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既不能西推紫氣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 -- 出自宋·李思衍·石牛行
- 流年冉冉不曾停,合向勞生養道情。 -- 出自宋·李至·至啟伏蒙臺慈以南至之后見寄佳篇豈曰奉酬輒
- 仙華玉壽夜沉沉,三閣齊云複道深。 -- 出自宋·李宗諤·南朝
- 幸逢皂蓋行春日,如見紅泉講道年。 -- 出自宋·林亦之·謝林守架艾軒先生祠堂
- 扁舟我獨乘歸興,自是不因安道來。 -- 出自宋·盧鉞·吳興舟中
- 天寒野曠來時路,一笑應疑吾道非。 -- 出自宋·陸文圭·次樊晉山長贄見韻二首
- 今年星度歲為龍,掩袂竟嗟吾道窮。 -- 出自宋·陸文圭·挽孫石山二首
- 誰知救世安民術,即是求仙訪道心。 -- 出自宋·陸文圭·辛卯入杭呈王察判
- 蓬萊海闊還須陰,太華峰高不道寒。 -- 出自宋·陸文圭·送朱鶴梨入京
- 連天苜蓿青茫茫,鹽車鼓車紛道傍。 -- 出自宋·毛直方·獨駿圖
- 如今翠輦游觀少,一片東風屬道家。 -- 出自宋·潘玙·四圣觀御園海棠花
- 乞師金鼎丹爐火,為慰平生覺道心。 -- 出自宋·裴良杰·大滌洞留題
- 芒鞋竹杖經行遍,絕勝籃輿喝道時。 -- 出自宋·錢時·春晚緩步臥龍始盡見此山全體
- 當時馬上多嬌態,不相驅馳蜀道行。 -- 出自宋·錢選·題楊妃上馬圖
- 公性中正仍盡瘁,悔吝何憂憂道義。 -- 出自宋·丘濬·題圣果寺介亭詩
- 早知窮達皆天賦,晚覺文章與道虧。 -- 出自宋·丘葵·次韻答必大
- 玉容清潤豐腴甚,無限詩人錯道癯。 -- 出自宋·丘葵·賞梅分韻得殊字
- 靈蹤鑿盡翻惆悵,何日游山報道成。 -- 出自宋·施德操·題東庵廣福禪院
- 誦泉詞筆坐中驚,天付斯文以道鳴。 -- 出自宋·施士衡·挽于湖
- 竹君伴我尋詩瘦,梅子從誰學道肥。 -- 出自宋·史安叔·靜治堂書懷
- 相逢敢覺吾文進,太息空持此道歸。 -- 出自宋·史堯弼·送王昭祖國史吏部歸丹陽七絕
- 后來盜起螺川震,卻恨公歸蜀道趨。 -- 出自宋·史堯弼·挽李提刑久善
- 塵埃好卻西風扇,行李仍從北道歸。 -- 出自宋·釋寶曇·次韻李太博書羽扇亭二首
- 頓超見色聞聲句,不涉明心悟道言。 -- 出自宋·釋從瑾·頌古三十八首
- 殷勤寄語莫狐疑,便是蔣山寧道者。 -- 出自宋·釋道寧·辯禪人五羊作丐寫師真求贊
- 千峰頂上披衣坐,百草頭邊是道場。 -- 出自宋·釋梵琮·偈頌九十三首
- 藥山用處少人扶,堪笑云巖與道吾。 -- 出自宋·釋慧方·頌古三十八首
- 似個般伎倆,半錢不直,又說甚道理三教俱通。 -- 出自宋·釋慧開·月泉趙寺丞壽像贊
- 佛之一字孰云無,木馬泥牛滿道途。 -- 出自宋·釋了心·偈
- 拶破毗盧向上關,貓兒洗面自道好。 -- 出自宋·釋明辯·偈八首
- 臘月八夜眼見鬼,便開大口說道理。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四十一首
- 水邊林下道人行,念念無非是道情。 -- 出自宋·釋如珙·偈頌二十首
- 向來謝傳游山伴,尚有白頭支道林。 -- 出自宋·釋善珍·次曾都倉韻
- 內院拋離歲月深,啞,忘卻來時道。 -- 出自宋·釋紹曇·布袋贊
- 徒勞謾費干戈力,究竟還歸有道君。 -- 出自宋·釋勝·頌古七首
- 伎倆元來個樣生,幾乎喚作忠道者。 -- 出自宋·釋師范·忠道者贊
- 年方十五去游方,終日修行學道忙。 -- 出自宋·釋惟謹·詩二首
- 無端又上牛頭山,更與懶融說道理。 -- 出自宋·釋文禮·六代祖師贊
- 出游歸隱兩無心,非慕沃洲支道林。 -- 出自宋·釋文珦·出游歸隱
- 著力處是我同流,不管時吾之道伴。 -- 出自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 屋檐下過粟畬里,馬腹驢胎一道歸。 -- 出自宋·釋心月·頌古二十一首
- 百年將底作津梁,直指心田是道場。 -- 出自宋·釋心月·頌古三首
- 翩翩白鶴竟難尋,每對春山憶道林。 -- 出自宋·釋行海·偶作
- 且停多事莫矜夸,寂寞門中有道華。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滔滔一點無依處,舉足方知盡道場。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資持隨分安排了,最急應須與道俱。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身心閑后思怡然,緬想難忘契道言。 -- 出自宋·釋延壽·山居詩
-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才思入道門。 -- 出自宋·釋延壽·定慧相資歌
- 魔王眷屬成群隊,朝夕巴歌作道場。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
-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 出自宋·釋印肅·偈頌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