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韋齋井畔通宵月,流出文公闕里心。 -- 出自宋·許月卿·寄顧次岳五首
- 申傳帝命通叮嚀,親授秘訣餐長生。 -- 出自宋·許月卿·除月二十三日夜夢
- 由來孝道通神明,吳氏家世應昌榮。 -- 出自宋·方鳳·題春壽堂
- 玄關一竅通無極,白發余生笑有涯。 -- 出自宋·林景熙·題長春子自畫
- 堂在經聲通老石,樓開塔影落秋衣。 -- 出自宋·林景熙·虎丘寺
- 卻笑叔孫通,俯仰咸陽城。 -- 出自明·張羽·丘大卿天柱峰圖
- 東海何期通寤寐,北歐今始有文章。 -- 出自·陳寅恪·追憶游挪威詩 易卜生墓
- 物固產不通,性與土相乖。 -- 出自明·沈周·白茅顧氏種荔核成樹有感(弘治壬戌)
- 無心弄神通,變化駭流俗。 -- 出自清·曾燠·羅漢松
- 相逢無限通家意,請向諸郎報起居。 -- 出自明·程敏政·古城驛遇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薛公詩以送之
- 移得好花通柰苑,引來飛瀑似銀河。 -- 出自明·袁中道·海淀李戚畹園四首
- 圣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偈
-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 出自宋·蔡卞·楞嚴經偈
- 夬公說法通新舊,汪叟劇譚騁古今。 -- 出自·陳獨秀·存歿六絕句
- 畫橋百步通南北。 -- 出自宋·張熙妻·菩薩蠻 西湖曲
- 太湖之水通吳淞,綠波冷浸青芙蓉。 -- 出自元·張憲·贈鐫碑王生歌
- 百川赴海通三島,萬籟逢秋共一音。 -- 出自宋·蔡肇·游浮玉三首
- 已快修渠通草徑,稍清瘴土凈柴門。 -- 出自宋·晁公溯·觀雨
-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 出自宋·陳賓·醒心亭
- 告爾往來通達者,不須贅贅鬼神前。 -- 出自宋·陳淳·題蓋竹廟六絕
- 盡卷疏簾通水氣,靜聽密罟得魚聲。 -- 出自宋·陳宓·和東海韻
- 云端象鼻通,一甕自沖融。 -- 出自宋·陳唐佐·鐵甕洞
- 朝真我亦通仙籍,況復年來訪赤松。 -- 出自宋·陳天麟·登上嶺游黃山
- 紫府祗因通夕夢,永平從此失朝饑。 -- 出自宋·陳文蔚·和趙國宜轉寄傳巖叟詩韻詩歲歉人艱食聞國宜
- 不勞言語通消息,夏熱春寒各自知。 -- 出自宋·陳襄·和定慧超勝長老寄謝紫衣頌三首
- 池面綠陰通易水,樓頭青靄見狼山。 -- 出自宋·陳襄·登雄州南門偶書呈知府張皇城
- 自疑扁榜通塵聽,百代潺潺無賞音。 -- 出自宋·陳洵直·清音亭
- 時平不愛通侯印,且愿深林作老樵。 -- 出自宋·戴表元·夢覺
- 只今吏道通才少,況爾家庭友誼崇。 -- 出自宋·戴栩·朱邵州挽詞
- 槿籬石徑通門處,茅屋松林賣酒家。 -- 出自宋·鄧深·舟中即事三首
- 險疑云棧通車馬,高比銀河挾女牛。 -- 出自宋·董天吉·惠安橋
- 直使淵明通耿介,亦教靈運費攀援。 -- 出自宋·范潔·鹿苑禪寺
- 此理恐未通。 -- 出自宋·方回·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 昔在馮敬通,晚節極窮困。 -- 出自宋·方回·擬詠貧士七首
- 方寸天開通造化,半生夜坐下工夫。 -- 出自宋·方回·次韻謝嚴養晦酒邊說易
- 北上江陵通襄樊,南接長沙衡岳連。 -- 出自宋·方回·送常德教趙君
- 圓覺與圓通,總是閒名字。 -- 出自宋·郭印·讀圓覺經
- 金陵一水通,當寧思豪英。 -- 出自宋·郭印·送陳守
- 須臾問訊通,顏色頗夷粹。 -- 出自宋·郭印·游楊村仁王院二十韻
- 宇宙一氣通,萬類不相違。 -- 出自宋·郭印·瓶水生數花須臾有蜂來集感而賦詩
- 會須香火通仙籍,一洗人間未了緣。 -- 出自宋·何君式·游天柱宮因留宿觀醮
- 半嶺泉鳴通古澗,數峰秋盡隔寒川。 -- 出自宋·何錫汝·玉虹泉
- 經訓雖未通,數過輒成誦。 -- 出自宋·洪鉞·示兒
- 嗚呼神明通八極,豈特秘爾桃源哉。 -- 出自宋·胡宏·桃源行
- 白云之下,通化之鄉。 -- 出自宋·黃公槐·北堂
- 個中自有通仙路,拂袖天香影里行。 -- 出自宋·黃甲·桂林峰
- 常尋靈穴通三島,擬過流沙化百蠻。 -- 出自宋·黃臺·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
- 比歲時聞通國信,新年又說建行臺。 -- 出自宋·黃文雷·近報
- 近市危樓通野寺,隔溪高柳接京華。 -- 出自宋·晃沖之·和新鄉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
- 就日金坡通漢苑,望云玉澗斷蘇臺。 -- 出自宋·晃沖之·和葉甥少蘊內翰重開西湖見寄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