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2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二個字的詩句
- 托身未知所,謀道庶不刊。 -- 出自唐·常建·贈三侍御
- 一身為輕舟,落日西山際。 -- 出自唐·常建·賦得白日半(傍)西山
- 妾身愿作巫山云,飛入仙郎夢魂里。 -- 出自唐·戴叔倫·相思曲
- 我身本似遠行客,況是亂時多病身。 -- 出自唐·戴叔倫·題武當逸禪師蘭若
- 貴身賤外物,抗跡遠塵軌。 -- 出自唐·宋之問·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 患身是幻逢禪主,水洗皮膚語洗心。 -- 出自唐·杜荀鶴·送僧赴黃山沐湯泉兼參禪宗長老
- 于身無切事,在世有余閑。 -- 出自唐·杜荀鶴·送九華道士游茅山
- 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 出自唐·杜荀鶴·近試投所知
-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 -- 出自唐·杜荀鶴·投長沙裴侍郎
- 擁身疑有月,襯步恨無云。 -- 出自宋·李之儀·臨江仙·知有閬風花解語
- 回身昵語憑肩久。 -- 出自宋·李之儀·千秋歲·深簾靜晝
- 這身世、如何去。 -- 出自宋·李之儀·青玉案·小篷又泛曾行路
- 一身自樂何足言,九族為榮真可羨。 -- 出自唐·權德輿·放歌行
- 失身不自還,萬恨隨玉箸。 -- 出自唐·權德輿·雜詩五首
- 一身常抱病,不復理章句。 -- 出自唐·權德輿·祗役江西路上以詩代書寄內
- 此身會逐白云去,未洗塵纓還自傷。 -- 出自唐·權德輿·月夜過靈徹上人房因贈
- 乞身已見抗疏頻,優禮新聞詔書許。 -- 出自唐·權德輿·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
- 倚身長短裁筇杖,倩客高低結草亭。 -- 出自唐·陸龜蒙·寄懷華陽道士
- 一身三十六宮夜,露滴玉盤青桂秋。 -- 出自唐·陸龜蒙·漢宮詞
- 終身持玉舄,丹訣未應傳。 -- 出自唐·陸龜蒙·寄茅山何道士
- 投身入籠檻,自古難飛走。 -- 出自唐·陸龜蒙·漁具詩·魚梁
- 病身兼稚子,田舍劣相容。 -- 出自唐·陸龜蒙·江墅言懷
- 脫身鳧舄里,載筆虎闈前。 -- 出自唐·錢起·詔許昌崔明府拜補闕
- 出身唯殉死,報國且能兵。 -- 出自唐·錢起·送鄭書記
- 獨身居處靜,永夜坐時多。 -- 出自唐·司空曙·閑居寄苗發
- 終身櫪上食君草,遂與駑駘一時老。 -- 出自唐·李端·瘦馬行
- 亞身摧蠟燭,斜眼送香球。 -- 出自唐·張祜·陪范宣城北樓夜宴
- 一身扶杖二兒隨。 -- 出自唐·張祜·句
- 休身外,且樽前。 -- 出自宋·無名氏·鷓鴣天·生羨雞冠與鳳仙
- 嗟身事,莊周蝶夢,蝶夢莊周。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不喜輕裘
- 隨身處,有一襟風月,兩袖云煙。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昨夜南京
- 翻身處,見漚停巨海,云散長天。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打破疑團
- 福身去,建紅牙兼纛,南海之濱。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意一仙翁
- 除身外盡是閑愁。 -- 出自宋·無名氏·沁園春·好無來由
- 騰身直出煙霄外。 -- 出自宋·無名氏·漁家傲·精養靈根神守氣
- 騰身直上煙霄外。 -- 出自宋·無名氏·漁家傲·精養靈根神守氣
- 前身再現,金城桃熟,千歲蓮花重發。 -- 出自宋·無名氏·永遇樂·柏頌才過
- 一身雖小,如同天地,八萬四千馀里。 -- 出自宋·無名氏·永遇樂·養水養精
- 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 -- 出自宋·無名氏·阮郎歸·春風吹雨繞殘枝
- 渾身百關節,齊通。 -- 出自宋·無名氏·步步嬌·真行與真功
- 分身各自擬深藏。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 以上六首依托呂洞賓,見道書全集呂
- 色身即是法身。 -- 出自宋·無名氏·西江月 以上二首見丹經極論,未注作者
- 聞身康健。 -- 出自宋·無名氏·生查子 以下原有解冤結北方一日一首未注名
- 恨身不做個,閑男女。 -- 出自宋·無名氏·感皇恩令/感皇恩
- 一身頭面間,所用蓋有長。 -- 出自宋·梅堯臣·詠懷
- 此身不及深溪水,隨得殘紅出武陵。 -- 出自宋·梅堯臣·惜春三首
- 爾身屈強一片鐵,安得妄許成怪奇。 -- 出自宋·梅堯臣·戲作常娥責
- 碑身上下亡八九,況乃龜蚨與螭額。 -- 出自宋·梅堯臣·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 此身今雖存,竟當共為土。 -- 出自宋·梅堯臣·懷悲
- 此身不到五侯門,肥羔釀酒槐槽咽。 -- 出自宋·梅堯臣·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