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4個(gè)字的詩句
通在第四個(gè)字的詩句
- 象齒舊通周貢賦,蠶叢新叛漢衣裳。 -- 出自明·錢希言·荊門野望
- 落葉委通衢,紛然無人掃。 -- 出自明·全室宗泐·雜詩
- 南國已通千里信,西湖空負(fù)一生詩。 -- 出自明·邵寶·雪中賞紅梅奉次涯翁先生時(shí)邃翁攜酒共飲懷麓
- 郡縣斜通海,雷霆直過瀘。 -- 出自明·史鑒·挽吳都督四十韻
- 禁闥初通籍,儒林早備員。 -- 出自明·孫蕡·西庵記事一百韻
- 二十四通催羯鼓,帳前稱賀大將軍。 -- 出自明·孫繼芳·北征還朝凱歌(三首)
- 自得窮通理,幽居不誤身。 -- 出自明·孫一元·幽居(二首)
- 十二羅通衢,四方萃衣冠。 -- 出自明·童冀·擬古(五首)
- 西玄空通隔世路,金仙已跨摩云翎。 -- 出自明·王履·上方峰
- 語罷忽通南郭子,不知賓主更何從。 -- 出自明·王履·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實(shí)萬年松分遺友人翌日皆見
- 沱水遙通島,揚(yáng)帆藉穩(wěn)流。 -- 出自明·王廷相·早發(fā)新壩
- 曲島下通鮫女室,晴波深映梵王家。 -- 出自明·王直·西湖
- 曹溪水,通一滴,容納百川流不息。 -- 出自明·香嚴(yán)和尚·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 隔屋尚通分溜筧,傍溪空覓看花舟。 -- 出自明·徐賁·園隱圖送方以常
- 自昔圖通變,而今謹(jǐn)折旋。 -- 出自明·徐威·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
- 圣人貴通變,愚者或未睹。 -- 出自明·薛蕙·志感(二首)
- 入郭門通水,君家水映門。 -- 出自明·雪浪法師·過吳仲穆
- 窗際才通白日光,階頭直使生青草。 -- 出自明·雪山法師·秋日一雨潤(rùn)兄還洞庭賦笠澤歌送之
- 巖巖圓通殿,飛構(gòu)爛金碧。 -- 出自明·楊循吉·送楚巖往支硎山
- 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并朔云平。 -- 出自明·尹耕·紫荊關(guān)
- 璧水細(xì)通玄武曲,講堂朝對(duì)孝陵青。 -- 出自明·俞文獻(xiàn)·送少司成朱文石之金陵
- 海日初通內(nèi)苑花,分林香氣撲紅霞。 -- 出自明·俞允文·宮詞四首
- 將無隨通明,鄮仙禮文佛。 -- 出自明·虞淳熙·屠長(zhǎng)卿過訪有所投贈(zèng)次韻答之
- 遇我簡(jiǎn)通室,因敘情初熟。 -- 出自明·虞淳熙·哭許阿大靈長(zhǎng)
- 通藏,俄傾吳市廛。 -- 出自明·虞淳熙·萬歷乙未正月十五日蓮池大師受緇白之請(qǐng)?jiān)勀?/a>
- 鯨海遙通一水長(zhǎng),滄波深處石為梁。 -- 出自明·曾棨·海子橋
- 種術(shù)圃通黃葉路,采芝人老白云扃。 -- 出自明·張宇初·訪朋山如愚尊師榆原真館
- 舟楫遠(yuǎn)通淮北水,樓臺(tái)近見江南山。 -- 出自明·張?jiān)獎(jiǎng)P·揚(yáng)州春眺即事
- 漢水元通蜀,臺(tái)山亦近閩。 -- 出自明·鄭居貞·次韻方希直
- 生世何通屯,貴得展懷抱。 -- 出自明·鄭胤驥·己酉赴試白下病歸得雜詠五首
- 作圃先通水,栽松欲借山。 -- 出自明·止庵法師·同庵新居
- 六院不通人語寂,一雙褵鵒巧言多。 -- 出自明·朱讓栩·擬古宮詞一百首
- 槎路不通星是客,桑田頻改日愁予。 -- 出自明·邾經(jīng)·營(yíng)海軒詩
- 小港慳通棹,行知經(jīng)幾灘。 -- 出自明·竹浪旭·游趙氏洲居
- 妙梵遠(yuǎn)通潮隱隱,清陰分與柏蒼蒼。 -- 出自明·祝允明·贈(zèng)承公
-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 出自唐·王維·酬張少府
-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十二曲——分骨肉
- 溪淺復(fù)通橋,過者猶恨懶。 -- 出自宋·蘇轍·和文與可洋州園亭三十詠其十九過溪亭
- 風(fēng)雨愁通夕。 -- 出自宋·南宋無名·眉峰碧·蹙破眉峰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