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第10個字的詩句
道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蛻作嬰兒生我室,化為道士掠予舟。 -- 出自宋·許月卿·次允杰五首
- 姑惡鳥,家私休與外人道。 -- 出自宋·邵定·姑惡
- 樵兒與牧豎,躑躅陵上道。 -- 出自宋·連文鳳·秋懷
- 去之百世猶彷佛,宛見道貌匡廬中。 -- 出自宋·方鳳·題光風霄月樓
- 井氣蒸云濕石欄,白頭道士自燒丹。 -- 出自宋·王镃·壽光宮
- 飾明以驚昏,豈昧出處道。 -- 出自宋·林景熙·秋日榴花
- 驅車出東門,悵望東門道。 -- 出自宋·艾性夫·出東門
- 言尋居士家,薄暮清溪道。 -- 出自清·顧夢游·訪鄒滿字溪上
- 那知道異人返國著了道,又被個姓呂的光棍頂了包。 -- 出自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
- 秀峰戢戢各拱立,伺我道左千戟排。 -- 出自明·沈周·移席茅山東頂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
- 僧廬隱映林木杪,平圮道谷出水南。 -- 出自明·沈周·題畫卷
- 城中小兒齊拍手,聲聲道好如雷吼。 -- 出自明·張時徹·陳都閫宅看煙火
- 螺春龍井徒芳腴,尚書道此清涼殊。 -- 出自清·易順鼎·云霧茶
- 五老如故人,依稀夢中道。 -- 出自清·梁鼎芬·廬山
- 反□□自性,性成無上道。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偈
- 寄書豈不早,三月千里道。 -- 出自宋·蔡淵·仲弟未歸歲晚有懷
- 富有溪山寧愿利,貴懷道義不干名。 -- 出自宋·曹仙家·贈鄒葆光道士
- 平生謝康樂,往來永嘉道。 -- 出自宋·晁公溯·遠望
- 言人必志圣,論學必志道。 -- 出自宋·陳淳·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
- 不可言而言,夫子戒勿道。 -- 出自宋·陳淳·失言戒
- 足所以司履,所履必正道。 -- 出自宋·陳淳·閒居雜詠三十二首·足
- 回觀漢循良,未足語治道。 -- 出自宋·陳棣·沈德和使君生辰四首
- 但得唱酬為老伴,此生道眼未容渾。 -- 出自宋·陳棣·汝平諸公見和復用韻二首
- 古人純全嗟莫睹,徒味道篇章想簪組。 -- 出自宋·陳棣·讀豫章集成柏梁體
- 向夕山月吐,光碎松下道。 -- 出自宋·陳觀國·游九鎖山
- 嘖嘖樹間黃口小,悠悠道上白頭新。 -- 出自宋·陳杰·山居
- 時聞樵歌起林麓,趺坐道人方閉目。 -- 出自宋·陳文蔚·和余方叔題傅材甫筠欲韻
- 累累牛羊隊,灑灑魚龍道。 -- 出自宋·戴表元·班溪
- 亦聞巖谷多古跡,最喜道途稀使騶。 -- 出自宋·戴表元·送程敬叔教論赴建平
- 屢疏朝端詞梗梗,一麾道院政斑斑。 -- 出自宋·方逢辰·挽宋吏部趙公
- 高臺何巍巍,遠眄千里道。 -- 出自宋·方回·秀亭秋懷十五首
- 龜鶴動千齡,難與蜉蝣道。 -- 出自宋·方回·雜興十二首
- 明年五十九,早歲已聞道。 -- 出自宋·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深衣講儒業,羽衣學仙道。 -- 出自宋·方回·次韻范景文鶯字早字二首
- 畫省郎官領賓客,白須道士似神仙。 -- 出自宋·方回·送劉叔有還古鼎
- 此是老夫有聲畫,丹陽道上雪天詩。 -- 出自宋·方回·丹陽道中大雪
- 前朝后市舊富人,半作道傍藍縷身。 -- 出自宋·方回·今秋行
- 覓君不見今幾年,廬山道土房中住。 -- 出自宋·方回·題金君重像雜言
- 琴床藥爐濺瀑泉,白發道士如神仙。 -- 出自宋·方回·送常德教趙君
- 雁門法師禪非禪,虎溪道士仙非仙。 -- 出自宋·方回·送術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
- 得其文者公卿徒,得其道者為餓夫。 -- 出自宋·馮京·答伯庸
- 綠葉接紅花,輝映綏安道。 -- 出自宋·馮夢得·憶鄉歌四首
- 時聽樵歌時牧笛,間披道鼈間農衣。 -- 出自宋·高鎔·春日田園雜興
- 老師謹勿先抽單,苦嫌道院颼颼寒。 -- 出自宋·高斯得·和劉養源
- 須信精誠能感格,由來道德本安強。 -- 出自宋·郭印·上政府五首
- 騏驥服鹽車,垂頭困長道。 -- 出自宋·郭印·送張安國赴天彭司錄
- 要使吾心凈,置之勿復道。 -- 出自宋·郭印·掃徑
- 主人更在好看客,永為道伴終生平。 -- 出自宋·何耕·暇日與陳楚材游四天王寺見五髻文殊畫像于廡
- 月浸剛風鸞鶴過,仙都道士拜章歸。 -- 出自宋·黃庚·道士夜醮
- 山僧具茗酌,言話頗知道。 -- 出自宋·黃叔美·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