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7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七個字的詩句
- 業(yè)就三編絕,心通萬事閑。 -- 出自唐·耿湋·題李孝廉書房
-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書。 -- 出自唐·耿湋·喜侯十七校書見訪
- 白蛇初斷路人通,漢祖龍泉血刃紅。 -- 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大澤
- 黃中秀外干虛通,乃喜佳名近帝聰。 -- 出自宋·韓維·謝到水仙二本
- 一雙胡蝶夢能通。 -- 出自宋·向子諲·鷓鴣天·只有梅花似玉容
- 光輝上下兩相通。 -- 出自宋·張掄·西江月·雪似瓊花鋪地
- 絕壁初無路可通,何人特地鑄金鐘。 -- 出自宋·方信孺·懸鐘
- 泉源無處不流通,隱顯何關卓錫功。 -- 出自宋·方信孺·卓錫泉
- 潮水縈回御水通,垂楊照影綠茸茸。 -- 出自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 吳越相望一葦通,仙凡不隔半帆風。 -- 出自宋·蘇泂·小憩西興
- 樹宿山禽靜,池通野水遙。 -- 出自唐·姚合·寄題蔡州蔣亭兼簡田使君
- 衣拂云霞濕,詩通水石靈。 -- 出自唐·姚合·送楊尚書祭西岳
- 道直淹曹掾,命通侍玉除。 -- 出自唐·姚合·贈任士曹
- 賴見前賢說,窮通不自由。 -- 出自唐·項斯·中秋夜懷
- 閑里尋閑,自是通玄明奧。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贈濰州苗先生
- 九轉功成,蓬島通云路。 -- 出自元·馬鈺·蘇幕遮·遇風仙
- 講論長生久視,通玄妙、固蒂深根。 -- 出自元·馬鈺·滿庭芳 離苦海,贈張二官
- 要全靈物,踵間通息。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贈譚公
- 自在逍遙,云水通行步。 -- 出自元·馬鈺·蘇幕遮 和師韻
- 外行救治,內忘通隔。 -- 出自元·馬鈺·蓬萊客 贈于疃化網楊法師
- 處處圓明無不通。 -- 出自元·譚處端·減字木蘭花·逍遙自在
- 修行門戶,敘次通知,先須屏子休妻。 -- 出自元·譚處端·神光燦 贈穆先生
- 瓊珠達地,寶月通天。 -- 出自元·丘處機·*心香
- 殷勤心事若為通。 -- 出自元·白樸·浪淘沙 題闕
- 肯不肯疾些兒通報,休直到教擔閣得天明了。 -- 出自元·白樸·【雙調】得勝樂
- 罷高談、逸論默通玄。 -- 出自元·尹志平·賀圣朝·夜深人靜
- 自期徇國與天通,豈謂忠言反難入。 -- 出自明·宋濂·題宗忠簡公誥(王黼時為少宰,署名誥上)
-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 出自清·乾隆·紫光閣閱武舉射
- 玉泉舟下玉河通,日麗風和波不雄。 -- 出自清·乾隆·由玉河泛舟至萬壽山清漪園
- 澗筿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蒙。 -- 出自明·李東陽·與趙夢麟諸人游甘露寺
- 代北有角端,能通諸國語。 -- 出自宋·白珽·續(xù)演雅十詩
- 應將缽渡斗神通,擲去乘將赴帝宮。 -- 出自宋·畢田·擲缽峰
- 咫尺含章路不通,桃符渾不記臨終。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下·司馬攸
- 眉疏目朗姿圓通,詩書萬卷羅心胸。 -- 出自宋·鄧林·陶通明
- 倒腹傾腸一線通,月明不借蘆花白。 -- 出自宋·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 橫拋擲破沙盆,通玄峰頂清風起。 -- 出自宋·釋普度·穹窿森長老請贊
- 獨坐大雄峰,宗通說亦通。 -- 出自宋·釋師觀·百丈和尚贊
- 大教緣心識,周通一念存。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貪染猶來理不通,虛勞歲月面西東。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慕道焚修萬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至道光懷古,周通隱圣機。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日照光文彩,周通無不關。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深信含玄理,幽通是可依。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拘束從何益,周通靜杳冥。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歸歟歸歟彼大通,復哉復哉此虛設。 -- 出自宋·曾豐·題游德昭壽藏名日復庵
- 不容陰陽作窮通,可與天地為始終。 -- 出自宋·曾豐·吾郡之望羅彥方過聽以予有詩癖古風特枉杰作
- 花黯橫塘有路通,斷腸笛送畫橋風。 -- 出自明·吳兆·無題
- 幾曲云林望不通,惟將流水世人同。 -- 出自明·吳兆·云浪庵看桃花歌呈恩公
- 曾聞瀚海使難通,幽閨少婦罷裁縫。 -- 出自隋··雜曲歌辭·回紇
- 月出嵎夷邇,江通渤澥長。 -- 出自明·高啟·送史丞之海門史淮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