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4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他年共赴長安石,正恐諸儒欲誚通。 -- 出自宋·陸文圭·和陳無逸見贈草堂詩韻
- 緬仰高山難企及,大開茅塞逕能通。 -- 出自宋·呂天澤·題武夷
- 大書特書景迂號,庶幾遺躅常清通。 -- 出自宋·呂祖儉·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
- 登門疇昔奉從容,婺越之間一水通。 -- 出自宋·呂祖謙·蘇仁仲計議挽章二首
- 鐘山有嶺號屏風,碧石青林一徑通。 -- 出自宋·馬之純·八功德水
- 直瀆如何計得工,長江雖遠欲相通。 -- 出自宋·馬之純·直瀆
- 埋金依舊祥光現,鑿浦仍前地脈通。 -- 出自宋·馬之純·鐘山
- 紆轡幾許塵埃中,柴桑不與車馬通。 -- 出自宋·潘從大·疏齋以舊作題淵明歸來圖詩見贈依韻奉和
- 群峰飛翠匏樽中,仙源還□漁舟通。 -- 出自宋·潘從大·疏齋用前韻記響山之游依韻奉答
- 誰教窄路恰相篷,脈脈靈犀一點通。 -- 出自宋·潘用中·郊游遇黃府女孫
- 予問此穴奚出龍,羽衣謂穴龍潭通。 -- 出自宋·錢聞詩·龍穴
- 舉勤未嘗為物礙,精神若可與天通。 -- 出自宋·丘葵·養氣
- 分曹正在壁門東,兼假猶慚兩院通。 -- 出自宋·任希夷·攝鼓院
- 未問眼根齊等級,要先心地證圓通。 -- 出自宋·桑世昌·夜對巾山塔燈呈史君李孟達寺簿
- 青山萬疊倚晴空,中有招提一徑通。 -- 出自宋·邵棠·道經柘溪靜林寺
- 到得醒來詩又去,曲君那有許神通。 -- 出自宋·史安叔·曲君
- 平生琢句肯浪與,持此餞別今文通。 -- 出自宋·史彌寧·送武岡法曹江叔文
- 波瀾散入諸子中,華藏海與川源通。 -- 出自宋·釋寶曇·瑞巖行者寫華嚴經求僧
- 龍床一繞定網宗,四海從茲信息通。 -- 出自宋·釋道沖·偈頌五十一首
- 報言日本真天子,且喜楊岐正脈通。 -- 出自宋·釋道摴·送圓爾上人歸日本
- 快哉不費纖毫力,萬里家鄉咫尺通。 -- 出自宋·釋道謙·頌古七首
- 腳頭腳尾無虛弁,山北山南有路通。 -- 出自宋·釋道生·送聞兄持缽
- 東西南北捉虛空,海角天涯信不通。 -- 出自宋·釋道顏·頌古二十首
- 即心即佛無蹊徑,非佛非心有變通。 -- 出自宋·釋德光·進即心即佛非心非佛頌
- 一句截流心路絕,千差萬別豁然通。 -- 出自宋·釋德光·答御制頌
- 時人盡道春歸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 出自宋·釋德葵·留春亭
- 時人見此花如夢,坐斷須彌信不通。 -- 出自宋·釋法薰·頌古十首
- 引臂上方香積界,須勞金粟展神通。 -- 出自宋·釋法薰·上張及庵乞米
- 塞斷衲僧三寸舌,橫身缽里展神通。 -- 出自宋·釋梵琮·羅漢菜
- 紛然相見主人眼,歷歷雙眸處處通。 -- 出自宋·釋慧暉·偈頌四十一首
- 云根架就笑談中,凡圣召集一路通。 -- 出自宋·釋慧開·請行新橋
- 六國平來一瞬中,心王不動八方通。 -- 出自宋·釋慧空·頌古
- 要使人人開睡眼,且煩小小現神通。 -- 出自宋·釋慧空·送茶化士
- 及時陽焰欲燒空,中有清涼一徑通。 -- 出自宋·釋堅璧·偈頌二十一首
- 不知將謂吹噓力,元是東君信息通。 -- 出自宋·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
- 荊榛密密布前峰,塞斷行人路不通。 -- 出自宋·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
- 頭枕溪西尾搭東,東西只尺不相通。 -- 出自宋·釋了惠·斷橋
- 高高孤頂雪蒙蒙,劫外行藏路不通。 -- 出自宋·釋明辯·頌古三十二首
- 得心應手乖毫發,心手俱亡處處通。 -- 出自宋·釋普濟·刀鑷
- 正續山與云黃山斗額,為復是神通游戲。 -- 出自宋·釋普寧·偈頌二十一首
- 剛然隔斷太虛空,縫罅渾無拶不通。 -- 出自宋·釋普寧·鐵壁
- 鐵壁銀山幾萬重,有無這字若為通。 -- 出自宋·釋普巖·頌古十首
- 南泉麻谷與歸宗,道眼元來總不通。 -- 出自宋·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
- 問來答去無偏黨,鐵壁銀山作麼通。 -- 出自宋·釋如本·頌古三十一首
- 忽然掃破太虛空,萬別千差盡豁通。 -- 出自宋·釋如凈·偈頌二十五首
- 林下野人思報德,只憑拄杖為流通。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秋晚臺星照命宮,不亨通事亦亨通。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舉世無人描邈得,只恁這個為流通。 -- 出自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 撥云尋蕨到層峰,荊棘林中有路通。 -- 出自宋·釋紹曇·采蕨
- 聰明點盡若盲聾,沒變通時有變通。 -- 出自宋·釋紹曇·愚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