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 --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
- 於總持門通一路,以光明藏續千燈。 -- 出自宋·王安石·和平甫招道光法師
-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靄落潺湲。 -- 出自宋·王安石·送道光法師住持靈巖
- 結綬相隨通籍久,推車此去辟書新。 -- 出自宋·王安石·送復之屯田赴成都
- 已上印書通北闕,稍留冠蓋餞東門。 -- 出自宋·王安石·送致政朱郎中東歸
- 長魚俎上通三印,新茗齋中試一旗。 -- 出自宋·王安石·送福建張比部
- 如何更欲通南埭,割我鍾山一半青。 -- 出自宋·王安石·戲贈段約之
- 唯見里門通德榜,殘陽寂寞出樵車。 -- 出自唐·劉禹錫·傷愚溪三首
- 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繞宅墻。 -- 出自唐·劉禹錫·酬令狐相公寄賀遷拜之什
- 舊隱來尋通德里,新篇寫出畔牢愁。 -- 出自唐·劉禹錫·和蘇郎中尋豐安里舊居寄主客張郎中
- 疏種碧松通月朗,多栽紅藥待春還。 -- 出自唐·劉禹錫·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
- 萬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寬。 -- 出自唐·岑參·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覲省
- 聲音不相通,各以類自隨。 -- 出自宋·歐陽修·和梅龍圖公儀謝鷴
- 流馬木牛通蜀漕,葛巾羽扇破渠戎。 -- 出自宋·秦觀·俞公達待制挽詞二首
- 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矚難揮斤。 -- 出自宋·秦觀·別賈耘老
- 玉斝金醪通繾綣,鳳笙龍管入青冥。 -- 出自宋·秦觀·致政通議口號
- 金華有路通元氣,水繞高寒不斷流。 -- 出自宋·秦觀·題金華山寺壁
- 珍寶麗以通。 -- 出自魏晉·曹植·盤石篇
- 蘇小橫塘通桂楫,未應清淺隔牽牛。 -- 出自唐·溫庭筠·七夕
-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 出自唐·溫庭筠·西陵道士茶歌
-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 出自唐·溫庭筠·題望苑驛
- 千頃水流通故墅,至今留得謝公名。 -- 出自唐·溫庭筠·經故秘書崔監揚州南塘舊居
- 馬過平橋通畫堂,虎幡龍戟風飄揚。 -- 出自唐·溫庭筠·走馬樓三更曲
- 夜深銀漢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 出自唐·溫庭筠·太液池歌
- 宣猷祝學通文史,問膳多歡奉帝廷。 -- 出自宋·晏殊·端午詞·東宮閣
-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 出自唐·韓愈·調張籍
- 皇帝神圣,通達今古。 -- 出自唐·韓愈·元和圣德詩
- 音問難屢通,何由覿清盼。 -- 出自唐·韓愈·崔十七少府攝伊陽,以詩及書見投,因酬三十
-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 -- 出自宋·楊萬里·留蕭伯和仲和小飲二首
- 長江萬里通吳蜀,逢著雙魚各寄聲。 -- 出自宋·楊萬里·送劉德修殿院直閣將漕潼川二首
- 逡巡出神通,變化足驚怖。 -- 出自宋·楊萬里·初曉明朗,忽然霧起,已而日出,光景奇怪
- 若與五湖通譜系,澹臺湖弟太湖兒。 -- 出自宋·楊萬里·過上湖
- 憶得雙文通內里,玉櫳深處暗聞香。 -- 出自唐·元稹·雜憶五首
- 二星徼外通蠻服,五夜燈前草御文。 -- 出自唐·元稹·使東川·駱口驛二首
- 黃泉便是通州郡,漸入深泥漸到州。 -- 出自唐·元稹·酬樂天雨后見憶
- 十里花香通彩殿,萬枝燈焰照春波。 -- 出自明·唐寅·詠春江花月夜
- 司空幕府通農開,平善街頭日夜來。 -- 出自明·唐寅·題畫(十八首)
- 荒隅時未通,副相下臨戎。 -- 出自唐·李嶠·餞薛大夫護邊
- 晴曉國門通,都門藹將發。 -- 出自唐·李嶠·清明日龍門游泛
- 眾里嫣然通一顧,人間顏色如塵土。 -- 出自近代·王國維·蝶戀花·窈窕燕姬年十五
- 賴得溪流通尺素,蒲根仍有一雙魚。 -- 出自宋·范成大·次景琳錄事贈別韻
- 玉筍換班通籍後,黃梅催雨送帆時。 -- 出自宋·范成大·送李仲鎮宰溧陽
- 藩籬曲相通,窈窕花竹靜。 -- 出自宋·周邦彥·無題
- 蓮深微路通,峰曲幽氣多。 -- 出自唐·王建·泛水曲
- 書賣八分通字學,丹燒九轉定人年。 -- 出自唐·王建·贈太清盧道士
- 荒林四面通,門在野田中。 -- 出自唐·王建·林居
- 舊住紅樓通內院,新承墨詔賜齋錢。 -- 出自唐·張籍·贈道士宜師
- 每夜焚香通月觀,可憐光影最團圓。 -- 出自唐·張籍·題方睦上人月臺觀
- 古耳有未通,新詞有潛韶。 -- 出自唐·孟郊·晚雪吟
- 江與湖相通,二水洗高空。 -- 出自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