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下有千丈嵯峨之絕壑,鳴泉百道爭赴兮,忽如漢兵十萬走趙壁。 -- 出自明·王叔承·仲昭約明歲游天臺雁蕩先以逍遙衣見贈作張公
- 枌榆春社斗雞回,鄠杜朱旂夾道開。 -- 出自明·王叔承·宮詞一百首(并序)(錄五十首)
- 生涯憐汝自樵蘇,時序驚心尚道途。 -- 出自明·謝榛·秋日懷弟
- 壇中祝壽千官滿,宮里傳幡兩道長。 -- 出自明·徐渭·君從
- 曾先突騎重圍里,親式鳴蛙大道旁。 -- 出自明·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詩(并序)
- 軍中殺氣橫千丈,并作秋風一道歸。 -- 出自明·徐渭·凱歌贈參將戚公
- 黑巾籠頭著野服,微雨鵠立官道傍。 -- 出自明·楊基·句容送蔡惟中
- 自從一病懨懨后,瘦了春山幾道眉。 -- 出自近代·弘一·戲贈蔡小香
- 青松系馬攢巖畔,黃菊留人籍道邊。 -- 出自唐·蘇颋·九月九日望蜀臺
- 歡宴瑤臺鎬京集,賞賜銅山蜀道移。 -- 出自唐·薛稷·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 禁門煙起紫沉沉,樓閣當中復道深。 -- 出自唐·王涯·宮詞三十首
-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 出自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裛塵絲雨送微涼,偶出樊籠入道場。 -- 出自唐·吳融·禪院弈棋偶題
- 已陪沁水追歡日,行奉茅山訪道朝。 -- 出自唐·趙彥昭·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平明三殿進觴初,玉女傍邊捧道書。 -- 出自宋·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太上皇后閣
- 知君有術消煩暑,旋琢瓊瑤出道山。 -- 出自宋·王珪·和林喬年學士普凈院避暑
- 圣詞今日光輝滿,漢主秋風莫道才。 -- 出自唐·李適適·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 當無有用兮冪翠庭,神可谷兮道可冥。 -- 出自唐·盧鴻一·嵩山十志十首·冪翠庭
- 方當遽子知非日,已過茅君得道年。 -- 出自宋·滕宗諒·游茅山
- 北山山下翠重重,禪老栽成夾道松。 -- 出自宋·鄭獬·烏龍老栽松既以詩三首
- {左亻右動}哭遂滅性,誰言天道長。 -- 出自宋·鄭獬·傷田肅秀才
- 勛名屈指中階少,富貴抽身北道歸。 -- 出自宋·強至·韓魏公生日三首
- 詞場綠發競才雄,幕府朱衫覺道窮。 -- 出自宋·強至·酬楊立之進士見贈
- 異時朝廷贊天子,擴之四海中道成,至得攝齊升公齋,一聽中論退服膺。 -- 出自宋·強至·通判國博中齋詩
- 凍云朝濕萬峰寒,鑿齒辛勤訪道安。 -- 出自宋·強至·聞楊公濟冒寒訪契嵩上人
- 宦涂恥用機心達,圣世寧為直道窮。 -- 出自宋·強至·題於潛張明甫愛拙堂
- 即今世上稱絕倫,只數錢塘陳道人。 -- 出自宋·吳則禮·同李漢臣賦陳道人茶匕詩
- 人情甚似吳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難。 -- 出自宋·向滈·句
- 舊藏自是承平物,新軸收從古道旁。 -- 出自宋·張栻·前日從趙漕飲因得遍觀所藏書帖之富既戲成三
- 共扶翁媼看行軒,亦有娉婷立道邊。 -- 出自宋·陳造·同沈守勸農十首
- 窮交徒自憐東野,孰看于今敬道兒。 -- 出自宋·陳造·次韻寄王帥屬
- 人心神理未交孚,敢愛微軀走道涂。 -- 出自宋·陳造·禱雨鳳凰山二首
- 士腰弓箭翻云去,人擁旌旄夾道看。 -- 出自宋·吳泳·和洪司令九日觀閱
- 世人談利析錙銖,汲義如君此道孤。 -- 出自宋·吳泳·挽李寺丞
- 春來亦欲尋詩社,卻怕詩工與道妨。 -- 出自宋·吳泳·張仁溥寄游滄浪詩用韻一首非為滄浪作也
- 馬蹄準擬樂郊行,又欲近、長安道。 -- 出自宋·晁端禮·一落索·正向溪堂歡笑
- 詔歸未覺堯天遠,星應休辭蜀道難。 -- 出自宋·李新·燕走馬少卿口號
- 雨中添得無窮濕,風里吹成一道斜。 -- 出自宋·徐俯·鷓鴣天·滿眼紛紛恰似花
- 神仙妙用陽難窺,學道多因慾道迷。 -- 出自宋·張繼先·金丹詩四十八首
- 勸君火急尋師去,莫為冤魔破道情。 -- 出自宋·張繼先·金丹詩四十八首
- 一聲雞唱,馬嘶人起,又上長安道。 -- 出自宋·曹組·青玉案·田園有計歸須早
- 氛埃不為紫霄蔽,日月卻向黃道行。 -- 出自宋·李邴·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
- 古人以道寓諸器,今人謂器與道異。 -- 出自宋·洪皓·聚道齋
- 松篁擁翠入云間,雅稱高人卷道閑。 -- 出自宋·鄧肅·靈應寺二首
- 我來游覽便歸去,不必吟成證道歌。 -- 出自宋·馮時行·縉云寺
- 樂山雅望意雍容,養素璇題振道風。 -- 出自宋·曹勛·題謝太尉養素堂
- 駕文螭兮翔九天,天路遠兮中道還。 -- 出自宋·曹勛·澤畔吟
- 長聯玉轡游清夜,豈意崎嶇蜀道難。 -- 出自宋·曹勛·題幸蜀圖
- 但能料理扶衰藥,豈復狂吟亂道詩。 -- 出自宋·曹勛·張叔廣索近詩輒為短韻
- 書生天幸有如此,豈復更憂吾道窮。 -- 出自宋·吳芾·送侄赴廷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