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在第13個字的詩句
通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薄暮雪寒燒土炕,氈裘拾得馬通歸。 -- 出自明·蒲庵禪師·次韻王敏文待制燕京雜詠(十首)
- 中語以記神交云耳龍門與天通,鳥道當絕壁。 -- 出自明·琦元璞·七月十五夜醉臥三賢閣夢玉山隱君會稽外史與
- 豈有機心將避世,不知醫道已通仙。 -- 出自明·邵寶·雪洲追吊夏叔度亦用涯翁尊師韻
- 幾欲前源訪仙跡,迷茫何處問通津。 -- 出自明·沈貞·桃花渡
- 高士偶來輕漢綬,桃源從此是通津。 -- 出自明·施漸·訪子裕戶郤漆塘新居
- 避地不忘梅福隱,移家還傍伯通居。 -- 出自明·孫七政·寄懷禹錫阿咸僑寓百花洲上
- 又不見蒼頭役卒衣舊鶉,夜半通賄人椓門。 -- 出自明·孫宜·皇夫嘆
- 盡說仙源隔片塵,誰知枕上是通津。 -- 出自明·王弼·次韻陰僉憲夢游桃源
- 不是江心蟠石種,何緣無水也通神。 -- 出自明·王履·至青柯平覓來所置杖已失去
- 六國竟銷蘇子印,萬金空鑄鄧通錢。 -- 出自明·王越·寄王司馬公度
- 京洛故人如問訊,梁鴻猶住伯通橋。 -- 出自明·王稚登·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
- 松偃瓊臺不受塵,虹橋綽楔記通津。 -- 出自明·吳寬·過西苑
- 東望秋云壓柁樓,晚來水宿定通州。 -- 出自明·吳寬·原輝行后晚坐有懷
- 薜荔成衣初變姓,桃花為路不通秦。 -- 出自明·雪山法師·答趙凡夫
- 瓜步北來猶有渡,廣陵南去不通潮。 -- 出自明·鄭琰·半生行
- 父母殷勤受明禮,良媒宛轉來通辭。 -- 出自明·周忱·棄婦辭
- 村居惟愁過客少,時教置驛臨通衢。 -- 出自明·周永年·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 來往風流成二老,文章交好屬通家。 -- 出自明·朱右·次韻答白云悅禪師
- 一飲瓊漿骨不塵,五陵才子筆通神。 -- 出自明·祝允明·戲題秉叔燕月之什(二首)
-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 出自唐·李商隱·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 出自唐·皮日休·汴河懷古二首
- 一暑一寒久自堅,體中風行上通天。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書黃庭內景卷后贈蹇道士拱辰
- 一暑一寒久自堅,體中風行上通天。 -- 出自宋·蘇轍·次韻子瞻書黃庭內景卷後贈蹇道士拱辰
- 法門論極兩相可,言語不復相通傳。 -- 出自宋·蘇轍·和子瞻鳳翔八觀八首其四楊惠之塑維摩像
- 假合都來歸至道,修持遠大更通玄。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遙詠
- 漢節凋零胡地闊,北州何處是通汗。 -- 出自宋·劉子翚·汴京紀事二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