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簞瓢未改安貧性,鳧繹猶傳直道余。 -- 出自宋·蘇轍·送顏復赴闕
- 簟瓢未改安貧性,鳧繹猶傳直道余。 -- 出自宋·蘇轍·送顏復赴闕
- 忽報冬潮催出氵匽,俗緣深重道心粗。 -- 出自宋·蘇轍·寄龍井辯才法三絕〈并敘〉
- 昔歸暫縮經邦手,復起還當問道時。 -- 出自宋·蘇轍·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
- 我今漂泊還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 出自宋·蘇轍·次韻姜應明黃蘗山中見寄
- 老人夫婦修行久,此處從今是道場。 -- 出自宋·蘇轍·堂成不施丹雘唯紙窗水屏蕭然如野人之居偶作
- 時時為我談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場。 -- 出自宋·蘇轍·贈醫僧善正
- 昔歸蹔縮經邦手,復起還當問道時。 -- 出自宋·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
- 一片泥涂荒草地,盡是魚龍故道。 -- 出自宋·戴復古·賀新郎·蝸角爭多少
- 就中一種芙蓉別,只恐鵝黃學道妝。 -- 出自宋·戴復古·句
- 短墻不礙遠山青,無事燒香讀道經。 -- 出自宋·戴復古·贛州上清道院呈姚雪蓬
- 江山花草生詩夢,風雨憂愁長道心。 -- 出自宋·戴復古·滕審言相遇話舊
- 麻姑壇上共登臨,野客悠然起道心。 -- 出自宋·戴復古·陳孟參陳明子同游麻姑山
- 忠規萬乘龍顏粲,謫過千山鳥道荒。 -- 出自宋·戴復古·韓張亭
- 屈膝穹廬當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 -- 出自宋·戴復古·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
- 茂林修竹蒼煙外,斷碣荒亭古道傍。 -- 出自元·王冕·申屠子迪游蘭亭次韻答之
- 野人摩撫重太息,受辱匪因臨道旁。 -- 出自元·王冕·漆樹行
- 斷橋孤驛,冷云黃葉,相見長安道。 -- 出自宋·賀鑄·御街行·松門石路秋風掃
- 信人間、自古銷魂處,指紅塵北道,碧波南浦,黃葉西風。 -- 出自宋·賀鑄·國門東/好女兒
- 訪吾之居在何許,春明門東大道邊。 -- 出自宋·賀鑄·答靳生
- 終投逸少興公社,蔬粥麻衣事道林。 -- 出自宋·賀鑄·同王克慎宿清涼寺兼示和上人孫安之
- 分明似個屏風上,飛起鵁鶄一道斜。 -- 出自宋·林逋·池上作
- 幾日行云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 -- 出自唐·馮延巳·蝶戀花·窗外寒雞天欲曙
- 樛枝古木不記年,空槎枵然臥道邊。 -- 出自宋·曾鞏·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 歸時休得燃官燭,在處林燈夾道迎。 -- 出自宋·曾鞏·薛老亭晚歸
- 軒窗勢聳云林合,鐘磬聲高鳥道盤。 -- 出自宋·曾鞏·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
- 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吟樂道歌。 -- 出自明·朱元璋·牧羊兒土鼓
- 醉吟終日不知老,經史滿堂誰道貧。 -- 出自宋·司馬光·酬邵堯夫見示安樂窩中打乖吟
- 厚於太古暖於春,耳目無營見道真。 -- 出自宋·司馬光·醉
- 歸來散盡三千客,方寤時人市道交。 -- 出自宋·司馬光·孟嘗
- 吳王上國長洲奢,翠黛寒江一道斜。 -- 出自唐·徐凝·長洲覽古
- 亦知游子偏多病,未許逢人即道貧。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
- 本無蹤跡戀柴扃,世亂須教識道情。 -- 出自唐·韋莊·江上村居
- 泥塑鐘離木雕木,不見元皇大道君。 -- 出自宋·白玉蟾·見鶴吟
-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難。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吞符飲水專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 出自宋·白玉蟾·萬法歸一歌
- 人情不似吳箋厚,世路常如蜀道難。 -- 出自宋·白玉蟾·次韻紫巖潘庭堅二首
- 帝心俾立神霄教,州額由升應道軍。 -- 出自宋·白玉蟾·過林靈素墳
- 竹幾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 -- 出自宋·蔣捷·賀新郎 秋曉
- 高門大宅化灰燼,蓬蒿瓦礫塞道周。 -- 出自明·劉基·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 東湖此夕更留醉,逢著廬山學道人。 -- 出自唐·戴叔倫·別崔法曹
- 猩袍懶著辭公宴,鶴氅閑披訪道流。 -- 出自唐·杜荀鶴·獻錢塘縣羅著作判官
- 有時猿鳥來公署,到處煙霞是道鄉。 -- 出自唐·杜荀鶴·送友人宰潯陽
- 月樓風殿靜沉沉,披拂霜華訪道林。 -- 出自唐·陸龜蒙·寒夜同襲美訪北禪院寂上人
- 鼎成仙馭入崆峒,百世猶傳至道風。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
- 周颙不用裁書勸,自得涼天證道情。 -- 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宿報恩寺水閣
- 才情未擬湯從事,玄解猶嫌竺道人。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寄懷南陽潤卿
- 柴桑官舍近東林,兒稚初髫即道心。 -- 出自唐·司空曙·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
- 春山古寺繞滄波,石磴盤空鳥道過。 -- 出自唐·司空曙·題凌云寺
- 四皓商山,十老古洞,尹喜親聞道德篇。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自古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