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4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禹世懷道義,取舍實系之。 -- 出自宋·白珽·吳季子墓
- 顧我無道氣,拂衣難少留。 -- 出自宋·鮑當·宿棲霞觀
- 生平有道付滄洲,今日床頭動行色。 -- 出自宋·畢士安·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 忠告善道不是從,已所不欲當絜矩。 -- 出自宋·陳普·有感
- 亭亭即道體,截截皆天則。 -- 出自宋·陳普·程朱之學四首
- 心惟憂道屈,眼不見家貧。 -- 出自宋·陳普·挽平山菊澗
- 朝遷有道奎星顯,何苦蓬窗守蠹魚。 -- 出自宋·陳普·儒家秋
- 惟有知道者,進退不狂揚。 -- 出自宋·陳普·冬華一夜霜
- 年來學道未知方,羞逐鶯花燕蝶忙。 -- 出自宋·陳普·戲呈友人
- 凌云莫道非真醉,直到身亡更未醒。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衛(wèi)瓘
- 細看行道遲遲處,足驗民彝得自天。 -- 出自宋·陳普·毛詩·谷風
- 雖然仁道系心根,熟處工夫在所存。 -- 出自宋·陳普·孟子·仁熟
- 修身盡道素無愆,變故之來出自天。 -- 出自宋·陳普·孟子·正命
- 渭橋夾道上瑤卮,甲館畫堂開禍基。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宣帝
- 經(jīng)邦論道職何卑,又是前朝賣餅兒。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光武
- 鋪陳治道本群經(jīng),無愧更生與董不生。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匡衡
- 說禪說道,撒土撒沙,半山終不也隨邪。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言多去,道轉(zhuǎn)遠。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說禪說道易,成佛作祖難,突出門前大案山。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先生得道醫(yī)牙齒,痛令不痛消彈指。 -- 出自宋·釋普度·贈醫(yī)牙道人
- 贈行莫道□□窖,歷歷君家拄杖頭。 -- 出自宋·釋普度·送楷維那
- 如何是道,明眼落井。 -- 出自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 禪不參,道不學,個樣村僧唱喏也。 -- 出自宋·釋師觀·禪人寫師頂相求贊
- 鰲山成道,已是自瞞。 -- 出自宋·釋師觀·雪峰真覺祖師贊
- 少壯學道宜加鞭,危亡不雇勇直前。 -- 出自宋·釋惟一·將赴雪峰示圭上人
- 心專慕道真空法,恬澹清虛好到頭。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修心慕道入玄機,方便門停次第依。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玄門至道故無涯,自是人心所見邪。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恒持大道真空理,清靜煙波可自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神丹妙道故延年,豈是凡流識大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天非愛道許人修,學士愚迷不到頭。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無名大道氣雄雄,日月昭明顯圣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仙家莫道無多事,十二瓊樓恨不歸。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直修學道有科儀,里外緣中境不移。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都緣學道心無定,豈是靈仙秘爾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無為之道隨時化,無為之道隨時理。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浮生好道勿虛忙,煉藥修行事久長。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棲真大道於南北,清凈之間求愛力,堅持雅志窮諸識。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人愚學道謗神仙,豈達虛無物外緣。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茅庵養(yǎng)道靜深山,解笑光陰解駐顏。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修心無道理,終日自忙然。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怡情含道識,浩渺九重天。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誰知學道本來真,鉛汞噗媒最好親。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照然明道德,萬象有其端。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花開黃道正,藥就紫煙輕。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但知周道平如砥,莫問瞿唐滟預堆。 -- 出自宋·楊時·偶成
- 經(jīng)綸有道世莫知,櫝中良璧始自奇。 -- 出自宋·楊時·寄練子安教授
- 于伊樵道上,欸乃釣磯陰。 -- 出自宋·曾豐·別陸德隆黃叔萬
- 禪僧悟道疑為佛,漁父迷途似得仙。 -- 出自宋·曾豐·賦桃李花
- 公先聞道非后進,我后獲仁豈先生。 -- 出自宋·曾豐·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