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三個字的詩句
- 吾師道吾不執(zhí)寶,今日感君因執(zhí)看。 -- 出自唐·皎然·花石長枕歌答章居士贈
- 吾愛道交論,為高貴世名。 -- 出自唐·皎然·答豆盧次方
- 昧天道兮有無,聽汨渚兮躊躇。 -- 出自唐·皎然·吊靈均詞
- 少年道性易流動,莫遣秋風入別情。 -- 出自唐·皎然·送勝云小師
- 騷雅道未喪,何憂名不彰。 -- 出自唐·李群玉·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 蓬萊道士飛霞履,清遠仙人寄好詩。 -- 出自唐·李群玉·送隱者歸羅浮
- 溟漲道途遠,荊吳云雪愁。 -- 出自唐·李群玉·將之番禺留別湖南府幕
- 青溪道士紫霞巾,洞里仙家舊是鄰。 -- 出自唐·施肩吾·同張煉師溪行
- 重重道氣結成神,玉闕金堂逐日新。 -- 出自唐·施肩吾·西山靜中吟
- 池邊道士夸眼明,夜取蟭螟摘蚊睫。 -- 出自唐·施肩吾·贈莎地道士
- 才拙道仍孤,無何舍釣徒。 -- 出自唐·鄭谷·偶懷寄臺院孫端公棨
- 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 -- 出自唐·鄭谷·送舉子下第東歸
- 嵩陽道士早來別,才承天澤辭玉闕。 -- 出自宋·潘閬·贈馮德之道士
- 風雅道何玄,高吟憶閬仙。 -- 出自宋·潘閬·憶賈閬仙
- 誰知道,仁主祈祥為民,非事行春。 -- 出自宋·萬俟詠·戀芳春慢·蜂蕊分香
- 阿誰道你不思量,因甚眉頭長恁皺。 -- 出自宋·王觀·木蘭花令
- 朱弦道直消浮謗,春草愁多動苦吟。 -- 出自宋·楊億·寄劉秀州
- 聞有道安雖未識,定應談論已彌天。 -- 出自宋·楊億·信道人歸西京
- 遺愛道傍喧竹馬,先聲塞外懾窮廬。 -- 出自宋·楊億·鄭工部陜西隨軍轉運
- 先生道義完且潔,去彼取此非今人。 -- 出自宋·張舜民·書節(jié)孝先生事實於先生詩編之后
- 誰知道,有種梅處士,貧里看春。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南北戰(zhàn)爭
- 爭知道,有西湖五月,長在尊前。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云錦亭西
- 長安道,且身如王粲,時復登樓。 -- 出自宋·陳人杰·沁園春 次韻林南金賦愁
- 須信道人清似水,佳城如住海波心。 -- 出自宋·陳郁·為僧如賦深居
- 誰信道、佳聲著處,肌潤香勻。 -- 出自宋·葛立方·雨中花/夜行船
- 不見道人久,天涯歲云除。 -- 出自宋·洪邁·答并安江師送米
- 盡總道,是文章孔孟,勛庸周召。 -- 出自宋·康與之·喜遷鶯·臘殘春早
- 仙風道骨本飄飄,萬卷詩書樂一瓢。 -- 出自宋·李呂·投贈錢侍郎端禮三篇
-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 出自宋·李呂·贈上官法師
- 家傳道義頻加意,俗愛便宜莫計渠。 -- 出自宋·李呂·癸丑七月十九日以老病分任諸子以家務因為詩
-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 -- 出自宋·李呂·寄題張道士招真閣
- 徹夜道傍梔葉雨,幾年馬上桂枝風。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梔杭七言
- 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徑。 -- 出自宋·劉子翚·省拱辰山
- 思親道匪侔,既遠情不懌。 -- 出自宋·劉子翚·讀曾吉甫橫碧齋詩
- 誰知道,縱身居公輔,心似書生。 -- 出自宋·盧祖皋·沁園春·臺色齊輝
- 誰知道,洛陽詩老,還有夢魂來。 -- 出自宋·石孝友·滿庭芳·蘭畹霜濃
- 爭知道,塵緣未了,無計與盤桓。 -- 出自宋·石孝友·滿庭芳·修竹挼藍
- 怎知道,是歲華換卻,處處堪傷。 -- 出自宋·王沂孫·聲聲慢·高寒戶牖
- 花間道。 -- 出自宋·王之道·點絳唇·宿雨朝寒
- 君信道。 -- 出自宋·王之道·漁家傲·歲月漂流人易老
- 人竟道。 -- 出自宋·王之道·漁家傲·燈火熙熙來稚老
- 應信道。 -- 出自宋·王之道·漁家傲·系國安危還故老
- 隆孝道。 -- 出自宋·王之道·漁家傲·老老恩波今及老
- 須信道,兵廚準擬三千斛。 -- 出自宋·王之道·千秋歲·曉霜初肅
- □不道新來,牽腸惹肚,暗減腰肢。 -- 出自宋·王之道·木蘭花慢·對春光淡沲
- 誰信道,沈腰成瘦減,潘鬢就衰殘。 -- 出自宋·王之道·風流子·扁舟南浦岸
- 長安道上正騎驢,蔡州城里誰堅壁。 -- 出自宋·王之道·歸朝歡·透隙敲窗風摵摵
- 片言道有契,千古衣相傳。 -- 出自宋·王之道·黃梅東禪寺
- 塔似道人飛白筆,開窗還見倚晴空。 -- 出自宋·王之道·書源上人壁
- 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燈夜初過早共約。 -- 出自宋·張元干·蘭陵王·卷朱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