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6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六個字的詩句
- 屋邊五畝,橋通雙沼,平煙蘸翠。 -- 出自宋·吳文英·水龍吟·好山都在西湖
- 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 -- 出自唐·盧照鄰·懷仙引
- 締歡三十載,通家數百年。 -- 出自唐·盧照鄰·哭明堂裴主簿
- 使君談藝筆通神,斗大高陽酒國春。 -- 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310
- 東西飛觀跨通津。 -- 出自宋·賀鑄·頻載酒/浣溪沙
- 著壁云衣重,通簾竹翠深。 -- 出自宋·林逋·僧院夏日和酬朱仲方
- 隔帷幌而纔通。 -- 出自南北·沈約·八詠詩 登臺望秋月
- 賜覲親中扆,通班接上臺。 -- 出自宋·曾鞏·送鄭州邵資政
- 瀧鳴湞水遙通海,路入南山不隔城。 -- 出自宋·曾鞏·送英州蘇秘丞
- 非甘非苦味通神。 -- 出自宋·朱敦儒·鷓鴣天·天上人間酒最尊
- 累日增煩暑,通宵結薄陰。 -- 出自宋·司馬光·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獻在尹宣徽
- 閽人未肯即通刺,指彈手版景欲斜。 -- 出自宋·司馬光·春日書寄東郡諸同舍
- 誰察忠臣意,通宵抱膝憂。 -- 出自宋·司馬光·斛律丞相
- 如何仕不偶,通籍鬢生絲。 -- 出自宋·司馬光·酬宋朝次道初登朝呈同舍
- 五丁破道秦通蜀,卻被行人腳下看。 -- 出自宋·張先·漫天嶺
- 金沙原與蜀通津,路出黔陽千里塵。 -- 出自明·湯顯祖·聞滇貴道阻問瑞芝中丞二首
- 明星祠前夜通火,此外祠官閉壇坐。 -- 出自明·湯顯祖·送安卿
- 嚴城乍報三通鼓,何繇得遮夢重還。 -- 出自清·朱彝尊·風入松·朝云不改舊時顏
- 金魚院外即通津,轉粟千艘壓水濱。 -- 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三
- 猗猗小艷夾通衢,晴日熏風笑越姝。 -- 出自唐·陳陶·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
- 觸石云生谷,通泉溜決渠。 -- 出自唐·王翰·題山居幽趣圖
- 諭蜀專操檄,通甌獨請纓。 -- 出自唐·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 將歸與說文通后,寫得松江岸上秋。 -- 出自唐·陸龜蒙·松石曉景圖
- 旅拙感成慰,通賢顧不忘。 -- 出自唐·王灣·晚春詣蘇州敬贈武員外
- 帶石買松貴,通溪漲水寬。 -- 出自唐·錢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
- 述圣魯宣父,通經漢仲舒。 -- 出自唐·錢起·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 夢鳥富清藻,通經仍妙年。 -- 出自唐·錢起·和劉七讀書
- 桔槔轉水兼通藥,方丈留僧共聽琴。 -- 出自唐·李端·題元注林園
- 復道遠,暗相通。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宣德樓前雪未融
- 是他畫手亦通神。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三級掀騰波浪
- 霞明藻衛列通莊。 -- 出自宋·無名氏·導引·太霄垂佑
- 一點靈光漸通透。 -- 出自宋·無名氏·梧桐樹·二更里
- 逆順陰陽,窮通今古,應變無有如禪。 -- 出自宋·無名氏·春從天上來·日月高奔
- 一夕就郎宿,通夜語不息。 -- 出自宋·無名氏·讀曲歌
- 乞兒還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 -- 出自宋·無名氏·放榜詩(太和八年放榜,進士多貧士)
- 莫思身外窮通事,且醉花前一百壺。 -- 出自宋·無名氏·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
- 沉香細干天通中,束毫為呼諸葛翁。 -- 出自宋·梅堯臣·湯珙秘校遺沉水管筆一枝
- 家門記得咸通事,莫忘論兵夜召時。 -- 出自宋·王禹偁·賀畢翰林
- 甲科中南國,通籍趨東朝。 -- 出自宋·王禹偁·酬楊遂
- 當初若聽蒯通語,高祖功名未可知。 -- 出自宋·邵雍·題淮陰侯廟十首
- 有客來相訪,通名曰伏羲。 -- 出自宋·邵雍·箋年老逢春八首·美酒飲教微醉后
- 玉山東去不通州,萬壑千巖隘上游。 -- 出自宋·晁補之·貴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 而我獨迂疏,通人所譏罵。 -- 出自宋·晁補之·即事一首次韻祝朝奉十一丈
- 自從金馬還通籍,直恐瓊花便不春。 -- 出自宋·晁補之·和王定國見寄
- 雪消冰動看通津,草長江南岸岸春。 -- 出自宋·晁補之·外舅杜寺丞永城守水作詩寄呈
- 竟日云垂地,通宵雨濺茵。 -- 出自宋·朱翌·南華五十韻
- 陰陽數足自通神。 -- 出自宋·張伯端·西江月·七返朱砂反本
- 閉戶風將雨,通宵浪打頭。 -- 出自宋·陳師道·寒夜
- 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無違具一舟。 -- 出自宋·陳師道·寄送定州蘇尚書
- 林間細路暗通門,火合深藏雪里春。 -- 出自宋·陳師道·贈太素庵軻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