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gè)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gè)字的詩句
- 念子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 出自唐·杜荀鶴·亂后旅中遇友人
- 門前通大道,望遠(yuǎn)上高臺(tái)。 -- 出自唐·杜荀鶴·望遠(yuǎn)
- 形覺清羸道覺肥,竹門前徑靜相宜。 -- 出自唐·杜荀鶴·閑居即事
- 自得巡方道,棲禪老未能。 -- 出自唐·杜荀鶴·贈(zèng)老僧
-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shí)。 -- 出自唐·杜荀鶴·自述
-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 出自唐·杜荀鶴·投長沙裴侍郎
- 新墳侵古道,白發(fā)戀黃金。 -- 出自唐·杜荀鶴·與友人對酒吟
-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 出自唐·杜荀鶴·題會(huì)上人院
- 古人貴直道,內(nèi)訟乖坦夷。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送別沅汎
- 上宰坐論道,郊居仍里仁。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奉和新卜城南郊居得與衛(wèi)右丞鄰舍,因賦詩寄
- 靡靡遵遠(yuǎn)道,忡忡勞寸心。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書所懷
- 聯(lián)鑣長安道,接武承明宮。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見寄
- 躬行君子道,身負(fù)芳名早。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離合詩贈(zèng)張監(jiān)閣老
- 交情同市道,利欲相紛綸。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嚴(yán)陵釣臺(tái)下作
- 頤神方蹈道,傳圣乃尊尊。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
- 送客都門道,旗亭酒一樽。 -- 出自唐·王翰·龍江別意
- 遙遙洛陽道,夾岸生春草。 -- 出自唐·陸龜蒙·相和歌辭·江南曲
- 仰瞻三皇道,蟣虱在宇宙。 -- 出自唐·陸龜蒙·讀襄陽耆舊傳,因作詩五百言寄皮襲美
- 古有韓終道,授之劉先生。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毛公壇
- 伊人著農(nóng)道,我亦賦田舍。 -- 出自唐·陸龜蒙·村夜二篇
- 清晨躋磴道,便是孱顏始。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縹緲峰
- 吾翁欲何道,守此常安眠。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崦里
- 伊昔臨大道,歌鐘醉高臺(tái)。 -- 出自唐·陸龜蒙·次幽獨(dú)君韻
- 徐陳羲皇道,高駕太平軌。 -- 出自唐·陸龜蒙·雜諷九首
- 蛟龍若無道,跛鱉亦可御。 -- 出自唐·陸龜蒙·漁具詩·種魚
- 春還洛陽道,為憶春階草。 -- 出自唐·劉希夷·代秦女贈(zèng)行人
- 君看北邙道,髑髏縈蔓草。 -- 出自唐·劉希夷·洛川懷古
- 歸去嵩山道,煙花覆青草。 -- 出自唐·劉希夷·歸山
- 一聞歌圣道,助曲荷陶甄。 -- 出自唐·杜審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xùn)|
-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闕。 -- 出自唐·錢起·長安旅宿
- 儒者久營道,詔書方問賢。 -- 出自唐·錢起·詔許昌崔明府拜補(bǔ)闕
- 風(fēng)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 出自唐·錢起·奉送戶部李郎中充晉國副節(jié)度出塞
- 相思千里道,愁望飛鳥絕。 -- 出自唐·錢起·海上臥病寄王臨
- 順風(fēng)求至道,側(cè)席問遺賢。 -- 出自唐·錢起·溫泉宮禮見
- 去世能成道,游仙不定家。 -- 出自唐·錢起·送柳道士
- 返真難合道,懷舊仍無吊。 -- 出自唐·錢起·過溫逸人舊居
- 春風(fēng)起東道,握手望京關(guān)。 -- 出自唐·錢起·隴右送韋三還京
- 且樂神仙道,終隨鴛鷺群。 -- 出自唐·錢起·送陸三出尉
- 好欲棄吾道,今宵又遇君。 -- 出自唐·錢起·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
- 為報(bào)詩人道,豐年頌圣猷。 -- 出自唐·錢起·禁闈玩雪寄薛左丞
- 感恩輕遠(yuǎn)道,入幕比還家。 -- 出自唐·錢起·送上官侍御
- 長河侵驛道,匹馬傍云山。 -- 出自唐·錢起·送李協(xié)律還東京
- 鄉(xiāng)愁不可道,浦宿聽猿吟。 -- 出自唐·錢起·晚入宣城界(一作春江晚行)
- 隱來未得道,歲去愧云松。 -- 出自唐·錢起·藥堂秋暮
- 亂山來蜀道,諸水出辰陽。 -- 出自唐·司空曙·送龐判官赴黔中
- 南見青山道,依然去國時(shí)。 -- 出自唐·司空曙·望商山路
- 金埒爭開道,香車為駐輪。 -- 出自唐·司空曙·觀獵騎(一作公子行)
- 籃輿來問道,玉柄解談空。 -- 出自唐·李端·慈恩寺懷舊
- 終慚太丘道,不為小生私。 -- 出自唐·李端·下第上薛侍郎
- 削發(fā)本求道,何方不是歸。 -- 出自唐·李端·送少微上人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