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山腰荒輦道,巖竇落泉聲。 -- 出自宋·梅堯臣·十月晦夢游嵩山明日訪宋中道見次道寄宿岳寺
- 曉入蓬池道,寒侵蘇合袍。 -- 出自宋·梅堯臣·送許州知錄王殿丞
- 老馬力盡道路長,豈若壯驥思騰驤。 -- 出自宋·梅堯臣·吳沖卿學(xué)士以王平甫言淮甸會(huì)予久未至沖卿與
- 我行陽翟道,暮雨原上急。 -- 出自宋·梅堯臣·夕發(fā)陽翟
- 上交執(zhí)正道,下交守奇節(jié)。 -- 出自宋·梅堯臣·依韻答李晉卿結(jié)交篇
- 李白嘗言道之艱險(xiǎn),長嗟難劇上青天。 -- 出自宋·梅堯臣·送畢甥之臨邛主簿雜言
- 莫問褒中道路難,襄陽直上幾重灘。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李中舍襲之宰南鄭
- 百壺臨祖道,兩槳破春煙。 -- 出自宋·梅堯臣·送劉比部
- 風(fēng)前汝陰道,雨冷江南書。 -- 出自宋·梅堯臣·行次穎州聞張甥宗亮不捷鄉(xiāng)薦以詩唁而迎之
- 路危趨劍道,夢穩(wěn)過刀州。 -- 出自宋·梅堯臣·送錢駕部知邛州
- 昔歲南陽道中別,今向華亭水上逢。 -- 出自宋·梅堯臣·逢謝師直
- 河流通海道,山井應(yīng)江潮。 -- 出自宋·梅堯臣·送馬廷評之余姚
- 嘶馬思長道,孤鳥逐前伴。 -- 出自宋·梅堯臣·謝師厚歸南陽效阮步兵
- 為學(xué)本為道,窮蹙令素發(fā)。 -- 出自宋·梅堯臣·直宿廣文舍下
- 公卿論至道,天子拜昌言。 -- 出自唐·楊炯·奉和上元酺宴應(yīng)詔
-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 出自唐·楊炯·送劉校書從軍
- 舊章窺復(fù)道,云幌肅重陰。 -- 出自唐·楊炯·和騫右丞省中暮望
- 命屈由來道日新,詩家權(quán)柄敵陶鈞。 -- 出自宋·王禹偁·前賦春居雜興詩二首間半歲不復(fù)省視因長男
- 生死雖殊道義存,曉來襟袖有啼痕。 -- 出自宋·王禹偁·哭同年羅著作
- 人生唯問道如何,得喪升沉總是虛。 -- 出自宋·王禹偁·放言
- 罷調(diào)金鼎道光輝,聞?wù)f閑園自種薇。 -- 出自宋·王禹偁·獻(xiàn)仆射相公
- 搉酤今權(quán)道,亦助軍國須。 -- 出自宋·王禹偁·送戚維戚綸之閬州亳州
- 富貴不以道,列鼎奚足云。 -- 出自宋·王禹偁·贈(zèng)秉放處士
-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 出自宋·王禹偁·謫居感事
- 緘縢防遠(yuǎn)道,進(jìn)獻(xiàn)趁頭番。 -- 出自宋·王禹偁·茶園十二韻
- 空言說王道,肆眼看人瘼。 -- 出自宋·王禹偁·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 諫官聊假道,紫微遽真拜。 -- 出自宋·王禹偁·寄獻(xiàn)鄜州行軍司馬宋侍郎
- 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舊釣鄉(xiāng)。 -- 出自宋·王禹偁·送密直溫學(xué)士西京遷葬
- 報(bào)國惟直道,謀身昧周防。 -- 出自宋·王禹偁·聞鴞
- 亦如君子道,出處貴先覺。 -- 出自宋·王禹偁·八絕詩白龍泉
- 平遠(yuǎn)長安道,微茫函谷關(guān)。 -- 出自宋·王禹偁·寄題洛南秦供奉新樓
- 修身與行道,多愧古時(shí)人。 -- 出自宋·王禹偁·十月二十日作
- 兩朝行直道,萬國變淳風(fēng)。 -- 出自宋·王禹偁·送趙令公西京留守
- 自從雜伯道,傾奪日喧喧。 -- 出自宋·王禹偁·一品孫鄭昱
- 宰邑向蜀道,萑蒲忽興妖。 -- 出自宋·王禹偁·酬楊遂
- 升沉何足道,聚散安有常。 -- 出自宋·王禹偁·送劉職方
-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 出自南北·吳均·詠雪
- 善言不可道,逸駕不可追。 -- 出自宋·邵雍·觀棋大吟
- 止會(huì)搖頭道又錯(cuò),奈何轉(zhuǎn)腳復(fù)為非。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能知同道道亦得,始信先天天弗違。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雖知同道道亦得,未若先天天弗違。 -- 出自宋·邵雍·首尾吟
- 悟盡周孔道,解開仁義結(jié)。 -- 出自宋·邵雍·秋懷三十六首
- 安車塵尾道衣裝,里闬過從乃是常。 -- 出自宋·邵雍·道裝吟
- 早衰緣停道,先茂為臨溪。 -- 出自宋·邵雍·垂柳長吟
- 高墳臨大道,老木無柔枝。 -- 出自宋·邵雍·過比干墓
- 盜亦自有道,人而或不仁。 -- 出自宋·邵雍·即事吟
- 進(jìn)行已之道,退養(yǎng)已之全。 -- 出自宋·邵雍·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
- 或清夜論道,或后池漾船。 -- 出自宋·邵雍·寄謝三城太守韓子華舍人
- 義軒讓以道,堯舜讓以德。 -- 出自宋·邵雍·爭讓吟
- 所交若以道,所感若民誠。 -- 出自宋·邵雍·答人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