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2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
- 五色鶴綾花上敕,九霄龍尾道邊臣。 -- 出自唐·徐夤·賀清源太保王延彬
- 剪平恰似山僧笠,掃靜真同道者廬。 -- 出自唐·徐夤·茆亭
- 殷勤好長來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 出自唐·許晝·中秋月
- 寓居無不在天涯,莫恨秦關(guān)道路賒。 -- 出自唐·唐求·題友人寓居
- 一燈乍滅波旬喜,雙眼重昏道侶愁。 -- 出自唐·王镕·哭趙州和尚二首
- 后來豈合言淹滯,一尉升騰道最高。 -- 出自宋·孟賓于·題梅仙館
- 鵬霄休嘆志難伸,貧病雖縈道且存。 -- 出自·李中·贈海上書記張濟員外
- 故人書札頻相慰,誰道西京道路賒。 -- 出自唐·徐鉉·和張先輩見寄二首
- 天明又作人間別,洞口春深道路賒。 -- 出自唐·徐鉉·夢游三首
- 羈游白社身雖屈,高步辭場道不卑。 -- 出自唐·徐鉉·印秀才至舒州見尋,別后寄詩依韻和
- 賈生三載在長沙,故友相思道路賒。 -- 出自唐·徐鉉·還過東都,留守周公筵上贈座客
- 韶顏莫與年爭競,世慮須憑道節(jié)宣。 -- 出自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 韻顏莫與年爭競,世慮須憑道節(jié)宣。 -- 出自唐·徐鉉·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 鴛鸞得路音塵闊,鴻雁分飛道里賒。 -- 出自唐·徐鉉·寒食成判官垂訪因贈
- 鴛鶯得路音塵闊,鴻雁分飛道里賒。 -- 出自唐·徐鉉·寒食成判官垂訪在贈
- 羈游白社身雖屈,高步辭場道不卑。 -- 出自唐·徐鉉·印秀才至舒州見尋別后寄詩依韻和
- 一篇麗藻真閑暇,共仰才多道不窮。 -- 出自唐·徐鉉·和復(fù)州李太保酬筆
- 京邑衣冠多勝賞,鱸魚爭敢道思鄉(xiāng)。 -- 出自唐·徐鉉·和翰長聞四樞副翰鄰居夜宴
- 早年聞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 出自唐·徐鉉·送蒯司錄歸京
- 賈生三載在長沙,故友相思道賒。 -- 出自唐·徐鉉·還過東都留守周公筵上贈座客
- 青綾對覆蓬壺晚,赤棒前驅(qū)道路開。 -- 出自唐·徐鉉·賀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給事拜中丞
- 早年聞有蒯先生,二十余年道不行。 -- 出自唐·徐鉉·送蒯司錄歸京(亮)
- 青綾對覆蓬壺晚,赤棒前驅(qū)道路開。 -- 出自唐·徐鉉·賀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給事拜中丞
- 草中誤認將軍虎,山上曾為道士羊。 -- 出自唐·王感化·句
- 二篇稱獎恩尤重,萬國傳聞道更光。 -- 出自唐·楊徽之·禁林宴會之什
- 千尋鐵鎖無由問,石壁空存道者形。 -- 出自宋·王周·西塞山二首(今謂之道士磯,即興國軍大冶縣
- 千尋鐵鎖無由問,石壁空存道者形。 -- 出自宋·王周·西塞山
- 五湖范蠡才堪重,六印蘇秦道不同。 -- 出自宋·劉兼·春宵
- 煉成正氣功應(yīng)大,養(yǎng)得元神道不差。 -- 出自唐·韓嶼·贈進士李守微
-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云道路平。 -- 出自唐·慕幽·三峽聞猿
- 感現(xiàn)盡冥心境界,資持全固道根株。 -- 出自唐·吳越僧·武肅王有旨,石橋設(shè)齋會,進一詩,共六首
- 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與道相依。 -- 出自唐·程紫霄·示守庚申眾
- 舉世都為名利醉,伊予獨向道中醒。 -- 出自唐·韓湘·答從叔愈
- 七賢林下,一時人物,何如安道。 -- 出自元·李俊明·水龍吟 翟端甫壽日十月一日 為孫歌男在
- 白眉故人多事,似東門偏更道賢哉。 -- 出自元·許有壬·木蘭花慢 次韻馬廷彥山居
- 只愁一夜西風到,又誰知、中道拋捐。 -- 出自元·沈禧·風入松 詠扇
- 黃金臺上,盡教塵土,聘車爭道。 -- 出自元·謝應(yīng)芳·水龍吟 題曹德祥水居
- 云水閑情,松筠雅操,根窮入道真訣。 -- 出自元·王吉昌·百寶妝
- 孤守靈光一點清,殆失觀天道。 -- 出自元·王吉昌·黃鶴洞中仙
- 一點靈光,千回淪落,四生六道游遍。 -- 出自元·王吉昌·月華清·一點靈光
- 終南山色,不改舊時青,長安道,一回來,須信一回老。 -- 出自元·張中孚·驀山溪 中州樂府
- 醉經(jīng)飽德,唯歌自舞,喜樂論道。 -- 出自元·王哲·探春令·美醪奇饌
- 金盤內(nèi)、托出神珠,放霞光萬道。 -- 出自元·王哲·王更令
- 八位上仙知,救七祖、遠離六道。 -- 出自元·王哲·心月照云溪 俗名驀山溪
- 只為有聲聞,卻隔了、玄元妙道。 -- 出自元·王哲·驀山溪 曾蕭真人 見金蓮正宗記
- 火宅憂煎,情波出沒,四生六道不知還。 -- 出自元·長筌子·綠頭鴨·雨初晴
- 劉因求樂府于予,遂賦此,且道坐客醉語秋懷誰寫,聽一聲金縷,同傾芳酒。 -- 出自元·王惲·喜遷鶯 已丑秋八月二十六日,雨中飲賈方叔
- 登車攬轡,風煙萬壑,連云鳥道。 -- 出自元·魏初·水龍吟 予誕日,不得與兒子必復(fù)相會聚者凡
- 向來耆舊皆英雄,駕言從之道焉從? -- 出自元·虞集·張令鹿門圖
- 激濁揚清,提綱振紀,要歸中道。 -- 出自元·張野·水龍吟 送侍御安公陜西行臺,用馬西麓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