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有畫橋幾處,通人南北,綠堤十里,分水西東。 -- 出自宋·陳著·沁園春·出禁城西
- 室如晦處有通光,內外相須是直方。 -- 出自宋·陳著·高潔堂來見因次前韻三首
- 竹窗悟得窮通理,雖致貍奴許自新。 -- 出自宋·陳著·竹窗兄因貓捕雞日囚夜縱有詩自憐因次韻
- 獨為兒曹喜,通家契有緣。 -- 出自宋·陳著·寄婺州石君瑞料院
- 異香金篤耨、通幽遠。 -- 出自元·姬翼·感皇恩·物外迥無塵
- 護持功滿自通神。 -- 出自元·姬翼·臨江仙·舉世紛紛爭富貴
- 本來一點上通天,向姑射 -- 出自元·姬翼·鵲橋仙·曲鉤魚鬧
- 迷云消散,密通方外虛實。 -- 出自元·姬翼·酹江月
- 虛豁襟懷,籠通腋下,舒縮恣容雙肘。 -- 出自元·姬翼·望梅花 布袍
- 玉峰高會,莫通消息。 -- 出自元·姬翼·傳言玉女·覿面相逢
- (七星管歌《通典》)新婦磯邊月明,女兒浦口潮平。 -- 出自唐·顧況·句
- 玉繩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 出自唐·顧況·曲龍山歌
- 沈憂誠萬緒,通宵付耿耿。 -- 出自宋·宋祁·念衰
- 多情是殘月,通曉共遙帷。 -- 出自宋·宋祁·秋夕不寐
- 佩犢攻攘敓,通書為姓名。 -- 出自宋·張耒·歲暮書事十二首
- 障風謹自保,通夕雪迷空。 -- 出自宋·張耒·春日雜書八首
-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 -- 出自宋·張耒·春雪二首
- 壞宅無妖火,通途有寶車。 -- 出自宋·張耒·何處春深好二首
- 解累亡憂,心通志開。 -- 出自宋·張耒·友山
- 溪聲夜漲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 出自宋·張耒·屋東
- 淹留應有命,通塞詎能量。 -- 出自宋·張耒·夜初涼
- 巫山蒼翠峽通津,下有仙宮楚女真。 -- 出自唐·曹松·巫峽
- 西巖一徑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覺遙。 -- 出自唐·許渾·題靈山寺行堅師院
- 異俗知文教,通儒有令名。 -- 出自唐·皇甫冉·送歸中丞使新羅
- 累日無余事,通宵得至言。 -- 出自唐·李頻·冬夜酬范秘書(一作九衢春日酬范秘書)
- 首命深燕隗,通經淺漢韋。 -- 出自唐·張說·赴集賢院學士上賜宴應制得輝字
- 命駕邀漁火,通家引鳳雛。 -- 出自唐·張說·與趙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樓
- 能將道系窮通里,安用身居進退間。 -- 出自宋·王令·寄滿子權二首
- 周遮覆蓋不通透,錮結已厚難披燖。 -- 出自宋·王令·冬陰寄滿子權
- 唯君卜近適,通我許來就。 -- 出自宋·王令·姚堅老見約偶成
- 西巨澤江海通,獰風撼地波撐空。 -- 出自宋·王令·吳江長橋
- 駕言指歸期,通邑皆拳拳。 -- 出自宋·翁卷·送戴漢老
- 行藏義在需,通塞時靡常。 -- 出自宋·翁卷·送葉任道
- 魚犀月掌夜通頭,自著盤鶯錦臂鞲。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金吾勘契自通官,樓上初聞唱刻閑。 -- 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 河東控塞詔通儒,二十馀州系慘舒。 -- 出自宋·魏野·喬職方將赴闕詔領河東轉輸再成長句送之
- 金童雙引到通明。 -- 出自宋·張孝祥·鷓鴣天·子夜封章扣紫清
- 只將心與天通處,合住人間五百年。 -- 出自宋·張孝祥·鷓鴣天·晝得游嬉夜得眠
- 聽雖遠,誠必通。 -- 出自唐·武則天·唐享昊天樂·第二
- 雕楹彩檻壓通波,魚鱗碧幕銜曲玉。 -- 出自唐·鮑溶·宿水亭
- 筑壇精禱意通神,零雨先期澤此民。 -- 出自唐·朱長文·喜雪上太守
- 一昨袁絲飲,通宵謝屐痕。 -- 出自宋·蘇泂·簡朱子大學士二首
- 梅花骨相本通仙,何況苔枝綴玉鸞。 -- 出自宋·蘇泂·和黃觀復梅句
- 去苦就甘,自通至理。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 要陽陽、徹地通天。 -- 出自元·馬鈺·*心香
- 扶風全道名通一,道號無憂。 -- 出自元·馬鈺·采桑子 出家人道(原調誤作卜算子茲據律改
- 心清凈、通妙通玄,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贈靈一子
- 覺正中周,天通明八卦。 -- 出自元·馬鈺·超彼岸 繼重陽韻 重陽教化集卷之三
- 早悟三覺,一通明義。 -- 出自元·馬鈺·清心鏡 寄譚劉丘三師兄鹿衣
- 處無為無作,通玄達妙,瓊漿得飲,馨香味兼甘滑。 -- 出自元·馬鈺·五靈妙仙 贈趙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