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三昧八萬四千智,清凈法身依道理。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逍遙圣境洞中天,五色云藏大道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去非但向鉛中作,變化飛騰大道雄。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心問心,心非色相心,清靜之心道理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如花遇雨濕瀧凍,審此言談大道中。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不求世寶兼名利,始悟無心合道時。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無為政化求真理,方表深仁大道雄。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胸中一部鈞天樂,吐作衙字唱道星。 -- 出自宋·曾豐·聞蟬五絕句奉呈諸幕友
- 進衣匆遽吾民事,退食從容吾道許。 -- 出自宋·曾豐·廣東黃漕改除廣西帥過郡送行
- 誰云素手動朱門,我固知君有道存。 -- 出自宋·曾豐·贈陰陽家邱明遠
- 人貪公厭非矯情,外物皆輕吾道重。 -- 出自宋·曾豐·送馬少卿自廣東漕易江西憲
- 磨壟抆拭費詩書,一點靈光與道俱。 -- 出自宋·曾豐·題文晉卿明齋
- 不分賓主共林塘,脫下朝衫作道裝。 -- 出自明·陳憲章·南歸途中先寄諸鄉友
- 地名末旦埋蹤易,楫指中流轉道難。 -- 出自·郁達夫·亂離雜詩
- 平生笑坡夸四板,祗愛丹青非道眼,豈如淡墨出天然,雪欲來時水云晚。 -- 出自宋·胡銓·予戲作水墨四紙張慶符有詩因用其韻
-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古道少人行,秋風動禾黍。 -- 出自唐·耿瑋·秋日
- 初辭楚澤到吳村,訪舊嗟君古道存。 -- 出自明·高啟·徐記室賁北歸見訪南渚復送還城
- 人生聚散不可常,翩然東游主道場。 -- 出自明·高啟·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 烏棲黃昏烏起曙,才見道來還道去。 -- 出自明·高啟·青樓怨
- 好憐歸去龍鍾者,五世題名在道山。 -- 出自宋·晁說之·和蒲君刑曹佳什
- 明朝九重無高處,約訪高人支道林。 -- 出自宋·晁說之·伏蒙三十丈六大夫寵視長句輒次韻和
- 久能收拾內朝仆,始作生疏外道人。 -- 出自宋·晁說之·歲暮聞武泰節使將歸金陵
- 行人愁絕卻無愁,始信宜歌蜀道易。 -- 出自宋·晁說之·題楊如晦二畫·蜀道圖
- 東南官吏欠清風,五十年來世道窮。 -- 出自宋·謝枋得·代上杜按察三首
- 云間樹色千花滿,竹里泉聲百道飛。 -- 出自唐·沈佺期·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 伊周孔孟是心一,堯舜湯文是道傳。 -- 出自宋·徐元杰·夢神人曰公當以是字名庵覺來賦是庵詩
- 后期覺做明年,春年年好,卻不道、明年人老。 -- 出自宋·劉克莊·祝英臺近·雨凄迷
- 棲山畢竟勝居廛,投老柴門古道邊。 -- 出自宋·劉克莊·和季弟韻二十首
- 方開元際唐風盛,自建安來漢道衰。 -- 出自宋·劉克莊·再和二首
- 夸毗子有誰存者,恩澤侯何足道哉。 -- 出自宋·劉克莊·送客
- 心知黠鬼慵窺屋,戶上聊施艾道陵。 -- 出自宋·劉克莊·雜興四首
- 法書尚寶元章帖,拙筆深慚有道碑。 -- 出自宋·劉克莊·挽趙虛齋二首
- 傳聞東澗拜南宮,朝野皆忻泰道通。 -- 出自宋·劉克莊·送伯紀禮部造朝兼簡息庵二首
- 向來刀筆充書佐,歲晚衣巾學道流。 -- 出自宋·劉克莊·余為建陽令遣小吏王堪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
- 如何方奏淮夷雅,又遣行歌蜀道難。 -- 出自宋·劉克莊·寄陳澈計議二首
- 送迎懶更下禪床,撐拄猶堪坐道場。 -- 出自宋·劉克莊·哀二僧
- 精思巧斬詩家事,繆敬陽尊市道交。 -- 出自宋·劉克莊·黃寬夫示詩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 山房惜未從公擇,書局聞曾擬道原。 -- 出自宋·劉克莊·挽李秀巖二首
- 機云乍自吳中出,坡潁初從蜀道來。 -- 出自宋·劉克莊·小圃有雙蓮夏芙蓉之喜文字祥也各賦一詩為宗
- 畫眉連日疏妝合,煉氣通宵住道房。 -- 出自宋·劉克莊·友人病瘡
- 芳時別駕聯鑣出,歸晚華燈夾道迎。 -- 出自宋·劉克莊·陪宋侯趙粹過倉部弟家園賓主有詩次韻二首
- 空囊非有連城璧,作麼攜從間道歸。 -- 出自宋·劉克莊·新蓬二嶺
- 苦防齊客出關外,豈料子嬰降道傍。 -- 出自宋·劉克莊·軹道
- 緇流誰可傳宗旨,黃敕難招坐道場。 -- 出自宋·劉克莊·余平生不至廬山六月廿八日夜夢同孫季蕃游焉
- 宛然生在舞雩時,又若坐于明道側。 -- 出自宋·劉克莊·寄題南康胡氏春風堂
- 滿城車馬皆知有,每喚同游盡道忙。 -- 出自唐·李涉·題白鹿蘭若
- 籃輿晚泊近巖隈,精舍門臨古道開。 -- 出自宋·徐璣·秀峰寺
- 眾山圍繞淥團圓,官木參差古道邊。 -- 出自宋·徐璣·連江官湖
- 雨師若有分風手,留取車輪一道通。 -- 出自宋·曾幾·道中遇雨
- 偶然結綬登畿左,不受攀轅擁道周。 -- 出自宋·曾幾·次錢處和贈赴召之行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