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在第8個字的詩句
退在第八個字的詩句
- 胡為抗章謝,而必退身全。 -- 出自宋·趙蕃·與李潭州椿壽翁五首
- 不如因墜地,瘞得退之文。 -- 出自宋·趙蕃·硯答
- 自古高賢,急流勇退,直須聞早。 -- 出自宋·張鎡·水龍吟·這番真個休休
- 疾頑戒已甚,爭事退如默。 -- 出自宋·崔與之·送洪旸巖赴班
- 爭先好勝災偏速,退步饒人福自來。 -- 出自宋·真德秀·長沙勸耕
- 尚想公儀,灑掃進退。 -- 出自宋·岳珂·趙忠定濠梁帖贊
- 公在熙寧,功成身退如裴中令,壽雋番考,樂以全其歸也。 -- 出自宋·岳珂·曾宣靖類見帖贊
- 煙入小橋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 出自宋·趙以夫·龍山會·重整登高屐
- 吾年逾六望七,休退已稱遲。 -- 出自宋·吳潛·水調歌頭·榆塞脫憂責
- 歸來廊廟,從容進退,祖風猶有。 -- 出自宋·李曾伯·水龍吟·幾年野渡孤舟
- 寄命竹一縷,寸挽退或尺。 -- 出自宋·李曾伯·過新灘作出峽行
- 天子未明思政理,退朝常是過辰牌。 -- 出自宋·王同祖·觀宰相早期
- 比來長掾宰如君,退食時惟儒士親。 -- 出自宋·衛宗武·代餞行
- 神仙有無何渺茫,退之此語誠非狂。 -- 出自宋·姚勉·桃源行
- 順流風忽逆,進尺退或丈。 -- 出自宋·姚勉·麻子湖遇逆風
- 世俗風波甚,誰能退急流。 -- 出自宋·姚勉·送廬陵郭僉判致仕歸
- 不見粘壁蝸,甘以退為樂。 -- 出自宋·仇遠·予久客思歸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
- 花竹午橋匆倩,身退靜、功名大耐偏長。 -- 出自宋·趙宰·聲聲慢·洞賓仙客
- 剝而復,否而泰,進退往來定交會。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白云深處葺茅廬,退隱衡門與俗疏。 -- 出自唐·劉滄·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
- 馭得驪龍第四珠,退依僧寺卜貧居。 -- 出自唐·徐夤·贈黃校書先輩璞閑居
-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鬻拳
- 弭役銷兵恨無策,退朝長是閉門居。 -- 出自宋·李昉·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
- 三尸神,須打徹,進退天機明六甲。 -- 出自唐·鐘離權·贈呂洞賓
- 旌旗交影鳳池邊,退食微聞午漏傳。 -- 出自元·王逢·簡任伯溫檢校(二首)
- 智劍剛鋒,百魔剿退,膽驚心顫。 -- 出自元·王吉昌·永遇樂·智劍剛鋒
- 大道親之遠,玄機退未疏。 -- 出自元·侯善淵·南柯子·大道親之遠
- 野處襟期尤順適,退藏滋味更悠長。 -- 出自元·陳櫟·浣溪沙 壽汪茂盤隱即竹逸戊午四月二十?
- 硬字獨言應子,以退為進稱良,硬中帶軟甚庸常,應硬亦當細想。 -- 出自清·錢長澤·三十字母
- 我年未四十,已懷退隱圖。 -- 出自明·李流芳·南歸詩十八首
- 昔聞緩帶猶堪羨,退食何妨野客衣。 -- 出自宋·宋庠·題高明堂后池雜景二首
- 蓮香開佛座,竹老退劉冠。 -- 出自宋·宋庠·夏日出池上
- 文本記成當國日,退之句就貶官年。 -- 出自宋·項安世·丙寅法輪寺閱前賢碑板有感
- 曉鏘環佩謁仙靈,退著班衣戲寧馨。 -- 出自宋·項安世·大人生朝六首·宜孫
- 直自全高隱,寧當退急流。 -- 出自宋·項安世·贈查仲文
-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 -- 出自宋·潘大臨·江間作
- 仁風惠政已及物,退公余事歸觥籌。 -- 出自宋·張嵲·題均州超然亭
- 白帝揚鑣后,炎官退舍初。 -- 出自宋·章甫·新涼
- 世路嵚崯費折枝,退耕非我更其誰。 -- 出自宋·張镃·次韻茂洪覓蠟梅
- 黃蜂恐我嗔,擬住退逡巡。 -- 出自宋·張镃·近詩殊少閒行綠陰下喜成雜言以自勉繼此當日
- 幽居不與紅塵隔,退食何能一往還。 -- 出自宋·張镃·野芳亭寫望
- 扣門有問不得吐,退自包裹如春蠶。 -- 出自宋·劉宰·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 他年盛出集,不假退之評。 -- 出自宋·劉宰·和前韻呈李果州
- 爭尋桑葉占蠶熟,退立田塍避犢行。 -- 出自宋·趙汝鐩·訪友野外
- 陶母侈于真率約,退思無倦若為情。 -- 出自宋·陳起·舉葦航適安飲
- 訓子斷機霜雪冷,退朝猶績月星戥。 -- 出自宋·許月卿·挽馬樞密母段氏
- 志節始統非易事,退之猶自怵天刑。 -- 出自宋·許月卿·用名世弟韻
- 歐稱九僧今不見,退之擬過紅樓院。 -- 出自宋·艾性夫·答釋子問詩法
- 此行華堂伴清燕,退食從容日相見。 -- 出自宋·晁公溯·張君玉用伯渾韻見示次韻為謝
- 緊官為餌剛搖手,退處如飴肯動心。 -- 出自宋·陳杰·扶憊效死清事久廢奏院郭公應酉以舊翹館客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