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4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香花懷道侶,巾舄立雙童。 -- 出自唐·無可·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
- 夜來思道侶,木葉向人飄。 -- 出自唐·無可·秋夜寄青龍寺空貞二上人
- 頃曾聽道話,別起遠山思。 -- 出自唐·無可·寄興善寺崔律師
- 泛溝侵道急,流葉入宮多。 -- 出自唐·無可·官池上
- 四生六道一光中,狂夫猶自問彌勒,我亦當年學空寂,一得無心便休息。 -- 出自唐·修雅·聞誦法華經歌
- 悟來大道無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錢。 -- 出自唐·若虛·樂仙觀
- 閑居公道日,醉臥牡丹時。 -- 出自唐·尚顏·寄方干處士
- 更堪逢道侶,特地話天臺。 -- 出自唐·修睦·岳上作
- 疇昔希道念,而今果天矜。 -- 出自唐·吳筠·游仙二十四首
- 南華源道宗,玄遠故不測。 -- 出自唐·吳筠·高士詠·南華真人
- 文始通道源,含光隱關吏。 -- 出自唐·吳筠·高士詠·文始真人
- 同人好道宜精究,究得長生路便通。 -- 出自唐·彭曉·參同契明鏡圖訣詩二首
- 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行心不到頭。 -- 出自唐·張辭·謝令學道詩
- 蓬萊信道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 -- 出自唐·譚峭·大言詩
- 茶陵一道婦長街,兩畔栽柳不栽槐。 -- 出自唐·伊用昌·題茶陵縣門
- 天下有道,誰非圣人。 -- 出自唐·張紹·沖佑觀
- 少年剛道輕離別。 -- 出自元·許有壬·憶秦娥·長安陌
- 嫦娥應道,老當歸去時節。 -- 出自元·許有壬·念奴嬌 汴中見寄
- 洹溪上,道士而今惟許。 -- 出自元·許楨·摸魚子 和
- 李索賦,道間口占復命西風滿面吹華發,肩與遍行荒野。 -- 出自元·邵亨貞·齊天樂 戊戌冬初,領省檄,會無錫州將李正
- 相逢盡道林泉勝,無柰利名朝市。 -- 出自元·邵亨貞·摸魚子 題王德璉山居圖
- *南金偶道及前作,欠然命筆次韻,故又口占為謝亂雨敲窗,深鐙暈壁,孤屏相對吟影。 -- 出自元·邵亨貞·東風第一枝 春來兼旬,寒氣不減。舊臘正月
- 殷勤祖道開筵。 -- 出自·趙*·柳梢青 以上二首東存稿卷一
- 糇糧幾道通流馬,樓櫓重城望火雞。 -- 出自元·王逢·送于子實辟淮閫掾
- 離群遠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 出自元·俞俊·楚州夜泊
- 煉神入道混融成。 -- 出自元·王吉昌·風入松·煉神入道混融成
- 傲妙苑、道風濟濟。 -- 出自元·王吉昌·繡定針
- 慈悲形道本,慘怛心無爭。 -- 出自元·王吉昌·老君吟 八百行
- 煉神合道冥冥,始真空體露。 -- 出自元·王吉昌·月中仙 賓主互換
- 如何作道場。 -- 出自元·王吉昌·醉桃源 祿存文曲
- 金繩界道何輝赫。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一聞妙道忘知覺。 -- 出自元·梵琦·漁家傲·聽說西方無量樂
- 未嘗聞道。 -- 出自元·王寂·點絳唇 上太夫人壽
- 西風只道悲秋瘦,卻是西風未得 -- 出自元·劉仲尹·鷓鴣天·璧月池南翦木棲
- 有誰知道一春情。 -- 出自元·劉仲尹·浣溪沙
- 故人只道掛冠遲。 -- 出自元·胥鼎·阮郎歸 寄李都運有之 中州樂府
- 持杯笑道,鵝黃似酒,酒似鵝黃。 -- 出自元·許古·眼兒媚 以上二首見中州樂府
- 修行學道,切莫憑嬰姹。 -- 出自元·王哲·驀山溪·修行學道
- 修仙慕道,為甚都擔閣。 -- 出自元·王哲·驀山溪·修仙慕道
- 細推休道無師指。 -- 出自元·王哲·踏莎行 自詠
- 方能顯、道人心 -- 出自元·王哲·燕歸梁·這個修行理最深
- 子孫入道,七祖出離地獄。 -- 出自元·王哲·無調名 誓丹陽
- 子孫得道,九祖生天。 -- 出自元·王哲·無調名 誓丹陽
- 說甚么,道甚么。 -- 出自元·王哲·迎仙客
- 白光萬道繞園生,紅光 -- 出自元·王哲·踏莎行 重陽全真集卷之七
- 諸公學道應徒甚。 -- 出自元·王哲·惜芳時
- 清閑真道本,無事小神仙。 -- 出自元·王哲·憨郭郎
- 憂愁樂道。 -- 出自元·王哲·原失調名
- 傳回語,道圣知聞。 -- 出自元·王哲·臨江仙 發牒
- 十年學道,遇明師、指破神仙真訣。 -- 出自元·郝大通·無俗念 鳴鶴馀音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