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5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五個字的詩句
- 只知筇竹通中國,何似長似種上林。 -- 出自宋·李石·長松奉寄鄭察院
- 商霖儻可通帝夢,正直炯炯唯龍知。 -- 出自宋·李石·夏旱
- 微聞笑語通。 -- 出自宋·王之望·菩薩蠻·華燈的皪明金碧
- 上頭有路通紫霄,正恐朝元從此去。 -- 出自宋·李流謙·巫山一何高七絕
- 憫農一念通精祲,定遣驚雷飛。 -- 出自宋·李流謙·譙令以眎堰絕色見示次其韻
- 歸來夢想通明觀,一片湖光眼中見。 -- 出自宋·李流謙·和錢大虛清映亭韻
- 逶迤竟潛通,姑慈霽霜嚴。 -- 出自宋·李流謙·挽沈夫人
- 橫拓小溪通畫楫,剩栽疎竹間梅花。 -- 出自宋·李流謙·又次大人韻
- 清潔無瑕通隱顯,滿堂豈肯貪金玉。 -- 出自宋·曹冠·滿江紅·味道韜光
- 壯觀亭高,通幽徑遠,吸江臨水。 -- 出自宋·管鑒·水龍吟·小舟橫截西江
- 和羹信已通。 -- 出自宋·管鑒·阮郎歸·淺寒天氣雨催冬
- 姮娥意自通。 -- 出自宋·姜特立·菩薩蠻·鏡天良月皆佳節
- 窈窕九折通,仿佛三山隔。 -- 出自宋·姜特立·賦括蒼郡齋
- 犀紋隱隱通肌骨,羽葆層層間彩金。 -- 出自宋·姜特立·次韻木犀
- 聞說傅巖通帝夢,遄歸黃閣臥貂蟬。 -- 出自宋·李洪·陪史志道侍郎遍覽南園北第之勝即席賦詩
- 歸來游戲通幽處,笑看危途九太行。 -- 出自宋·樓鑰·趙資政園梅篆
- 公心與天通,言合孟軻氏。 -- 出自宋·樓鑰·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
- 此心與天通,此意上所知。 -- 出自宋·樓鑰·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
- 處處綠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 -- 出自宋·張良臣·送人游姑蘇
- 往時祖烈通帝震,凜凜奚啻霜松清。 -- 出自宋·廖行之·和湯無邪
- 已見規橅通造化,會看勛業正鈞衡。 -- 出自宋·廖行之·上湖北趙司倉三首
- 人皆有路通霄漢,我獨無橋渡澗溪。 -- 出自宋·虞儔·下山雨驟
- 只今政教通南粵,亦有大寒桑樹紅。 -- 出自宋·趙蕃·次韻楊廷秀太和萬安道中所寄七首
- 馬言雖不通,吾意其自赧。 -- 出自宋·趙蕃·晚行
- 誰云此院通衢著,渠自長閒人自忙。 -- 出自宋·趙蕃·題石潭觀音院用王樞密庶愚丘正宗韻二首
- 素書僅一通。 -- 出自宋·趙蕃·寄雷丈朝宗
- 小人繆忝通家子,不獲親陪上壽列。 -- 出自宋·趙蕃·寄子暢文顯兼問僉判丈起居
- 篙師徑欲通宵發,我輩深嗟會面難。 -- 出自宋·趙蕃·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詩輒借
- 須知道,未通春信,是誰飽試風霜。 -- 出自宋·陳亮·漢宮春·雪滿江頭
- 密渠細石通泉竇,斜插疏籬護藥苗。 -- 出自宋·汪莘·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
- 古來帝力通南北,山過焉支嶺度蔥。 -- 出自宋·曹彥約·韓耕道交八絕句韻見寄因和答之
- 便覺陽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 出自宋·曹彥約·豫章賀丁漕建臺宴口號
- 井有波兮通滄溟,玉抱德兮誰能銘。 -- 出自宋·高似孫·朝丹霞
- 草草亦難通,借泉洗青鞋。 -- 出自宋·高似孫·天臺道中
- 來年此夜,通明仍許歸侍。 -- 出自宋·徐鹿卿·酹江月/念奴嬌
- 果然額上通三印,盡去侯門代鯉書。 -- 出自宋·鄭清之·南坡口號十八首
- 正愁黯文通。 -- 出自宋·高觀國·八歸·楚峰翠冷
- 都不論、窮通得失,鎮長和樂。 -- 出自宋·魏了翁·賀新郎·久向閑邊著
- 是理與政通,更當省厥徭。 -- 出自宋·魏了翁·送劉寺丞赴浙西提舉分韻得霄字鹽官縣以海漂
- 蕓蕓萬感通,存處元寂然。 -- 出自宋·魏了翁·次德先韻
- 已喜龍荒通漢使,更須帝夢起商霖。 -- 出自宋·魏了翁·楊尚書生日
- 孝心盡處通天地,善行多時福子孫。 -- 出自宋·真德秀·長沙勸耕
-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 出自宋·真德秀·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宸殿宴致語口號
- 吳人皋伯通,舎之慰窮棲。 -- 出自宋·周文璞·皋橋
- 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 -- 出自宋·韓疁·高陽臺 除夜
- 少待清渠通綠溜,醉歌綠幰鑒明蠲。 -- 出自宋·程公許·小圃茅亭初成即事十絕句
- 更將花譜通香譜,輸與博山烘炭煤。 -- 出自宋·程公許·和虞使君擷素馨花遺張立蒸沉香四絕句
- 似聞句曲通咫尺,飚游何曾有轍跡。 -- 出自宋·程公許·步虛蕊珠七言
- 孝敬自能通造物,否臧勿用較煩言。 -- 出自宋·程公許·送道傳達室侄補中國學二首
- 一炷爐煙通胖蚃,愿開晴景遍人間。 -- 出自宋·程公許·題射洪顯惠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