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師傳問訊誰書院,石刻摩挲是道鄉。 -- 出自宋·陳傅良·和沈帥持要張漕季長韻二首
- 怒號懸瀑從天下,杰立蒼崖夾道陳。 -- 出自宋·陳傅良·題仙巖梅雨潭
- 皇華散作九州春,老穉□□夾道陳。 -- 出自宋·陳傅良·小詩為張漕壽
- 懽呼漢節從天下,愕立胡兒夾道陳。 -- 出自宋·陳傅良·送倪正甫侍郎賀正
- 人如盤谷元非隱,詩到孤山不道香。 -- 出自宋·陳傅良·再用前韻簡劉連州
- 紅裙遣去如僧榻,白發梳來稱道冠。 -- 出自宋·張镃·自詠
- 仙風道骨真人后,過我應除喝道聲。 -- 出自宋·張镃·次韻呂浩然四首
- 船玄何事若輕雷,盪葉沖蓮一道開。 -- 出自宋·張镃·立秋后一日池上雜興
- 何當筠籠罩住兔與烏,請渠同道黃金壺。 -- 出自宋·張镃·王荊文公有客至當飲酒篇姜邦杰廣其意賦詩見
- 壯懷且付生前酒,千古英雄冢道邊。 -- 出自宋·葉茵·多景樓
- 三旬禁足持僧戒,終日看書養道心。 -- 出自宋·葉茵·僧房夜坐
- 麥苗堆綠菜花黃,一簇人家古道傍。 -- 出自宋·裘萬頃·玉山道中時赴掌故之命
- 養疴預欲知民編,少屈從之古道邊。 -- 出自宋·劉宰·奉送符伯壽尉太平
- 半生野外扶犁手,乞與真如擲道邊。 -- 出自宋·劉宰·走筆謝王老丈惠花牋
- 銘旌一丈裊寒煙,淚逐西風灑道邊。 -- 出自宋·劉宰·悼里中百歲張翁
- 兩年雙腳數千里,奔走塵埃損道心。 -- 出自宋·趙汝鐩·旅次春眺
- 馬鞍山下倚吟鞭,慨想前賢古道邊。 -- 出自宋·趙汝鐩·題萊公泉
- 畢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纏蜀道兵。 -- 出自宋·樂雷發·送邵瓜坡試湖南漕舉
- 畫舸輕移柳線迎,侈此清游逢道韞。 -- 出自宋·陳起·泛湖紀所遇
- 向來蓮社本遺榮,勾引淵明造道場。 -- 出自宋·陳起·悠然
- 水晶宮里成仙女,香醉山中得道人。 -- 出自宋·葛天民·水仙
- 西江賓幕相須久,贏得閑吟謁道周。 -- 出自宋·許月卿·次周尚書八首
- 袞衣會趁春風入,野服猶堪謁道傍。 -- 出自宋·許月卿·送孫山長謁皮參政
- 凄涼龍德宮中石,裝點琳宮處道冠。 -- 出自宋·羅公升·乙酉元日游長春宮奚真人所居之地雕砌文礎皆
- 更無殘雪山陰興,漫有窮通蜀道詩。 -- 出自宋·羅公升·再如吳門
- 早知亂后為儒誤,始恨年來入道遲。 -- 出自宋·連文鳳·送友人建康入道
- 泥成丹灶燒仙藥,移近明窗讀道經。 -- 出自宋·連文鳳·黃資深入道
- 全家童女在云邊,都是人間得道仙。 -- 出自宋·王镃·游仙詞三十三首
- 鶴歸尚覺遼城是,鵑老空聞蜀道難。 -- 出自宋·林景熙·寄七山人
- 洞霞疑接臺峰近,石機空歌蜀道難。 -- 出自宋·林景熙·陶山十詠和鄧牧心·附子岡
- 非關愿薄難行道,自是群生與道違。 -- 出自明·張羽·贈景山中道立(寺在菁山東北高山上,今廢)
- 落筆便與前人俱,祝融撐空閣道孤。 -- 出自明·張羽·胡廷暉畫
- 天子曉御咸陽宮,樓閣高低復道通。 -- 出自明·張羽·咸陽宮行(并序)
- 合梁清廟棟明堂,棄擲終身古道傍。 -- 出自宋·艾性夫·吊老松
- 吾儕所學關天意,并世相知妒道真。 -- 出自·陳寅恪·挽王靜安先生
- 曹溪有路透西方,擇火拈香是道場。 -- 出自·馬一浮·代簡答金香嚴叟問義
- 現成成的天下送給周家坐,不道個生受也沒賞過錢。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這其間孔孟周流跑殺馬,須知道不時行的文章誰家瞧?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丹臺此日歸仙籍,紫極他年記道場。 -- 出自宋·孔武仲·過此極宮感道士卓玘遺跡因賦詩以續諸公哀辭
- 掀翻趙老茶公案,踏破林仙酒道場。 -- 出自明·沈周·挽東禪信公
- 嵩陽若與黃山并,猶欠靈砂一道泉。 -- 出自宋·朱彥·游黃山
- 懷錐不遇粵途窮,露布飛傳蜀道通。 -- 出自近代·黃興·致譚人鳳
- 山程易逐登臨屐,月夜常聞函道聲。 -- 出自明·袁中道·投贈太保蹇令公六首
- 山為函夏諸丘長,帝是軒轅有道孫。 -- 出自明·袁中道·太和山中雜詠
- 連營國步軍容盛,法宇仙臺鳥道斜。 -- 出自明·王恭·三山朱孔周南樓偉觀
- 人心不古民德薄,中夏亡君世道憂。 -- 出自·陳獨秀·金粉淚(56首)
- 關東少帥如兄弟,淮上勛臣師道尊。 -- 出自·陳獨秀·金粉淚(56首)
- 五溪越盡見雪嶺,但見青天鳥道低。 -- 出自明·方孝孺·江山萬里圖
- 紫騮不踏球場路,萬里青騾蜀道難。 -- 出自元·張憲·唐五王擊球圖
- 平生于此辭無愧,不減東京有道碑。 -- 出自宋·晁公溯·費子范以予銘其父墓持錦物相餉盡歸之姑留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