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1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自悔危時輕出處,亦知天道有晴陰。 -- 出自近代·寧調元·秋興,用草堂韻
- 德賽自來同命運,圣功王道怎分開。 -- 出自·陳獨秀·金粉淚(56首)
- 興慶宮前春正熱,綠楊夾道花如雪。 -- 出自元·張憲·唐五王擊球圖
- 正如草圣得神逸,擔夫爭道公孫舞。 -- 出自宋·陳長方·贈畫者徐琛
- 異時刺史入三公,又推此道柔萬邦。 -- 出自宋·陳淳·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 借令置之廟堂上,事業肯道風騷將。 -- 出自宋·陳棣·題李杜畫像
- 環佩來從十二峰,飛廉清道駕豐隆。 -- 出自宋·陳棣·次韻陶幾道喜雨
- 支流潛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 出自宋·陳賡·平水神祠歌
- 聞道江邊起柁樓,欲將吾道付滄洲。 -- 出自宋·陳杰·無題
- 房魏其逢猶愧禮,荀陳之道不知文。 -- 出自宋·陳杰·惡講義不遜者
- 冒雨作閑成勝賞,兒童迎道任相咍。 -- 出自宋·陳宓·同喻景山游月湖
- 華發蕭然入帝城,如何直道尚迂遲。 -- 出自宋·陳宓·臨安送鄭左藏
- 當日二程門下士,獨分此道過來南。 -- 出自宋·陳宓·延平書院落成柬諸友
- 丈夫萬里耿相望,所要守道全其真。 -- 出自宋·陳宓·三山送樓干
- 迂叟相望百載間,遺風誰道久凋闌。 -- 出自宋·陳宓·次仙豀陳侍郎韻寄題劉尚書二首·秀野
- 委曲周防終恐拙,何如直道了無危。 -- 出自宋·陳宓·寄題真希元毋自欺齋
- 今日舉頭逢皎日,也知天道總由人。 -- 出自宋·陳宓·清水巖禱晴
- 山蔽晴空望自遙,樹開小道紫騮驕。 -- 出自宋·陳宓·南安觀社會
- 忍饑學得西山夫,胸中有道癯不枯。 -- 出自宋·陳士徽·廣陰亭詩
- 次第吾閩都似掌,卻嗤蜀道號泥盤。 -- 出自宋·陳襄·李侍郎修路
- 老夫作官從此游,恩波閣道如虹浮。 -- 出自宋·陳延齡·恩波橋
- 朝市皆爭識形儀,承禎以道遇明主。 -- 出自宋·陳堯叟·送張無夢歸天臺
- 秋露九原淪厚澤,春風一道泳康衢。 -- 出自宋·陳元晉·上留提刑壽
- 仙在人間不易尋,當時已道是山深。 -- 出自宋·戴表元·四明山中十絕·仙山
- 豪邁如今存者幾,惜乎吾道重傷情。 -- 出自宋·鄧元奎·挽趙秋曉
- 三尺孤墳封馬鬣,一時直道犯龍鱗。 -- 出自宋·鄧柞·謁姜相詞墳
- 昔人汶嶺寄書帖,更歌蜀道先吁嘻,未若尹外岳牧中丞疑,惠愛春江之赴滄海,清明秋月之掛峨嵋。 -- 出自宋·丁逢·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 清獻重逢在永陽,方知此道浸明昌。 -- 出自宋·度正·正伏承澤深僉判學士賢友以正生朝寵貺佳篇輒
- 天公下監世忠義,畀以斯道昌其孫。 -- 出自宋·度正·壽寺丞唐丈
- 長嘆良朋雞再得,更憂吾道太雕零。 -- 出自宋·度正·奉挽靈泉明府東叔學士
- 后來豈不有繼者,要之聞道先生先。 -- 出自宋·度正·壽憲使大卿
- 萬卷胸中貯古今,西游蜀道手捫參。 -- 出自宋·度正·送李莽之制干東歸探韻得今字
- 各誦新詩針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膠。 -- 出自宋·方回·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
- 愧我老衰已無力,青云中道鎩飛翰。 -- 出自宋·方回·次韻唐師善見寄
- 宗武宗文佐觴詠,幾家伯道嘆無兒。 -- 出自宋·方回·九月初八日
- 脫袍擲笏作百姓,十年悟道保真性。 -- 出自宋·方回·贈癡庵柴頭陀
- 得時用世身名亨,否哉履道幽人貞。 -- 出自宋·方回·韓蘄王源上騎驢圖為王孫葉葉賦
- 近喜識荊靜得老,名家知道更多聞。 -- 出自宋·方回·送柴廷玉靜得
- 洛中二程忽突起,乃有明道與伊川。 -- 出自宋·方回·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 先降土漢必者牙,水陸引道分左右。 -- 出自宋·方回·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
- 雅衰風息離騷降,邇來此道尤荊榛。 -- 出自宋·方回·贈江東李提學
- 政使成功能裂土,未如聞道許登堂。 -- 出自宋·方回·次韻齊君見過
- 老強讀書猶有益,貧因知道故無憂。 -- 出自宋·方回·五月六月雨寒二十余日
- 其說謂洪崖者,三皇時有道之士,唐明皇時張氳召見,即其人。 -- 出自宋·方回·題唐師善洪崖圖
- 太極巖圖出道州,茲巖名道寶相猶。 -- 出自宋·方輗·道巖
- 孔子之文滿天下,孔子之道滿天下。 -- 出自宋·馮京·答伯庸
- 終日望仙仙不見,始知仙道若茫然。 -- 出自宋·傅權·望仙峰
- 從此光陰猶不測,只應天道始相知。 -- 出自宋·富弼·歲在癸丑年始七十年正旦日書事
- 更覽新詩名擊壤,生生全道略無遺。 -- 出自宋·富弼·弼觀罷走筆書后卷
- 江水悠悠去莫追,個中造道有深機。 -- 出自宋·高吉·庾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