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3個(gè)字的詩句
道在第三個(gè)字的詩句
- 昨日道袍破敝。 -- 出自元·馬鈺·西江月 長安運(yùn)同惠道袍
- 行大道、開闡亙初,邀清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靈陽子李大乘
- 現(xiàn)萬道霞光罩卻。 -- 出自元·馬鈺·惜芳時(shí) 贈無欲盧守慈
- 就有道,而正焉。 -- 出自元·馬鈺·搗練子 勸眾師兄訪道
- 行大道、一志無移,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京兆周七官
- 何是道人真活計(jì),日當(dāng)卓午打三更。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贈朱先生
- 剔開道,離苦津。 -- 出自元·馬鈺·搗練子 密州李節(jié)副求拄杖
- 當(dāng)歸道、相宜進(jìn)迪。 -- 出自元·馬鈺·玉女搖仙佩 次重陽韻
- 何愁道不知。 -- 出自元·馬鈺·長思仙 贈零口權(quán)先生
- 真大道,出塵機(jī)。 -- 出自元·譚處端·阮郎歸·閑閑云水任東西
- 真大道,損損做修持。 -- 出自元·譚處端·望蓬萊·真大道
- 行大道,認(rèn)取坎和離。 -- 出自元·譚處端·望蓬萊·行大道
- 劍用道鋼磨更磨。 -- 出自元·譚處端·憶王孫·心中無事氣神和
- 爭知道,莊周夢蝶,蝴蝶夢莊周。 -- 出自元·丘處機(jī)·滿庭芳 述懷
- 皆秉道德威權(quán)。 -- 出自元·丘處機(jī)·夢游仙 鳴鶴馀音卷之五以上周泳先補(bǔ)丘處機(jī)
- 唯斯道鄉(xiāng)幸感,屢涔涔至也忽然輕。 -- 出自元·丘處機(jī)·木蘭花慢 西虢作善者多,而感應(yīng)屢至
- 嘆鳥道長空,龍艘古渡,馬耳淚如雨。 -- 出自元·李治·邁陂塘·雁雙雙
- 歡鳥道長空,龍艘古渡。 -- 出自元·李治·摸魚兒 遺山樂府上附
- 更誰道、狂時(shí)不得狂。 -- 出自元·白樸·沁園春 夜夢,就樹摘桃啖之,于中一枚甘苦
- 隨處道人道友。 -- 出自元·尹志平·道無情
- 方顯道家風(fēng)。 -- 出自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太上臨關(guān)日
- 勤參道德。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懷仁縣
- 儒流道士。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一道士出示杜甫游春詩卷
- 三陽道士。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縉山川有三觀,皆有陽字,此間
- 此方道友果堅(jiān)心。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別樊山先天觀道友
- 知君道念日添新。 -- 出自元·尹志平·臨江仙 袁夫人住沙漠,十年后出家,回都,
- 監(jiān)院道房曾幾歷,仍列承光似還璧,相望瓊島咫尺近,豈必銅仙獨(dú)淚滴。 -- 出自清·乾隆·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
- 得為道中。 -- 出自魏晉·曹叡·月重輪行
- 五人道伊何。 -- 出自魏晉·陸云·贈鄱陽府君張仲膺詩
- 分以道成。 -- 出自魏晉·陸云·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
- 七大道易聞。 -- 出自魏晉·陸云·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
- 俱令道不沒。 -- 出自魏晉·袁宏·詠史詩
-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與俱。 -- 出自宋·蘇洵·答張子立見寄
- 談終道奧愁言去,明日瞻思上郡樓。 -- 出自宋·周敦頤·萬安香城寺別虔守趙公
- 黃泥道路白頭浪,知是江南煙水鄉(xiāng)。 -- 出自明·李東陽·題朱儀中雨圖
- 韓公道德日已負(fù),后山精力空應(yīng)盡。 -- 出自明·李東陽·讀柳拱之員外嚴(yán)宗哲主事楊應(yīng)寧舍人倡和長句
- 龍尾道瞻回輦近,馬蹄塵送入山遙。 -- 出自明·李東陽·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xué)士先生韻(四
- 欲循道而平驅(qū)兮,又未知其所從。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孟子道非高,周公言非欺。 -- 出自宋·陳普·云莊勸學(xué)
- 天開道統(tǒng)游楊胡,一氣北來若蘭馥。 -- 出自宋·陳普·勸學(xué)
- 蓋緣道理元如斯,無非禮義當(dāng)然耳。 -- 出自宋·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一朝道在九疑下,紅輪扶出咸池洗。 -- 出自宋·陳普·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
- 莫笑道人行此路,卻懷程邵看花心。 -- 出自宋·陳普·一路海棠正開
- 天真道妙本無多,只費(fèi)挨攤與洗磨。 -- 出自宋·陳普·一線天
- 伶利道人何處去,至今尋覓杳無蹤。 -- 出自宋·釋師觀·頌古十七首
- 君來道信問,使我開肺腸。 -- 出自宋·釋斯植·送李容甫歸北都
- 再三道佛法澆漓,眾生難度。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目擊道存如不委,更饒一喝主賓分。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沖和道德勿相違,圣事超凡好仗依。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無為道在入幽玄,幾許風(fēng)光慕昔賢。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