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儒者道如砥,豈其自崎嶇。 -- 出自宋·陳傅良·送王南強赴紹興簽幕四首
- 古來道德功名上,傳世不曾緣物重。 -- 出自宋·陳傅良·題沈仲一所藏周氏群公書帖
- 風雨道旁憩,倏然思故交。 -- 出自宋·章甫·歸自真州道中用前韻簡諸故人
- 孤冢道旁空怨結,兩峰煙際自愁顰。 -- 出自宋·章甫·和韓無咎使君吊李謫仙
- 華陽道士亦能詩,不覺餐霞坐忍饑。 -- 出自宋·章甫·用前韻贈高持一
- 仙鳳道骨媿二士,諸公亦許相追游。 -- 出自宋·章甫·種基祖蔡仲逸孫祖顯一時宦游荊州官閒無事五
- 巖通道院碧桃妍,別號瑯華小洞天。 -- 出自宋·張镃·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 仙風道骨真人后,過我應除喝道聲。 -- 出自宋·張镃·次韻呂浩然四首
- 渠能道我言,不必出吾口。 -- 出自宋·張镃·集古今山林閒適詩以林泉嘯詠名之
- 炎銷道旁地,此倍凝陰煙。 -- 出自宋·張镃·酌道傍古松下錢王水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
- 既與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戲編須。 -- 出自宋·張镃·虎斑貓
- 朅來道院中,狼山即知音。 -- 出自宋·敖陶孫·次韻蓋宰
- 行攜道院集,坐對敬齋銘。 -- 出自宋·裘萬頃·偶成
- 寄語道傍人,取舍須至公。 -- 出自宋·劉宰·因石令君行有感成古詩一章呈丞尉二丈不知退
- 龐眉道士庸中佼,成書自許窺老聃。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 我獨道其常,曰彼非至當。 -- 出自宋·劉宰·挽齊齋倪尚書
- 由來道同相為謀,利交始合終相仇。 -- 出自宋·劉宰·再用韻呈用席者
- 家在道鄉(xiāng)亭畔住,定應千古有知音。 -- 出自宋·樂雷發(fā)·題昭州田廷亮書稿后
- 廬山道士菊潭仙,前世滄浪握楚荃。 -- 出自宋·樂雷發(fā)·聽廬山胡道士彈離騷
- 鳳鳴道國空詩句,雁到衡峰只信音。 -- 出自宋·樂雷發(fā)·寄戴石屏
- 綽約道妝如侍案,婆娑醉影欲乘槎。 -- 出自宋·劉黻·詠桂呈張貳車
- 曇濟道人亦復往,八公山頂留荒岑。 -- 出自宋·劉黻·送茶
- 從來道體播翔沈,黌序舂容領佩衿。 -- 出自宋·劉黻·和陳大庾新建邑庠講堂
- 功深道更拙,敝帚聊自珍。 -- 出自宋·車若水·偶書呈雪溪葛守正
- 荊榛道崎嶇,輕車宜徐徐。 -- 出自宋·陳起·洪扇贈別芮通父
- 稍覺道心勝,漸至詩脾清。 -- 出自宋·羅與之·玉梁道中雜詠
- 貧悟道中樂,醉偷忙里閑。 -- 出自宋·羅與之·閑居遣懷
- 欽崇道克業(yè),懷保誥寬慈。 -- 出自宋·許月卿·大行皇帝挽詞五首
- 已有道人稱吏隱,應無處士樂巖耕。 -- 出自宋·羅公升·洞巖
- 了然道者亦離塵,一龕松下分秋云。 -- 出自宋·林景熙·送葛居士住棲碧庵
- 若非道眼高明者,誰肯甘心寂寞濱。 -- 出自明·張羽·贈鄭邴文
- 休論道骨與仙風,自許平生義與忠。 -- 出自宋·施宜生·題明道人
- 聽吾道:輕身兒快跑,捻著你命難饒! -- 出自明·馮惟敏·滿庭芳 書蟲
- 長安道上東復西,曲江池邊路轉迷。 -- 出自明·馮惟敏·上巳日作時落第客京師
- 我固道窮書更厄,西風危涕倍潸然。 -- 出自宋·艾性夫·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
- 風波道路海天心,殘雪凝冰照北林。 -- 出自·馬一浮·鄉(xiāng)思
- 自古道“牝雞司晨家業(yè)敗”,可怎么伏羲的妹子坐了金鑾!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常言道“明德之人當有后”,偏偏的正宮長子忒癡頑!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那知道異人返國著了道,又被個姓呂的光棍頂了包。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常言道“狗吃蒺藜病在后”,準備著你出水方知兩腿泥。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十二道金牌害了岳武穆,那講和的秦檜他不打死蛇。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誰知道彰義門開大事去,那煤山上的結果那里揣摩?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我謂道人言,姑愿有所陳。 -- 出自宋·陳舜俞·贈通慧大師凈務
- 自茲道義及生民,晚具纁黃起遺逸。 -- 出自宋·陳舜俞·贈湖州使君李公擇
- 紫霄道士貪云鶴,五柳先生泥酒杯。 -- 出自宋·陳舜俞·虎溪
- 橫斜道路深淺岡,想見射獲多麏麞。 -- 出自宋·孔武仲·劉器之陰山七騎圖
- 緬懷道隆師,確不奉明詔。 -- 出自宋·孔武仲·宿天池
- 強埽道南舍,竹陰泛簾櫳。 -- 出自宋·孔武仲·送毅父弟使江東
- 問知道途遠,驚我形容瘦。 -- 出自宋·孔武仲·同年兄袁思正江行相遇既別寓詩寄懷
- 漸虞道里近,有以滋味媒。 -- 出自明·沈周·白茅顧氏種荔核成樹有感(弘治壬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