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5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離別勿復道,所貴不相忘。 -- 出自唐·張籍·贈姚怤
- 出門看遠道,無信向邊城。 -- 出自唐·張籍·思遠人
- 迎師親出道,從諫早臨朝。 -- 出自唐·張籍·莊陵挽歌詞三首
- 先生已得道,市井亦容身。 -- 出自唐·張籍·隱者
- 誰能達天道,共此競前程。 -- 出自唐·張籍·省試行不由徑
- 去去勿復道,苦饑形貌傷。 -- 出自唐·孟郊·感懷
- 漁陽千里道,近如中門限。 -- 出自唐·孟郊·征婦怨
- 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 -- 出自唐·孟郊·立德新居
- 折輈不在道,覆舟不在河。 -- 出自唐·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謗毀者作詩以贈之
- 陜城臨大道,館宇屹幾鮮。 -- 出自唐·孟郊·寄陜府鄧給事
- 卻憶江南道,祖筵花里開。 -- 出自唐·孟郊·送黃構擢第后歸江南
- 好人常直道,不順世間逆。 -- 出自唐·孟郊·擇友
- 棄置復何道,楚情吟白蘋。 -- 出自唐·孟郊·下第東歸留別長安知己
- 長安別離道,宛在東城隅。 -- 出自唐·孟郊·送從叔校書簡南歸
- 洛陽岸邊道,孟氏莊前溪。 -- 出自唐·孟郊·寒溪
- 體彼自然道,寂觀合大冥。 -- 出自唐·孟郊·列仙文·金母飛空歌
- 虎豹忌當道,糜鹿知藏身。 -- 出自唐·孟郊·隱士
- 洛河向西道,石波橫磷磷。 -- 出自唐·孟郊·壽安西渡奉別鄭相公
- 公怒亦非道,怒消乃天和。 -- 出自唐·孟郊·訪疾
- 長安車馬道,高槐結浮陰。 -- 出自唐·孟郊·感別送從叔校書簡再登科東歸
-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 -- 出自唐·劉長卿·從軍六首
- 舊游成遠道,此去更違鄉。 -- 出自唐·劉長卿·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 謫宦投東道,逢君已北轅。 -- 出自唐·劉長卿·至饒州尋陶十七不在寄贈
- 離別誰堪道,艱危更可嗟。 -- 出自唐·劉長卿·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
- 迢遞朗陵道,悵望都門夕。 -- 出自唐·劉長卿·送元八游汝南
- 入云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 出自唐·劉長卿·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
- 牛羊歸故道,猿鳥聚寒枝。 -- 出自唐·劉長卿·雨中過員稷巴陵山居贈別
- 誰言次東道,暫預傾金罍。 -- 出自唐·劉長卿·硤石遇雨,宴前主簿從兄子英宅
- 憧憧洛陽道,日夕皇華使。 -- 出自唐·劉長卿·洛陽主簿叔知和驛承恩赴選伏辭一首
- 春隨千里道,河帶萬家城。 -- 出自唐·劉長卿·送史九赴任寧陵,兼呈單父史八時監察五兄初
- 爐峰若便道,為訪東林僧。 -- 出自唐·劉長卿·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東
- 雪覆淮南道,春生潁谷煙。 -- 出自唐·劉長卿·送袁明府之任
- 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 -- 出自唐·劉長卿·晚次苦竹館,卻憶干越舊游
- 播遷悲遠道,搖落感衰容。 -- 出自唐·劉長卿·和州留別穆郎中
- 辛勤萬里道,蕭索九秋殘。 -- 出自唐·劉長卿·酬李郎中夜登蘇州城樓見寄
- 春色長安道,相隨入禁閨。 -- 出自唐·劉長卿·送張七判官還京覲省
- 藜杖全吾道,榴花養太和。 -- 出自唐·劉長卿·同姜濬題裴式微馀干東齋
- 故人千里道,滄波一年別。 -- 出自唐·劉長卿·石梁湖有寄(一作懷陸兼)
-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 出自唐·韋應物·送楊氏女
- 弦以明直道,漆以固交深。 -- 出自唐·韋應物·擬古詩十二首
- 將從平門道,憩車灃水湄。 -- 出自唐·韋應物·秋集罷還途中作,謹獻壽春公、黎公
- 經世豈非道,無為厭車轍。 -- 出自唐·韋應物·同元錫題瑯琊寺
-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 -- 出自唐·韋應物·謝櫟陽令歸西郊,贈別諸友生
- 已想函關道,游子冒風塵。 -- 出自唐·韋應物·送劉評事
- 從官俱守道,歸來共閉門。 -- 出自唐·韋應物·送端東行
- 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靈。 -- 出自唐·韋應物·酬鄭戶曹驪山感懷
- 西懷咸陽道,躑躅心不安。 -- 出自唐·韋應物·廣德中洛陽作
- 邑帶洛陽道,年年應此行。 -- 出自唐·韋應物·送澠池崔主簿
- 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 -- 出自唐·韋應物·寄暢當(聞以子弟被召從軍)
- 立馬望東道,白云滿梁園。 -- 出自唐·韋應物·送李十四山東游(一作山人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