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4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四個字的詩句
- 月魄光通四海,龍陽氣滿三田。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龍陽觀冬至作
- 來往默通真意。 -- 出自元·尹志平·道無情
- 本性玄通無托。 -- 出自元·尹志平·道無情
- 正教流通千載遇。 -- 出自元·尹志平·鳳棲梧 秋陽觀作
- 更要深通玄奧,須當拂去矜夸。 -- 出自元·尹志平·西江月 贈儒士王子正
- 山海潛通,無比燕中道。 -- 出自元·尹志平·鳳棲梧 先師昔日屢言,燕山天下最勝之地,
- 未達難通天令。 -- 出自元·尹志平·道無情 依韻別沁州長官杜師
- 幾個能通天外志。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一道士出示杜甫游春詩卷
- 萬法如通。 -- 出自元·尹志平·減字木蘭花 縉山川有三觀,皆有陽字,此間
- 吾教流通天地*,無不喜,盡歸依。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和蒼蓋郭秀才韻
- 四海清通,何處不圓成。 -- 出自元·尹志平·江城子 沁州神霄宮賞月
- 天道變通。 -- 出自魏晉·陸云·失題
- 清瀾川通。 -- 出自魏晉·陸云·贈鄭曼季詩四首 高岡
- 窈窕斜通山澗曲,分明直與釣磯平。 -- 出自明·李東陽·橫塘春水
- 宗通說通,抹過西東。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不是神通,亦非力假。 -- 出自宋·釋惟一·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 世上周通添眷戀,人間善惡自舒張。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日月明通三界眼,云梯上有十洲仙。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玄妙永通天地久,未言大海變田桑。 -- 出自宋·宋太宗·緣識
- 無礙智通精進心,研窮理路互交加。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萬里州通寬世俗,清虛境象善求真。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云竅旁通吞日月,煙蘿倒拔掛虹蜺。 -- 出自宋·曾豐·題貴州南山巖
- 吾與大通合為一,有懷何必問乾坤。 -- 出自宋·曾豐·沿衡陽而下觸矚目撫懷
- 布谷聲通俗,提壺語帶文。 -- 出自宋·曾豐·晚春客路
- 竹徑傍通沽酒市,桃花亂點釣魚船。 -- 出自明·陳憲章·次莊定山清江雜興韻
- 精誠默通,或出其藏。 -- 出自隋·佚名·紹興祀皇地祗十五首
- 精意潛通,雖遠而邇。 -- 出自隋·佚名·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精祲潛通,永綏我后。 -- 出自隋·佚名·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
- 有感斯通,孚我陽燧。 -- 出自隋·佚名·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 汩汩泉通圃,蕭蕭柳映門。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臨頓里(十首)
- 一穴海通源,雙崖樹交影。 -- 出自明·高啟·姑蘇雜詠 劍池
- 誰尋伯通宅,只問泰娘家。 -- 出自明·高啟·皋橋(在閶門內,由漢皋伯通所居得名。唐妓
- 綠樹城通苑,青山寺對扉。 -- 出自明·高啟·京師寓廨(三首)
- 十日不通京國信,一燈誰憶上元時。 -- 出自宋·晁說之·上元前再金題南莊壁二首
- 世道圓通更直方,松陰庭院亦聲光。 -- 出自宋·徐元杰·餞永豐易丞赴庾檄
- 重來寖通顯,三黜因封還。 -- 出自宋·劉克莊·雜興
- 已過三通鼓,猶殘二尺檠。 -- 出自宋·劉克莊·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 說與神通君看取,潮頭不到艮山祠。 -- 出自宋·劉克莊·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絕
- 處處神通現,何須海岸邊。 -- 出自宋·劉克莊·石竺山二十詠
- 甥館恩通內,妃塋詔卜鄰。 -- 出自宋·劉克莊·皇女周漢國端孝公主挽詩二首
- 要識神通趣,年年此際晴。 -- 出自宋·劉克莊·神君歌十首
- 與子窮通占得失,詞臣進退擊污隆。 -- 出自宋·劉克莊·問訊竹溪二首
- 世胄蚤通樞相譜,里人知是大魁家。 -- 出自宋·劉克莊·挽鄭永福
- 妙在心通與理融,卓然有見是英雄。 -- 出自宋·劉克莊·對卷
- 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 -- 出自宋·劉克莊·挽方粹景楫二首
- 燈與鄰通眠未易,風從壁入避尤難。 -- 出自宋·劉克莊·煙竹鋪
- 博覽強通千載事,冥搜謬用一生心。 -- 出自宋·劉克莊·總戎徐侯伯東遠訪田舍贈詩二首次韻
- 諸惡能通三世業,瓣香要做再來身。 -- 出自宋·劉克莊·和竹溪三詩·效顰一首
- 剖決時通夕,將迎或望塵。 -- 出自宋·劉克莊·又五言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