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出自·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 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 出自宋·晁沖之·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 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里青門道。 -- 出自五代·馮延巳·菩薩蠻·回廊遠砌生秋草
-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 出自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出自·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 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 出自唐·李白·鞠歌行
- 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 出自宋·蘇軾·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 道華亦嘗啖一棗,(唐永樂道士侯道華,竊食鄧天師藥仙去。 -- 出自宋·蘇軾·游羅浮山一首示兒子過
- 故意戰國之士,如魯連、虞卿,皆得道者歟? -- 出自宋·蘇軾·安期生?并引?
- 幼而善畫,既長,讀莊、老,喜之,遂為道士,賜號妙應,事母以孝謹聞。 -- 出自宋·蘇軾·贈李道士(并敘)
- 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 -- 出自唐·杜甫·高都護驄行
- 萬莖白發直堪恨,一片緋衫何足道。 -- 出自唐·白居易·日漸長贈周殷二判官
- 八桂林邊九芝草,短襟小鬢相逢道。 -- 出自唐·李商隱·河內詩二首
- 賢愚元自一王尊,癡鈍寧論萬馮道。 -- 出自宋·陸游·自嘲
- 世方貴軟熟,剛實不可為;為剛死道傍,已矣何所悲? -- 出自宋·陸游·擬古
- 我豈賣餅兒,自衒三家市;持盤叫道邊,雖售無乃媿! -- 出自宋·陸游·寓懷
- 此時陳子獨何勇,饑僮瘦馬長安道。 -- 出自宋·陸游·寄陳伯予主簿
- 殘蟬噪晚,甚聒得、人心欲碎,更休道、宋玉多悲,石人、也須下淚。 -- 出自宋·柳永·爪茉莉(秋夜)
- 霜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 -- 出自唐·李賀·九月
-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 -- 出自宋·王安石·松
- 寄語朝廷當世人,何時重見長安道。 -- 出自唐·孟浩然·和盧明府送鄭十三還京兼寄之什
- 江南春色何處好,燕子雙飛故官道。 -- 出自唐·劉禹錫·樂天寄憶舊游,因作報白君以答
- 舊聞南方多長老,次第來入荊門道。 -- 出自唐·劉禹錫·送僧仲剬東游兼寄呈靈澈上人
- 秋來倍憶武昌魚,夢著只在巴陵道。 -- 出自唐·岑參·送費子歸武昌
- 太平天子春游好,金明柳色籠黃道。 -- 出自宋·范仲淹·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 為想三春狹斜路,莫辭九折邛關道。 -- 出自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 須彌芥子亦未妙,蔥嶺老胡烏知道。 -- 出自宋·楊萬里·寄題周子中監丞萬象臺
- 使我傾心事爾巫,吾寧驅車守吾道。 -- 出自唐·元稹·華之巫
- 若此顛倒事,豈非天道短,豈非人道長。 -- 出自唐·元稹·人道短
- 若此神圣事,誰道人道短,豈非人道長。 -- 出自唐·元稹·人道短
- 若此撩亂事,豈非天道短,賴得人道長。 -- 出自唐·元稹·人道短
- 丙午之冬,發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風月清淑,小舟掛席,容與波上。 -- 出自宋·姜夔·杏花天影
- 西棹東帆君未了,相逢還向閶門道。 -- 出自宋·范成大·閶門行送胡子遠著作守漢川
- 豈有酒船尋賀老,興盡卻能訪安道。 -- 出自宋·范成大·夜過越上不得游覽
- 有個人人,生得濟楚,來向耳畔,問道今朝醒未。 -- 出自宋·周邦彥·紅窗迥·幾日來
- 焉知不將萬人行,橫槊秋風賀蘭道。 -- 出自宋·周邦彥·薛侯馬
- 涼州四邊沙皓皓,漢家無人開舊道。 -- 出自唐·王建·涼州行
- 百官月月拜章表,驛使相續長安道。 -- 出自唐·張籍·洛陽行
- 朔風蕭蕭動枯草,旌旗獵獵榆關道。 -- 出自唐·劉長卿·疲兵篇
- 寶馬橫來下建章,香車卻轉避馳道。 -- 出自唐·韋應物·橫吹曲辭·長安道
- 俠客猶傳朱亥名,行人尚識夷門道。 -- 出自唐·高適·古大梁行
- 盧門十年見秋草,此心惆悵誰能道。 -- 出自唐·高適·贈別晉三處士
- 四階綿綿被纖草,草上依微眾山道。 -- 出自唐·盧綸·蕭常侍癭柏亭歌
- 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并在長安道。 -- 出自唐·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 英風爽氣如林,讀書鑿井欲深,學道卻要無心。 -- 出自宋·黃庭堅·效孔文舉贈柳圣功三首
- 知水性之循環兮,曾何損益之足道。 -- 出自宋·黃庭堅·悲秋
- 有形而致用者之謂器,無形而用道者之謂神。 -- 出自宋·黃庭堅·錄夢篇
- 那伽定後一爐香,牛沒馬回觀六道。 -- 出自宋·黃庭堅·贈王環中
- 人言愛竹有何好,此中難為俗人道。 -- 出自宋·黃庭堅·寄題安福李令愛竹堂
- 平居著鞭苦不早,東坡南竄嶺南道。 -- 出自宋·蘇轍·奉同子瞻荔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