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4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欲求家道兩全美,怎悟寂寥一著甘。 -- 出自元·馬鈺·十報恩 道友問在家能修行否
- 諸公學道,略聽予言。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寄段錄事孫助教道友等
- 我先入道搜玄理。 -- 出自元·馬鈺·惜芳時 贈李官人
- 奉勸僧道,各休返倒。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勸僧道和同
- 化人入道認清閑。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復用前韻
- 勸人修道,救人崖落。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述懷
- 自然通道,氣神和息。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贈趙公
- 有心入道當回首。 -- 出自元·馬鈺·姚源憶故人 贈鄭先生
- 驀然想、道契仇香姓趙。 -- 出自元·馬鈺·傳妙道 本名傳花枝 借柳詞韻
- 虹霓萬道沖云腳。 -- 出自元·譚處端·菩薩蠻·慧刀揮處人頭落
- 當初學道,迤入玄門,逍遙物外優游。 -- 出自元·譚處端·神光燦
- 自然之道,稟根元、真正精神圓聚。 -- 出自元·譚處端·酹江月
- 全真大道,無為清凈,重重障礙堪嗟。 -- 出自元·譚處端·望海潮·全真大道
- 人人學道慕腥膻。 -- 出自元·譚處端·瑞鷓鴣·人人學道慕腥膻
- 趙仙入道,猛烈投玄,割除頓悟浮華。 -- 出自元·譚處端·神光燦 贈趙先生
- 當初學道、憑空煉己,志沖天、人間無比。 -- 出自元·丘處機·解冤結 自詠
- 不僧不道不溫柔。 -- 出自元·丘處機·報師恩 景金本注云,五首本名瑞鷓鴣 削發
- 待佗年、道心開日。 -- 出自元·丘處機·解冤結 覓飯
- 逍遙大道,南溪上下平。 -- 出自元·丘處機·梅花引 ?溪舊隱
- 游魂失道,隨波逐浪,萬年千載不還鄉。 -- 出自元·丘處機·六么令 法性
- 人明至道,惡管弦幽噎,花間沉溺。 -- 出自元·丘處機·月中仙 對松
- 余今向道。 -- 出自元·丘處機·金蓮出玉花 至號州,與丹陽致魔作外界人被
- 頹波世道,浮云交態,一日一番新。 -- 出自元·劉秉忠·太常引·青山憔悴鎖寒云
- 長安古道,洛陽游客。 -- 出自元·劉秉忠·秦樓月
- 兒童笑道,先生醉矣,風帽欹斜。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夜枕無夢感子陵太白事,明日賦此。
- 九重聞道思賢佐,恐要濟時霖雨。 -- 出自元·白樸·摸魚子 用前韻送敬之蒲君卜居淮上,敬之自
- 年深學道。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示眾
- 是則仙道玄微,凡塵脫去,便得同期約。 -- 出自元·尹志平·無俗念·天涯海角
- 自來達道學仙人,功也無多。 -- 出自元·尹志平·一剪梅 下山
- 家家奉道養閑客,戶戶欽壇禮大仙。 -- 出自元·尹志平·瑞鷓鴣 過龍泉峪
- 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 -- 出自當代·金庸·古風 林朝英
- 英雄學道當如此,笑爾儒冠怨杜陵。 -- 出自清·梁啟超·讀陸放翁集
- 我渡赤道南,識君在雪黎,貌交淡于水,魂交濃如飴。 -- 出自清·梁啟超·贈別鄭秋蕃兼謝惠畫
- 槥車在道路。 -- 出自魏晉·應璩·百一詩 二十
- 古有行道人。 -- 出自魏晉·應璩·百一詩 七
- 研思至道。 -- 出自魏晉·曹攄·答趙景猷
- 窈窕山道深。 -- 出自魏晉·曹攄·贈石荊州詩
- 悠悠大道。 -- 出自魏晉·陸云·答兄平原詩
- 今我家道。 -- 出自魏晉·陸云·答兄平原詩
- 三代直道。 -- 出自魏晉·陸云·贈汲郡太守詩
- 弘仁厲道。 -- 出自魏晉·陸云·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
- 奕葉弘道。 -- 出自魏晉·陸云·答孫顯世詩
- 漸漸大道盡,倚山棧夤緣。 -- 出自宋·蘇洵·憶山送人
- 御之失道誰使然,長使哀魂啼夜雨。 -- 出自宋·蘇洵·昆陽城
- 松喬新道院,鶴老舊漁磯。 -- 出自宋·周敦頤·贈虞部員外郎譚公昉致仕
- 君王有道臣職遂,細柳營中親按轡。 -- 出自明·李東陽·殿上戲
- 云行復道龍隨輦,霧散仙壇日滿臺。 -- 出自明·李東陽·立春日車駕詣南郊
- 陰陽九道錯白黑,烏兔不敢東西奔。 -- 出自明·李東陽·風雨嘆(吳江舟中作)
- 幽居有道堪藏拙,巧宦逢時亦自才。 -- 出自明·李東陽·幽懷(四首)
- 枕邊莫道無余事,猶有詩成字未安。 -- 出自明·李東陽·病中言懷(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