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2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惹得深山狂簡子,年年來此道先生。 -- 出自宋·陳普·戲題趙畔道寓居壁間
- 宣元社稷等沉淪,不了昌明道子身。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謝安
- 將心除妄妄難除,即妄明心道轉(zhuǎn)迂。 -- 出自宋·釋寶印·偈二首
- 盡向石根尋馬跡,誰人親見道林翁。 -- 出自宋·釋師觀·題中峰方丈
- 白云風散聚天香,霞彩高明道味長。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離然慶物隨緣境,自是凡夫道不通。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紅蓮花出青泥里,方信仙凡道本同。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如此修行皆盡達,十洲仙侶道相求。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大約頗同隨報應,耳根清靜道心閑。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高山樹葉翠森森,寂靜因中道最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熙熙盡入無為內(nèi),明月清負道路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弦不調(diào),手不洗,更兼指下無道理。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雖然我漸近年,歸依佛,歸依道。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治世求歸濟物功,希夷入我道情中。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慈悲愿力彌何遠,煩惱能除道最堅。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乾剛展轉(zhuǎn)運陰陽,一味清虛道不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紫蓋洞庭人駕鶴,虹霓城郭道為林。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乾坤之內(nèi)隱長生,藥變還丹道已成。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真實自然歸至理,狂顛逢見道須尊。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含胎長養(yǎng)盡籠羅,豈離玄談道理么。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於身有益何般是,指口為明道理全。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還丹百數(shù)細須尋,以驗從來道理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希夷自變剛?cè)崂恚鲎骺v橫道不窮。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先賢所誡恐心邪,不說神明道理耶。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勿生疑慮變陰陽,須信丹砂道理長。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玄機圣境謾勞心,何似窮研道理深。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今賜酒卿時一盞,玉堂閑話道情無。 -- 出自宋·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季冬大雪賜學士
- 行藏須信執(zhí)中難,時措應容道屢遷。 -- 出自宋·楊時·和陳瑩中了齋自警六絕
- 翛翛水性云情重,栩栩仙風道骨輕。 -- 出自宋·曾豐·賦梅三篇
- 點鐵要之便成金,即心是道道是心。 -- 出自宋·曾豐·陳良臣之子正功肯學能文求余印可
- 烹茶略與論源流,秦未焚書道先裂。 -- 出自宋·曾豐·贈別石首尉胡廷直
- 道固無方實以書,要于書悟道之虛。 -- 出自宋·曾豐·富陽陳大夫遣二吏抄俚文用寫道寓于文之意還
- 福建人才古鄒魯,文章師匠道宗主。 -- 出自宋·曾豐·過太和赴主簿鄧楚材豫章貢闈之約
- 竹生受虛松受實,根器性天道之質(zhì)。 -- 出自宋·曾豐·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
- 楊墨申韓初立說,其心亦為道而設。 -- 出自宋·曾豐·題張德清悅齋
- [太簇為徽]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 出自隋·佚名·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
- 疏柳一旗江上酒,亂山孤棹道中詩。 -- 出自明·高啟·送何記室游湖州
- 西歸蔥嶺今幾霜,缽傳曇?guī)?span id="eq0qu2ss0gy" class="hong">道彌昌。 -- 出自明·高啟·送證上人住持道場
- 此生辛苦君能識,不向他人道看書。 -- 出自宋·晁說之·次韻任伯涂中見寄
- 顧陸筆墨森威儀,身後猶為道子師。 -- 出自宋·晁說之·贈陸遠大夫
- 棄臣悠悠朱墨筆,雕年忽忽道涂衣。 -- 出自宋·晁說之·十月初七日入郡涂中作
- 午窗晴日蜂喧紙,忽有訂溪道士來。 -- 出自宋·鄭會·胡氏書房
- 手捻琪花吹玉蕭,至人長與道逍遙。 -- 出自宋·謝枋得·自況
- 早知骨鯁攖時忌,何似山林道跡高。 -- 出自宋·謝枋得·掛冠
- 白玉五城人可到,黃金一鼎道無窮。 -- 出自宋·謝枋得·贈卜者魏易齋
- 虛名砂礫,旁觀冷笑,何曾明道。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依然這後村翁
- 幸不是謀臣,又非世將,免犯道家禁。 -- 出自宋·劉克莊·摸魚兒·便披蓑
- 愛鶴天鯨海空闊,嫌羊腸鳥道崎嶇。 -- 出自宋·劉克莊·七十九吟十首
- 未諫瑤華世未知,故人已訝道鄉(xiāng)遲。 -- 出自宋·劉克莊·讀本朝事有感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