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第7個(gè)字的詩句
近在第七個(gè)字的詩句
- 舊交邂逅封疆近,老牧蕭條宴賞稀。 -- 出自唐·李諒·蘇州元日郡齋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
- 壺中世界青天近,洞里煙霞白日閑。 -- 出自唐·王起·贈(zèng)毛仙翁
- 平疇翠浪麥秋近,老農(nóng)之意方揚(yáng)揚(yáng)。 -- 出自宋·王炎·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詩次其韻
- 燕子已歸知社近,桃花半破覺春深。 -- 出自宋·王炎·南齋書懷
- 經(jīng)過無俗駕,附近少人家。 -- 出自宋·王炎·雙溪即事
- 同僚有斯人,可近不可違。 -- 出自宋·王炎·通守趙侯改倅會(huì)稽以詩餞行
- 山似蓬萊差可近,水疑渤澥欲無邊。 -- 出自宋·王炎·浮碧亭
- 夜分風(fēng)籟靜,天近斗杓垂。 -- 出自宋·王炎·郊祀慶成詩
- 江亭閑望處,遠(yuǎn)近見秦源。 -- 出自唐·周弘亮·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fā)
- 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云和一徑斜。 -- 出自唐·牟融·天臺(tái)
- 欲追綿上隱,況近子平村。 -- 出自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將命者畫圖而至,欣然有感
- 寒塘數(shù)樹梅,常近臘前開。 -- 出自唐·李德裕·憶平泉雜詠·憶寒梅
- 味調(diào)方薦實(shí),臘近又先春。 -- 出自唐·韋處厚·盛山十二詩·梅谿
- 從公城上來,秋近絕纖埃。 -- 出自唐·楊汝士·和段相公夏登張儀樓
- 案遲吟坐待,宅近步行歸。 -- 出自唐·周賀·贈(zèng)李主簿
- 往昔分地利,遠(yuǎn)近無閑田。 -- 出自唐·張光朝·荻塘西莊贈(zèng)房元垂
- 艷繁惟共笑,香近試堪夸。 -- 出自唐·顧非熊·斜谷郵亭玩海棠花
- 尋君石門隱,山近漸無青。 -- 出自唐·顧非熊·題馬儒乂石門山居
- 貧居稍與池塘近,旬日軒車不降來。 -- 出自唐·朱景玄·和崔使君臨發(fā)不得觀積雪
- 驅(qū)車雖道還家近,捧日惟愁去國(guó)遙。 -- 出自唐·盧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 雪遙難辨木,村近好維舟。 -- 出自唐·田章·和于中丞夏杪登越王樓望雪山見寄
- 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 -- 出自唐·柳珪·送莫仲節(jié)狀元?dú)w省
- 藥囿地連山色近,樵家路入樹煙微。 -- 出自唐·劉滄·題王校書山齋
- 城連伊水禹門近,煙隔上陽宮樹微。 -- 出自唐·劉滄·題天宮寺閣
- 窗外雨來山色近,海邊秋至雁聲多。 -- 出自唐·劉滄·汶陽客舍
- 千里夢(mèng)歸清洛近,三年官罷杜陵秋。 -- 出自唐·劉滄·罷華原尉上座主尚書
- 紅燭影回仙態(tài)近,翠鬟光動(dòng)看人多。 -- 出自唐·李郢·中元夜
- 似非人間境,又近紅塵路。 -- 出自唐·司馬扎·滄浪峽
- 磧遙鴻未到,江近夜先寒。 -- 出自唐·許棠·秋日歸舊山
- 崦深應(yīng)有寺,峰近恐通橋。 -- 出自唐·唐彥謙·望中條
- 圣主尚嫌蕃界近,將軍莫恨漢庭遙。 -- 出自唐·張蠙·邊情
- 縱意出山無遠(yuǎn)近,還如孤鶴在空虛。 -- 出自唐·張蠙·逢道者
- 久客自憐歸路近,算程不怕酒觴空。 -- 出自唐·翁承贊·漢上登舟憶閩
- 莫欺翼短飛長(zhǎng)近,試就花間撲已難。 -- 出自唐·徐夤·蝴蝶三首
- 吟開鎖闥窺天近,醉臥金鑾待詔閑。 -- 出自唐·徐夤·李翰林
- 高風(fēng)九萬程途近,與報(bào)滄洲欲化鯤。 -- 出自唐·徐夤·將入城靈口道中作
- 一區(qū)東第趨晨近,數(shù)刻西廂接晝榮。 -- 出自唐·胡宿·淮南發(fā)運(yùn)趙邢州被詔歸闕
- 宜哉富豪家,長(zhǎng)近歌鐘地。 -- 出自宋·李昉·對(duì)海紅花懷吏部侍郎
- 恰與宗兄性相近,好來城外卜鄰居。 -- 出自宋·李昉·輒歌盛美寄秘閣侍郎
- 草接寺橋牛笛近,日銜村樹鳥行分。 -- 出自唐·廖匡圖·贈(zèng)泉陵上人
- 云開碧落星河近,月出滄溟世界秋。 -- 出自·李中·宿廬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 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mèng)清。 -- 出自·李中·贈(zèng)重安寂道者
- 情親稍喜貧居近,性懶猶嫌上直多。 -- 出自唐·徐鉉·和尉遲贊善病中見寄
- 紛紛飏寥泬,遠(yuǎn)近隨虛舲。 -- 出自宋·王周·巫廟
- 水搖冰欲泮,春近雁思回。 -- 出自宋·趙湘·莫冬新定郡樓閒望
- 門深重暗葉,墻近度飛花。 -- 出自唐·李叔卿·芳樹
- 馀暉誠(chéng)可托,況近鳳凰池。 -- 出自唐·鄭師貞·日暖萬年枝
- 靈山初照澤,遠(yuǎn)近見離宮。 -- 出自唐·柴宿·初日照華清宮
- 秋深知?dú)庹?span id="eq0qu2ss0gy" class="hong">近覺山寒。 -- 出自唐·靈澈·句
- 古來貴重緣親近,狂客慚為侍從臣。 -- 出自唐·廣宣·駕幸圣容院應(yīng)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