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鄱陽太守是真人,琴在床頭箓在身。 -- 出自唐·王建·送吳諫議上饒州
- 但令在舍相對貧,不向天涯金繞身。 -- 出自唐·王建·遠將歸
- 勞動先生遠相示,別來弓箭不離身。 -- 出自唐·王建·從軍后寄山中友人
- 看宣賜處驚回眼,著謝恩時便稱身。 -- 出自唐·王建·和蔣學士新授章服
- 對織芭蕉雪毳新,長縫雙袖窄裁身。 -- 出自唐·王建·花褐裘
- 聞閑立馬重來此,沐浴明年稱意身。 -- 出自唐·王建·冬至后招于秀才
- 誰能借問功名事,只自扶持老病身。 -- 出自唐·張籍·寄王六侍御
- 赤縣上來應足事,青山老去未離身。 -- 出自唐·張籍·寄孫洛陽格
- 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盡隨身。 -- 出自唐·張籍·送和蕃公主
- 三朝出入紫微臣,頭白金章未在身。 -- 出自唐·張籍·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
- 詩里難同相得伴,酒邊多見自由身。 -- 出自唐·張籍·送白賓客分司東都
- 官家亦自寄衣去,貴從妾手著君身。 -- 出自唐·張籍·寄衣曲
-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 出自唐·張籍·哭胡十八遇
- 便令裁制為時服,頓覺光榮上病身。 -- 出自唐·張籍·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
- 詩句遍傳天下口,朝衣偏送地中身。 -- 出自唐·張籍·哭丘長史
- 藥酒欲開期好客,朝衣暫脫見閑身。 -- 出自唐·張籍·題韋郎中新亭
- 作活每常嫌費力,移居只是貴容身。 -- 出自唐·張籍·移居靜安坊,答元八郎中
- 玉毫不著世間塵,輝相分明十八身。 -- 出自唐·張籍·題玉像堂
- 昨日街西相近住,每來存問老夫身。 -- 出自唐·張籍·答劉競
- 世間漸覺無多事,雖有空名未著身。 -- 出自唐·張籍·贈施肩吾
- 共踏長安街里塵,吳州獨作未歸身。 -- 出自唐·張籍·送陸暢
- 詔發官兵取亂臣,將軍弓箭不離身。 -- 出自唐·張籍·寄宋景
- 東風漸暖滿城春,獨占幽居養病身。 -- 出自唐·張籍·病中酬元宗簡
- 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 -- 出自唐·孟郊·答友人贈炭
- 那知粉繢能相負,卻使容華翻誤身。 -- 出自唐·劉長卿·王昭君歌
- 前朝舊業想遺塵,今日他鄉獨爾身。 -- 出自唐·劉長卿·鄖上送韋司士歸上都舊業(司士即鄭公之孫,
- 憐君計畫誰知者,但見蓬蒿空沒身。 -- 出自唐·劉長卿·酬屈突陜
- 異鄉流落頻生子,幾許悲歡并在身。 -- 出自唐·劉長卿·戲題贈二小男
- 同官歲歲先辭滿,唯有青山伴老身。 -- 出自唐·劉長卿·送王司馬秩滿西歸
- 長安萬里傳雙淚,建德千峰寄一身。 -- 出自唐·劉長卿·送耿拾遺歸上都
- 關河歷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 -- 出自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 風雪衡山涕滿膺,懶殘不管自家身。 -- 出自宋·文天祥·慧和尚三絕
- 江山如許非吾土,宇宙柰何多此身。 -- 出自宋·文天祥·五月二日生朝
- 孔明已負金刀志,元亮猶憐典午身。 -- 出自宋·文天祥·得兒女消息
- 東魯遺黎老子孫,南方心事北方身。 -- 出自宋·文天祥·信云父
- 不是神明扶正直,淮頭何處可安身。 -- 出自宋·文天祥·聞蝶
- 江南啼血送殘春,漂泊風沙萬里身。 -- 出自宋·文天祥·自述二首
- 九門一夜漲風塵,何事癡兒竟誤身。 -- 出自宋·文天祥·愧故人
- 桂陽年少西入秦,數經甲科猶白身。 -- 出自唐·高適·送桂陽孝廉
- 云遮北雁愁行客,柳起東風慰病身。 -- 出自唐·李紳·壽陽罷郡日,有詩十首,與追懷不殊,今編于
-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 出自唐·李紳·宿越州天王寺
- 圣朝寡罪容衰齒,愚叟多慚未退身。 -- 出自唐·李紳·七年初到洛陽,寓居宣教里,時已春暮,而四
- 每慚清秩容衰齒,猶有華簪寄病身。 -- 出自唐·李紳·重入洛陽東門
- 每思載酒悲前事,欲問題詩想舊身。 -- 出自唐·李紳·望鶴林寺
- 徒用千金酬一飯,不知明哲重防身。 -- 出自唐·李紳·卻過淮陰吊韓信廟
- 恥將名利托交親,只向尊前樂此身。 -- 出自唐·盧綸·無題
- 眼見仙丹求不得,漢家簪紱在羸身。 -- 出自唐·盧綸·題天華觀
- 看花在處多隨駕,召宴無時不及身。 -- 出自唐·賈島·贈翰林
-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 出自唐·賈島·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 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擬教人哭此身。 -- 出自唐·賈島·題魚尊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