孫位畫龍
- 蒼黃緣鳥道,峰脅見樓臺。 -- 出自唐·貫休·避寇上唐臺山
- 鶯花五陵道,去去與誰同。 -- 出自唐·貫休·懷諸葛玨二首
- 句須人未道,君此事偏能。 -- 出自唐·貫休·寄新定桂雍
- 春風(fēng)五陵道,回首不勝悲。 -- 出自唐·貫休·懷赤松故舒道士
- 似圣悲增道不窮,憂民憂國契堯聰。 -- 出自唐·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 初平謝公道非遠(yuǎn),黯然物外心相逢。 -- 出自唐·貫休·和楊使君游赤松山
- 來歲還公道,平人不用疑。 -- 出自唐·貫休·送葉蒙赴舉
- 無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轉(zhuǎn)賒。 -- 出自唐·貫休·野居偶作
- 世人不會道,向道卻嗔道。 -- 出自唐·貫休·道情偈
- 理惟通至道,人或謂無端。 -- 出自唐·貫休·鄂渚逢楊贊禹
- 媚世非吾道,良圖有白云。 -- 出自唐·貫休·故林偶作
-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 出自唐·寒山·杳杳寒山道
- 可笑寒山道,而無車馬蹤。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窮。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時(shí)訪豐干道,仍來看拾公。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不行真正道,隨邪號行婆。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hù)真心。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若其開小道,緣此生大偽。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 -- 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