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9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聚散十年逢節序,窮通百態各天涯。 -- 出自宋·晁說之·癸未歲余與開封解安行同知定州外縣赴二帥上
- 陽崖全帶日,寬嶂偶通耕。 -- 出自唐·暢當·天柱隱所重答江州應物
- 審是須防自是偏,四通八達路平平。 -- 出自宋·徐元杰·夢神人曰公當以是字名庵覺來賦是庵詩
- 一生枘鑿,壯夫瞋懦,通人嫌拗。 -- 出自宋·劉克莊·水龍吟·病夫鬢禿顏蒼
- 萬里陰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 出自宋·劉克莊·上十四吟十首
- 風卷杜陵幾重屋,江通甫里百弓田。 -- 出自宋·劉克莊·久雨二首
- 舊止四人為律體,今通天下話頭行。 -- 出自宋·劉克莊·題蔡烓主簿詩卷
- 劣知針粟大,出沒似通靈。 -- 出自宋·劉克莊·梅月為蚤虱所苦各賦二絕·蚤
- 遙知南詔路,來往漸通行。 -- 出自宋·劉克莊·送卓漳州二首
- 方奉手箋貽綠醑,忽通鼻觀類黃虀。 -- 出自宋·劉克莊·方甥餉酒酸甚
- 下窮源至海,上有穴通天。 -- 出自宋·劉克莊·鯉湖
- 吾惛如隔霧,汝孝可通天。 -- 出自宋·劉克莊·送強甫赴漳粹二首
- 目眚陳編懶更窺,博通似恐泄天機。 -- 出自宋·劉克莊·諸公載酒賀余休致水村農卿有詩次韻
- 赤身窮至骨,碧眼妙通神。 -- 出自宋·劉克莊·贈崇安劉相士
- 未見主人逢稚子,不通姓字獨踟躇。 -- 出自宋·徐璣·訪湖友
- 至今思并舍,晚歲擬通家。 -- 出自宋·周必大·宣州蔡子平尚書淑人居氏挽詞二首
- 行止非人真可笑,窮通有命尚何愁。 -- 出自宋·洪咨夔·謹和老人欲還故廬
- 商工時借問,何處即通津。 -- 出自宋·蔡襄·洪澤阻風
- 乾坤初一色,晝夜忽通明。 -- 出自宋·蔡襄·自漁梁驛至衢州大雪有懷
- 書曰希文有本末,學通古今氣果剛。 -- 出自宋·蔡襄·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 窗逼野溪聞唳鶴,林通村徑見樵人。 -- 出自唐·方干·寧國寺(新城縣)
- 玄妙久聞談佛母,感通今日見神明。 -- 出自唐·貫休·賀雨上王使君二首
- 刳剝生靈為事業,巧通豪譖作梯媒。 -- 出自唐·貫休·東陽罹亂后懷王慥使君五首
- 其中盡碧流,十里不通屐。 -- 出自唐·于鵠·山中訪道者
- 愿子持此書,鑱石置通衢。 -- 出自宋·李呂·贈上官法師
- 韜晦無因觀大用,感通猶得見全提。 -- 出自宋·李呂·送雙峰圣僧遺像還山
- 公如高車馳,揚塵絕通廛。 -- 出自宋·劉子翚·次韻李漢老詩
- 組練繞平隰,艨艟蔽通當。 -- 出自宋·劉子翚·建康六感·吳
- 明年谷鳴騶,金閨遂通籍。 -- 出自宋·王之道·題李夢發搖碧堂
- 泰亨自復先朋來,時通端不憂塵埃。 -- 出自宋·王之道·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 晦陰又連朔,夜雨屢通書。 -- 出自宋·王之道·和呂叔恭題和州香林湯
- 魏道明作注,義有不通,故表出之。 -- 出自金·蔡松年·江城子 公有詩八尺五湖明秀峰,又云,十丈
- 朱樓矗隘址,繡甍夾通衢。 -- 出自元·楊維楨·招農篇
- 棄流截高岸,蕪塞開通塍。 -- 出自元·楊維楨·送趙季文都水書吏考滿詩
- 岸開平放舸,林轉曲通亭。 -- 出自明·何景明·城東泛舟
- 蕃王從學拜,邊使候通箋。 -- 出自明·楊基·贈秦侍儀
- 久餐應換骨,一服已通神。 -- 出自唐·齊己·謝人惠藥
- 驂驔回上苑,蹀躞繞通溝。 -- 出自唐·武平一·幸梨園觀打球應制
- 如何正曦赫,吞噬當通衢。 -- 出自唐·吳融·平望蚊子二十六韻
- 沸鼓喧平陸,凝蹕靜通逵。 -- 出自唐·李義府·在巂州遙敘封禪
- 庾客傷心欲斷弦,文通別淚空橫柱。 -- 出自宋·王珪·樓上述懷
- 長翹頻掃陣,利爪屢通中。 -- 出自唐·杜淹·詠寒食斗雞應秦王教
- 前旌彌陸海,后騎發通伊。 -- 出自唐·許敬宗·奉和入潼關
- 光榮拾青紫,名價接通賢。 -- 出自唐·崔日知·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臺名賢
- 以茲山水癖,遂得狎通人。 -- 出自唐·崔日知·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山,因
- 高樓臨廣陌,甲第敞通莊。 -- 出自唐·崔泰之·同光祿弟冬日述懷
- 山南平對鞏,山北遠通燕。 -- 出自唐·張嘉貞·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 望山吟度日,接枕話通宵。 -- 出自唐·嚴維·贈別劉長卿時赴河南嚴中丞幕府
- 謝公遺詠處,池水夾通津。 -- 出自唐·陳潤·賦得池塘生春草(一作陳陶詩)
- 亭瞰夕陽鄰古剎,池通野水見晴沙。 -- 出自宋·程師孟·次韻元厚之少保留題朱伯原秘校園亭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