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9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九個字的詩句
- 燭盤煙墜燼,簾壓月通陰。 -- 出自唐·溫庭筠·洞戶二十二韻
- 謝莊今病眼,無意坐通宵。 -- 出自唐·溫庭筠·雪二首
- 蒸嵐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 出自唐·韓愈·南山詩
- 浮游靡定處,偶往即通津。 -- 出自唐·韓愈·送惠師
- 靈峰標勝境,神府枕通川。 -- 出自唐·駱賓王·游靈公觀
- 承祧英類祖,問寢孝通神。 -- 出自宋·楊萬里·代錢塘宰莫子章賀皇太子生辰
- 甯戚飯牛圖底事,陸通歌鳳也無端。 -- 出自唐·元稹·放言五首
- 殷勤閑太祝,好去老通川。 -- 出自唐·元稹·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
- 尋向人家好花處,不通名姓即停驂。 -- 出自明·唐寅·題畫
- 旱陂仍積水,涸沼更通流。 -- 出自唐·李嶠·晚秋喜雨
- 引泉聊漲沼,鑿磴且通蹊。 -- 出自唐·李嶠·王屋山第之側雜構小亭,暇日與群公同游
- 妙用何關新卷葉,圓通自有倒聞機。 -- 出自宋·范成大·復作耳鳴
- 當年公案忌錯舉,神通佛法同坑埋。 -- 出自宋·范成大·游仰山謁小釋迦塔,訪孚惠二王遺跡,贈長老
- 庭閑云滿井,窗曉雪通山。 -- 出自唐·張籍·經王處士原居
- 離婁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 出自唐·張籍·罔象得玄珠
- 勝引即紆道,幽行豈通衢。 -- 出自唐·孟郊·立德新居
- 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 -- 出自唐·孟郊·送草書獻上人歸廬山
- 路喜到江盡,江上又通舟。 -- 出自唐·孟郊·雜曲歌辭·車遙遙
- 青山對芳苑,列樹繞通津。 -- 出自唐·韋應物·天長寺上方別子西有道
- 綠煙凝層城,豐草滿通衢。 -- 出自唐·韋應物·莊嚴精舍游集
- 以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 出自宋·文天祥·梅
- 故人平臺側,高館臨通衢。 -- 出自唐·高適·苦雨寄房四昆季
- 柴扉斜著水,草逕別通村。 -- 出自宋·葉紹翁·過崇德
- 山擁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闕架云霓。 -- 出自唐·李紳·新樓詩二十首·禹廟
- 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 -- 出自唐·李紳·杭州天竺、靈隱二寺頃歲亦布衣一游,及赴會
- 陽峰高對寺,陰井下通云。 -- 出自唐·盧綸·春日陪李庶子遵善寺東院曉望
- 裹裳留闊襆,防患與通茶。 -- 出自唐·賈島·寄令狐绹相公
- 困來一覺睡,妙絕更通神。 -- 出自宋·黃庭堅·贈嗣直弟頌十首
- 南無黃居士,具足神通力。 -- 出自宋·黃庭堅·知命弟觀音贊
- 影落華亭千尺月,夢通岐下六州王。 -- 出自宋·黃庭堅·叔父釣亭
- 恭惟同自出,累世復通家。 -- 出自宋·黃庭堅·黃潁州挽詞三首
- 一臥洗煩勞,華胥直通夢。 -- 出自宋·黃庭堅·和李文伯暑時五首之石枕
- 隱幾天籟寒,六鑿忽通透。 -- 出自宋·黃庭堅·平陰張澄居士隱處三詩之復庵
- 渠命有顯晦,非人作通塞。 -- 出自宋·黃庭堅·贈秦少儀
- 朱明候才兆,風雷起通夕。 -- 出自宋·蘇轍·喜雨
- 懷忠受正命,賦命本通塞。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
- 何時好霖雨,是處有通川。 -- 出自宋·蘇轍·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泛清河
- 住穩不論歸有日,船通何患出無車。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臨皋新葺南堂五絕
- 潭深不可涉,潭小不通船。 -- 出自宋·蘇轍·仙游潭五首·仙游潭
- 舊學詩書儒術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 出自宋·蘇轍·送傅宏著作歸覲待觀城闕
- 周公制鄉禮,無有相通佐。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記歲莫鄉俗三首其一饋歲
- 徐轉城陰平野闊,稍通竹徑小亭孤。 -- 出自宋·蘇轍·泛潩水
- 翠帷新秘殿,寶仗溢通廛。 -- 出自宋·蘇轍·郊祀慶成
- 人望南風賈舶歸,利通中國海南夷。 -- 出自宋·戴復古·泉廣載銅錢入外國
- 古寺相留跨兩年,窮通出處固天然。 -- 出自宋·賀鑄·題毗陵僧舍二首之一
- 城隅樹交蔭,樓下水通流。 -- 出自宋·賀鑄·游滕縣時氏園池
- 馀霏方映戶,反照忽通簾。 -- 出自宋·司馬光·和家兄喜晴用安這韻
- 四望逶迤萬疊山,微通云棧落塵寰。 -- 出自宋·司馬光·和趙子輿龍州吏隱堂
- 稻肥袂斷蟹,桑密不通鴉。 -- 出自宋·司馬光·君倚示詩有歸吳這興為詩三十二韻以贈
- 武夷無上路,毛徑不通風。 -- 出自唐·徐凝·武夷山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