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8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辭。 -- 出自魏晉·徐干·室思
- [廣宣]含涼閣迥通仙掖,承露盤高出上宮。 -- 出自唐·李益·月李舍人十兄遲明將至因話昨宵乘興聯句
- 我雖身為蝗,心頗通爾人。 -- 出自宋·王令·夢蝗
- 成童始就學,數歲通書詩。 -- 出自宋·王令·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讀李翰林墓銘云以任俠為事
- 伏枕置所念,去夢通扶桑。 -- 出自宋·王令·霜風
- 呂公已去泫余泣,通譜未許弘農陶。 -- 出自宋·陳與義·錢東之教授惠澤州呂道人硯為賦長句
- 先生滯鹿車,去程通鳳沼。 -- 出自宋·陳與義·游峴山次韻三首
- 蛇盤鳥櫳,勢與天通。 -- 出自秦·秦無名氏·三秦民謠
- 停穩春衫窣地長,通天犀帶綴金章。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神容漬老苔,壞壁通殘照。 -- 出自宋·寇準·暇日游建平三閭故里廟貌荒涼慘動耳目噫賢者
- 靜勝貫兵法,默論通禪寂。 -- 出自宋·魏野·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 看隨花甃石,就泉通沼。 -- 出自宋·張炎·掃花游/掃地游
- 分水一泉源,自天通地脈。 -- 出自清·屈大均·登羅浮絕頂奉同蔣王二大夫作
- 律以和應,神以感通。 -- 出自唐·包佶·祀風師樂章·迎神
- 槁苗興朊原,涸轍通別浦。 -- 出自唐·朱長文·佳雨應祈因思昔年諸友作詩今再敘舊
- 賢守憂勞鬢欲霜,通宵脈沐滿吳疆。 -- 出自唐·朱長文·吳門比月不雨司封使君深閔而精祈俄有佳應謹
- 銘旌已去空回首,通德門前舊是鄰。 -- 出自唐·朱長文·張虞卿挽詩
- 喧呼國西門,驛使通萬里。 -- 出自宋·韓維·哀傳馬
- 乃知至仁主,足以通異類。 -- 出自宋·韓維·和三哥入山二首
- 永懷古先訓,默蹈通介宜。 -- 出自宋·韓維·和晏相公湖上遇雨
- 予曰吾圣俞,名足通后代。 -- 出自宋·韓維·飲圣俞西軒
- 晏氏獨如負將略,通身是膽智滿囊。 -- 出自宋·包恢·歌晏恭敬平寇偉績
- 連朝潤澤非凡雨,通國歡呼荷圣情。 -- 出自宋·蘇泂·喜雨和轉庵韻
- 先圣此日閉關,不通來往,皆為群生設。 -- 出自宋·葛長庚·酹江月/念奴嬌
- 鮫人淚滴珊瑚枝,通身擎出青琉璃。 -- 出自宋·方岳·木稼
- 郎官紅熟海風靜,通印子肥春網閒。 -- 出自宋·方岳·送徐太博守莆中
- 三人一意,一志三通。 -- 出自元·馬鈺·*心香 寄白水馮公淄陽長老
- 大肚物能容,圓正通明道。 -- 出自元·馬鈺·黃鶴洞中仙 詠瓦罐繼重陽韻
- 漸漸絕塵緣,細細通玄奧。 -- 出自元·馬鈺·遇仙槎 贈清風散人
- 訣無為清凈,自然通秘。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韋先生 拆韋字起
- 每幅度量須六尺,通為二九體長安。 -- 出自元·馬鈺·玩丹砂 化臥單
- 玉性玲瓏,處處皆通達。 -- 出自元·馬鈺·萬年春 贈興國寺修塔僧
- 淺見有知有識,深通無悟無迷。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淺見有知有識
- 放下紛紛塵事,明通朗朗玄言。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贈張先生
- 氣滿三田自實,神通八脈方知。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贈田道人
- 向今宵覺徹性皆通,證陸地神仙。 -- 出自元·尹志平·賀圣朝 太平興國觀中秋賞月
- 祖龍東巡壓王氣,通淮鑿斷方山埭。 -- 出自清·乾隆·秦淮歌
- 舟車集百蠻,島嶼通人煙。 -- 出自宋·白珽·同陳太博諸公登六和塔
- 屬雷師之闐闐兮,通飛廉之衙衙。 -- 出自先秦·宋玉·九辯
- 二俱不涉,七達八通。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懷抱瓊瑤一段奇,通身富貴少人知。 -- 出自宋·釋惟一·瓊上人之杭
- 玉漿時復嚥於津,通暢全勝百味珍。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赤霄真骨寫虛壁,通泉凡筆慚非工。 -- 出自宋·楊時·游武夷
- 捷徑何妨聊決起,通途自分且徐行。 -- 出自宋·曾豐·迎倉使李監丞八絕
- 厥干洞然,同乎大通。 -- 出自宋·曾豐·彼蓮之美
- 銓法如毛動見繩,通班歲許幾人登。 -- 出自宋·曾豐·歐陽全真改秩得邑欲其循循為之無效余尤
- 神如在焉,肆予幽通。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明默雖異,感而遂通。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 格彼幽矣,肸鄉其通。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
- 順成之方,其蠟乃通。 -- 出自隋·佚名·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