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8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何時結幽磐,開徑通雙扉。 -- 出自宋·張镃·次韻傅景夏見贈兼簡徐季益
- 亦莫作怪事,祭灶通比鄰。 -- 出自宋·敖陶孫·送袁度這挈家之任
- 平生庾公塵,可涴通州泥。 -- 出自宋·敖陶孫·子客昆山得薦嚴薦嚴長老時道人散朗開遠不
- 胡為坐海山,揖客通寒溫。 -- 出自宋·敖陶孫·再簡林子夫
- 見卑不見高,此恨通今昔。 -- 出自宋·劉宰·觀瀑布圖
- 楚天深云如墨潑,通宵滂沱翻江闊。 -- 出自宋·趙汝鐩·八景歌
- 菱角隱阨塞,松明通曉更。 -- 出自宋·劉黻·避寇
- 誰云筑底邦,亶為通德里。 -- 出自宋·劉黻·和譚學士見寄
- 退守皆虞虎穴空,通和不肯鴻溝割。 -- 出自宋·艾性夫·解棋
- 群山西奔駐湖尾,通川夾山三十里。 -- 出自明·沈周·題光福畫卷
- 五根所水齊,是則通真實。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偈
- 兩家千歲后,尚復通爵里。 -- 出自宋·晁公溯·送宋秀實罷官歸將有東南之行
- 連月心胸成菀結,通宵一雨為醫治。 -- 出自宋·陳宓·六月禱衍山劍鐔得雨
- 愛此東南池,澄湛通泉脈。 -- 出自宋·陳肅·碧蓮池
- 震撼巖壑,無礙不通。 -- 出自宋·陳天麟·青山辭
- 生息同宇宙,形骸通物我。 -- 出自宋·陳文蔚·趙忠州有苦寒懶起之句和其韻
- 山川豈無神,不能通于天。 -- 出自宋·陳襄·祈雨
- 作霈待時舉,妙化通天心。 -- 出自宋·陳洵直·九鎖步虛詞·第六龍吟鎖
-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塵埃。 -- 出自宋·陳允升·釣魚臺
- 我更搜詩君釀酒,通家德公有賢婦。 -- 出自宋·戴表元·壽陳貴白
- 識路牛羊緣板過,通家燕雀下檐來。 -- 出自宋·戴表元·鄞塘田家
- 廢職罹罪罟,委命通化甄。 -- 出自宋·杜曾·峽山古調
- 平生讀醫書,殆未通六七。 -- 出自宋·度正·步自玉局會飲于判院涂丈廨舍正得日字
- 醺然造忘形,神交通博約。 -- 出自宋·頓起·元符二年二月七日按部過邛州火井縣三友堂小
- 畫處本天地,占時通鬼神。 -- 出自宋·方回·先天易吟三十首
- 上古僦貸季,色脈通神明。 -- 出自宋·方回·讀素問十六首
- 中野履霜寧怨命,通宵煮石且隨緣。 -- 出自宋·方回·次韻贈道士汪庭芝二首
- 募工淘穢井,課仆通污渠。 -- 出自宋·方回·孚舟亭獨坐
- 恬養足道氣,悟悅通禪機。 -- 出自宋·方回·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
- 維茲九江路,巴蜀通大驛。 -- 出自宋·方回·喜雨晴
- 千里遠馳承寵命,通宵不寐為民憂。 -- 出自宋·高邁·夜泊李陽驛
- 華堂枕千巖,幽龕通百尺。 -- 出自宋·高斯得·鬼瞰吟
- 三徑手自開,一一通幽處。 -- 出自宋·郭印·前十三章未見營創之意因成古風
- 佇立耿不寐,精誠通恍惚。 -- 出自宋·郭印·次韻莫少虛中秋月
- 先生早悟此,寂照通幽微。 -- 出自宋·郭印·謝曾帥養生訣
- 俗客豈曾來,幽處通蓬島。 -- 出自宋·郭印·掃徑
- 丈夫兩鬢斑,籍未通金閨。 -- 出自宋·郭印·次蒲大受檢覆韻
- 淵無百尺深,竅穴通滄海。 -- 出自宋·郭印·龍淵二首
- 近得程夫子,一線通天泉。 -- 出自宋·胡宏·簡彪漢明
- 持肴相遺獻,聊以通殷勤。 -- 出自宋·黃大受·春日田家三首
- 泠然清風來,玉液通華池。 -- 出自宋·黃大受·廉泉
- 待得麥麻收拾后,通宵好雨定知時。 -- 出自宋·黃榦·喜雨用前韻
- 山人屬為藥,至味通靈仙。 -- 出自宋·黃庚·擬古
- 遙臨太一壇,高起通天臺。 -- 出自明·蔣山卿·雜感(三首)
- 高峰馀洞氣,石竇通靈液。 -- 出自宋·金履祥·龍井
- 勝踐在咫尺,心賞通寤寐。 -- 出自宋·李處權·江郎峰
- 寄書亦及我,匪但通寒溫。 -- 出自宋·李處權·聽照曠塵外琴
- 豈念不忘本,罔極通無形。 -- 出自宋·李處權·孝感堂
- 大衍四十九,周流通一氣。 -- 出自宋·李復·雜詩
- 杯水入滄溟,浩浩通無際。 -- 出自宋·李復·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