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4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始聞古道行千艘,一朝轉(zhuǎn)徙才容徙。 -- 出自明·黃哲·河渾渾(并序)
- 青徐古道暗荊棘,二月黃河水塞川。 -- 出自明·黃哲·寓治穀城寄京華親友
- 雄關(guān)九道開邊庭,翼然天表尊神京。 -- 出自明·江以達(dá)·奉贈大中丞應(yīng)臺傅公巡撫陜西
- 繡筵莫道知音少,司馬能琴絕代無。 -- 出自明·揭軌·宴南市樓(二首)
- 冰霜在道無千里,肌骨侵寒已半消。 -- 出自明·金鑾·新安道中寄懷諸舊
- 重將直道干明主,肯負(fù)初心答故知。 -- 出自明·金鑾·淮上送唐池嶼別駕赴部
- 華夷盡道承恩澤,千載昌期際此時。 -- 出自明·金幼孜·元夕賜午門觀燈(四首)
- 克用是道,甚宜其親。 -- 出自明·九皋聲公·蒲庵
- 奔流一道破山來,散作濤聲滿江樹。 -- 出自明·柯潛·山水圖為兵部郎中王恕題
- 隔籬話道今年好,婆子引孫來看麻。 -- 出自明·蘭江濋公·過許村
- 春風(fēng)大道控驊騮,明月西園醉桃李。 -- 出自明·黎民表·遇張元春
- 家緣解道鳩偏巧,但取枯柴一兩枝。 -- 出自明·李維楨·謁志公塔作二首
- 璇霄閣道通天極,仙掌芙蓉正相直。 -- 出自明·梁潛·咸陽懷古
- 誰悲蜀道難,煙景有余戀。 -- 出自明·林俊·兵書峽(在歸州薌溪口)
- 可憐怕道終無后,誰憶中郎所著文。 -- 出自明·劉三吾·哭從兄益吾教諭
- 賓從塞道周,風(fēng)煙激危管。 -- 出自明·劉崧·送楊公望得滿字
- 離人不道俱千里,一夜相思夢兩鄉(xiāng)。 -- 出自明·柳應(yīng)芳·雨中集清涼寺送梅子馬赴楚曹能始還閩
- 蘭橈一道微風(fēng)入,卻逐金塘燕燕歸。 -- 出自明·盧昭·柳塘春
- 閣前復(fù)道連金谷,翠輦經(jīng)過幾回矚。 -- 出自明·陸粲·賦內(nèi)閣芍藥
-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 出自明·陸師道·張烈婦
-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人妻。 -- 出自明·陸師道·張烈婦
- 縣門大道邊,赫赫烈婦祠。 -- 出自明·陸師道·張烈婦
- 遺金在道吾亦攫,入朝爭名戰(zhàn)自惡。 -- 出自明·羅玘·送吳老歸宜興
- 觀君饒道氣,秋漢橫一鶚。 -- 出自明·羅玘·送周主簿任南城
- 相逢盡道乞還山,公乞還山便得還。 -- 出自明·羅玘·游方山路間定韻與石樓志別
- 堅冰蔽道,車頓馬傷。 -- 出自明·梅守箕·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 勉旃周道,毋以后時。 -- 出自明·梅守箕·送潘景升北游八首
- 盤空鳥道千萬折,奇峰朵朵開青蓮。 -- 出自明·夢觀法師·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題峨眉山圖
- 每過橋道石,半是冢前碑。 -- 出自·謀[B16J]·五言今體詩二十五首(錄十首)
- 銷愁不道酒,留恨若教除。 -- 出自明·莆田姚旅·過湘蘭故居
- 廟堂論道豁胸臆,作藩開辟神堯天。 -- 出自明·蒲庵禪師·蜀府命題所藏唐十八學(xué)士瀛洲圖
- 山林有道裨王化,天地?zé)o私荷圣情。 -- 出自明·蒲庵禪師·車駕臨蔣山于崇禱寺賜高僧齋議設(shè)無遮會謾成
- 大江九道通秦淮,白頭浪蹴桃花漲。 -- 出自明·蒲庵禪師·秦淮謠送鄭太守歸光州石盤山
- 忽見一道士,青眉長娟娟。 -- 出自明·丘民·周玄初祈晴詩
- 應(yīng)是古道場,同門不同舍。 -- 出自明·秋潭舷公·登銅官山無畏庵作
- 古木依道傍,亂藤絡(luò)其杪。 -- 出自明·全室宗泐·雜詩
- 門臨外道院,壁有中華書。 -- 出自明·全室宗泐·重到別利迦竹國舊館
- 綠槐馳道橫穿過,不管金吾導(dǎo)騎來。 -- 出自明·全室宗泐·長安少年行(二首)
- 緬思支道林,沃州曾買山。 -- 出自明·全室宗泐·夜坐雜言次韻(二首)
- 朝來報道牡丹開,拚取紅紗護(hù)錦堆。 -- 出自明·沙宛在·閨情絕句(五首)
- 百年吾道今如此,何處滄浪共濯纓。 -- 出自明·邵寶·雨中和答浦文玉
- 世間盡道為官好,天下無如別母難。 -- 出自明·邵寶·憶母
- 羽人有道神明俱,手持玄綱旋斗樞。 -- 出自明·申屠衡·周玄初祈晴詩
- 東方一道如飛龍,無數(shù)奇毛蔽天下。 -- 出自明·沈一貫·老鷂行
- 羊牛只道來層霄,雞犬方知接人境。 -- 出自明·石珝·太行山行
- 嘉樹夾道生,芳柯綴丹敷。 -- 出自明·史鑒·神樂觀集送沈啟南
- 小娃不道人傷別,自炙銀簧對月吹。 -- 出自明·史鑒·和汝其通見寄
- 盤盤鳥道接峨嵋,劍閣橫空北斗低。 -- 出自明·史謹(jǐn)·蜀中道中
- 維時困道涂,驅(qū)車久行邁。 -- 出自明·宋璲·寄章允載兼柬項(xiàng)思復(fù)
- 既非假道斬大蛇,何用軍中撞玉斗。 -- 出自明·蘇伯衡·玄潭古劍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