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在第13個字的詩句
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
- 十年南北江湖夢,野樹孤云遞迎送。 -- 出自明·李東陽·題邵容城所藏幽松圖
- 印綬光華將過里,江山蕭灑去迎秋。 -- 出自宋·畢仲衍·送程給事知越州
- 松菊候門而南山聳媚,花鳥欣迎而北嶺喧呼。 -- 出自宋·陳普·歸去來辭
- 束帛蒲輪無報效,至今天子不迎師。 -- 出自宋·陳普·詠史上·申公
- 玉溆覃拖深覆艇,碧潭歷亂密迎榔。 -- 出自明·吳兆·金陵社集詩
- 戶外碧潭春洗馬,樓前紅燭夜迎人。 -- 出自隋··雜曲歌辭·水調歌第三
- 鯨吸仙人飲興濃,尤嫌惡客懶迎逢。 -- 出自宋·劉克莊·四和
- 待與閟宮碑歲月,并為神作送迎詩。 -- 出自宋·劉克莊·秋旱繼以大風即事十首
- 不信二公俱絕筆,別無詩可送迎神。 -- 出自宋·劉克莊·韓祠三首
- 自是追攀認知己,青云不假送迎人。 -- 出自唐·趙嘏·華州座中獻盧給事
- 似喜使君初病起,隔欄相向笑迎人。 -- 出自宋·蔡襄·正月十八日甘棠院
- 菊蕊芬芳初應節,松林照耀欲迎曛。 -- 出自宋·蔡襄·重陽日有美堂南望
- 芬陀利香釋驎虎,幡幢冒雪爭迎取。 -- 出自唐·貫休·送顥雅禪師
- 驚破蘭衾好夢,開朱戶、一笑相迎。 -- 出自宋·蔡伸·滿庭芳·鸚鵡洲邊
- 古木陰連藏小隱,招呼無復笑迎門。 -- 出自宋·李呂·庚戍仲春攜小子訪別晦翁過親友江清卿之門其
- 謫向人間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 出自元·楊維楨·周郎玉笙謠
- 未應片石隔仙凡,溪上桃花自迎送。 -- 出自元·楊維楨·張公洞
- 六月炎風方病暑,五湖煙景已迎秋。 -- 出自宋·王珪·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
- 灞涘長安恒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 出自唐·韋元旦·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 溪水繞屋初鱗鱗,溪邊桃花正迎人。 -- 出自宋·吳則禮·簡友人
- 涪水竹枝秋送客,漢嘉火樹夜迎神。 -- 出自宋·吳泳·壽范漕
- 冠蓋相逢好駐鞍,況知北陸已迎寒。 -- 出自宋·李新·燕走馬少卿口號
- 旋落澗泉高下語,自鳴山鳥送迎人。 -- 出自宋·李彌遜·山門晚歸
- 它時尚容嗣此賞,冠巾亂插無迎隨。 -- 出自宋·曹勛·和李提舉山宮梅
- 每歲秋分老人見,表皇家、襲慶迎祺。 -- 出自宋·史浩·搖捱遍/采蓮令
- 預作去思無限意,攀轅送處似迎時。 -- 出自宋·李流謙·寄送張雅州二首
- 桂樹蘭叢藹宿薰,楚辭一曲送迎神。 -- 出自宋·李流謙·焦山漢末焦光隱於此是日乃其生日士人會者甚
- 打破畫瓶無罣礙,大開飯店喜迎逢。 -- 出自宋·樓鑰·贈寶藏老道源
- 曉雪才過天氣清,喧闐鉦鼓喜迎春。 -- 出自宋·廖行之·立春二首
- 明日東西各奔走,莫隨流俗浪迎逢。 -- 出自宋·廖行之·別蒲圻徐丞于金雞驛次李和卿韻
- 紈绔向來無餓死,黃冠此去罷迎神。 -- 出自宋·虞儔·用韻賦歲暮田家嘆聞之者足以戒也
- 葭管陰陽消長際,朱幡新舊送迎中。 -- 出自宋·虞儔·冬至日泊舟嚴陵灘下
- 可是蓱號工灑道,東郊淮備要迎春。 -- 出自宋·虞儔·和漢老弟久雨
- 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風鐸似迎人。 -- 出自宋·趙蕃·書合龍寺舊題后
- 時序飛騰不貸人,相從還此賦迎春。 -- 出自宋·趙蕃·用老謝丈立春韻贈周文顯蕃與文顯以癸巳歲是
- 臨安大尹索酒嘗,舊有故事須迎將。 -- 出自宋·楊炎正·錢塘迎酒歌
- 十夜茅檐宿凍云,商量送臘又迎春。 -- 出自宋·葉適·元夕立春喜晴於是郡人久不出矣
- 眼中物物盡詩料,應接不暇勞迎將。 -- 出自宋·劉學箕·鄖鄉舟中睡覺書懷
- 趁舞羅衣花訊暖,捻吟髭、玉勒迎東笑。 -- 出自宋·張輯·賀新郎·鵲喜花間曉
- 年來道心包乾剛,鑒凈水止無迎將。 -- 出自宋·陽枋·送文大監赴召
- 瓦盆瓷缶息老身,還將孫子看迎神。 -- 出自宋·周弼·豐年行
- 有洞口、桃花識劉郎,共一笑相迎,朱顏如舊。 -- 出自宋·張韞·洞仙歌·花泥絮浪
- 朅來訪我維摩室,我起于坐欣迎公。 -- 出自宋·馬廷鸞·次韻湯叔遜謝筆墨長句
- 記今帖頻催,袞衣將至,繡幰先迎。 -- 出自宋·郭居安·木蘭花慢·聽都人共語
- 野犬自來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 出自宋·仇遠·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
- 晝繡歸來沾御渥,聽邦人、簫鼓迎初度。 -- 出自宋·梁明夫·賀新郎·萬里朝天去
- 船頭鷗鳥日來往,溪上風月相迎將。 -- 出自宋·王孝嚴·舫齋
- 嚼瓜啜茗身清涼,汗消絺绤如迎霜。 -- 出自唐·蕭祜·游石堂觀
- 不信翳方可活人,但隨巫語去迎神。 -- 出自宋·王炎·居民多疫為散藥
- 滿眼黃花初泛酒,隔煙紅樹欲迎霜。 -- 出自唐·武瓘·九日衛使君筵上作
“迎”同音字
- 梬
- 郢
- 營
- 軈
- 硬
- 謍
- 瀅
- 熒
- 鎣
- 鱦
- 濴
- 英
- 偀
- 僌
- 営
- 嚶
- 噟
- 嚶
- 塋
- 嬰
- 媖
- 媵
- 嫈
- 嬰
- 嬴
- 孆
- 孾
- 巆
- 巊
- 應
- 廮
- 影
- 応
- 愥
- 應
- 摬
- 攖
- 攍
- 攖
- 映
- 暎
- 朠
- 桜
- 楹
- 櫻
- 櫻
- 櫿
- 浧
- 渶
- 溁
- 溋
- 瀅
- 潁
- 瀠
- 濙
- 濚
- 瀛
- 瀠
- 瀯
- 瀴
- 灐
- 灜
- 煐
- 珱
- 瑛
- 瑩
- 瓔
- 瓔
- 甇
- 甖
- 癭
- 癭
- 盁
- 盈
- 矨
- 碤
- 礯
- 禜
- 穎
- 籝
- 籯
- 緓
- 縈
- 纓
- 绬
- 纓
- 罌
- 罃
- 罌
- 膡
- 膺
- 塋
- 熒
- 瑩
- 鶯
- 螢
- 營
- 縈
- 萾
- 鎣
- 藀
- 蘡
- 蛍
- 蠅
- 蝧
- 蝿
- 螢
- 蠅
- 蠳
- 褮
- 覮
- 譍
- 譻
- 賏
- 贏
- 贏
- 迎
- 鐛
- 鑍
- 锳
- 霙
- 韺
- 頴
- 潁
- 颕
- 穎
- 鴬
- 鶑
- 鶧
- 鶯
- 鷪
- 鷹
- 鸎
- 鸚
- 鸚
- 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𤇾
- 𤌌
- 𦢻
- 𦾵
- 𧭭
- 𨟙
- 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