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 出自唐·李白·王昭君其一
- 海云迷驛道,江月隱鄉樓。 -- 出自唐·李白·寄淮南友人
- 吞聲何足道。 -- 出自唐·李白·古風其二十一
- 風流何似道家純。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誰道東陽都瘦損
- 芎藭生蜀道,白芷來江南。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芎窮生蜀道,白芷來江南。 -- 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 湛輩何足道,當以德自銘。 -- 出自宋·蘇軾·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花,登峴山亭
- 十年何足道,千載如風雹。 -- 出自宋·蘇軾·東坡八首
- 蓋公偶談道,齊相獨識真。 -- 出自宋·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 塵心消盡道心平。 -- 出自宋·蘇軾·臨江仙 辛未離杭至潤,別張弼秉道
- 顏闔古有道,躬耕自衣食。 -- 出自宋·蘇軾·顏闔
- 藍喬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南榮晚聞道,未肯化庚桑。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下士晚聞道,聊以拙自修。 -- 出自宋·蘇軾·貧家凈掃地
- 白發何足道,要使雙瞳方。 -- 出自宋·蘇軾·戲作種松
- 飛檐臨古道,高榜勸游人。 -- 出自宋·蘇軾·南溪有會景亭,處眾亭之間,無所見,甚不稱
- 中年忝聞道,夢幻講已詳。 -- 出自宋·蘇軾·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
- (王江,陳州道人。 -- 出自宋·蘇軾·八月十日夜看月有懷子由并崔度賢良
- 垂死初聞道,平生誤信書。 -- 出自宋·蘇軾·廣倅蕭大夫借前韻見贈復和答之
- 床頭車馬道,殘月掛疏木。 -- 出自宋·蘇軾·寄傲軒
- 禽魚豈知道,我適物自閑。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 有太平宮道士趙宗有,抱琴見送至寺,作《鹿鳴》之引乃去。 -- 出自宋·蘇軾·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 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 出自宋·蘇軾·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
-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矚。 -- 出自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
- 如行九軌道,并驅無擊轂。 -- 出自宋·蘇軾·贈眼醫王生彥若
- 柳門京國道,驅馬及春陽。 -- 出自宋·蘇軾·荊州十首
- 相見南新道,青衫垂破幅。 -- 出自宋·蘇軾·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
- 升沉何足道,等是蠻與觸。 -- 出自宋·蘇軾·袁公濟和劉景文登介亭詩復次韻答之
- 不知詩中道何語,但覺兩頰生微渦。 -- 出自宋·蘇軾·百步洪二首
- 侍臣談要道,家法信家傳。 -- 出自宋·蘇軾·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 山僧類有道,辛苦常谷汲。 -- 出自宋·蘇軾·與正輔游香積寺
- 迢遙戴安道,雪夕誰與度。 -- 出自宋·蘇軾·梅圣俞之客歐陽晦夫使工畫茅庵己居其中一琴
- 晚節先生道轉孤,歲寒惟有竹相娛。 -- 出自宋·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竹塢
- 床頭枕馳道,雙闕夜未央。 -- 出自宋·蘇軾·感舊詩
-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 出自宋·蘇軾·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
- 君歸為我道姓字,幅巾他日容登堂。 -- 出自宋·蘇軾·送劉道原歸覲南康
- (天目山唐道士常冠鐵冠,于潛婦女皆插大銀櫛,長尺許,謂之蓬沓。 -- 出自宋·蘇軾·于潛令刁同年野翁亭
- )踵門問道今時矣。 -- 出自宋·蘇軾·送顏復兼寄王鞏
- 置之勿復道,世俗固多舛。 -- 出自宋·蘇軾·次韻李端叔謝送牛戩鴛鴦竹石圖
- 離別何足道,我生豈有終。 -- 出自宋·蘇軾·次前韻寄子由
- 仲氏新得道,一漚目塵寰。 -- 出自宋·蘇軾·次京師韻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運判
- 嗟我懷人,道修且阻。 -- 出自宋·蘇軾·和陶停云四首
- 東門未祖道,西山空拄頤。 -- 出自宋·蘇軾·次韻錢穆父會飲
- 忍饑坐談道,嗟我亦晚聞。 -- 出自宋·蘇軾·和陶示周掾祖謝
-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二疏
- 殺身固有道,大節要不虧。 -- 出自宋·蘇軾·和陶詠三良
- 吾徒本學道,窮達理素推。 -- 出自宋·蘇軾·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 攪轡金房道,崎嶇難具陳。 -- 出自宋·蘇軾·題女唱驛
- 金錢石竹道傍秋,翠帶紅裙馬上謳。 -- 出自宋·蘇軾·奉和成伯兼戲禹功
- 達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生長年之訣而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游相別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従之日長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詩前原有蘇轍原詩, -- 出自宋·蘇軾·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于逍遙堂作兩絕句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