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固知遷墓疑非禮,幸有周棺可芘身。 -- 出自宋·何夢桂·和宋英叟二首
- 龜山寺里訪遺塵,鐵佛苔封丈六身。 -- 出自宋·陳璧·游泗州龜山寺
- 定知昴宿鐘英質,須信長庚現后身。 -- 出自宋·翁溪園·壽劉上舍將仕
- 篤厚西都諸老傳,宦游南海宰官身。 -- 出自宋·趙文·哭文溪
- 金鞍玉勒綺羅茵,夢寐何緣到老身,辛苦漚麻補衾鐵,誰知布縷又頻征。 -- 出自宋·柴元彪·漚麻
- 讀書不了平生事,閱世空存后死身。 -- 出自宋·梁棟·金陵三遷有感
- 人生自是人間客,月亦天邊寄此身。 -- 出自宋·梁棟·題葉東叔賓月堂
- 故友貽書復相過,但祝自愛千金身。 -- 出自宋·黎廷瑞·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親老辭王子賢未知來餞別
- 卻憐衛鶴齊雞輩,空費心機不庇身。 -- 出自宋·仇遠·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 且須飽喫圭田飯,朝市山林各致身。 -- 出自宋·仇遠·君子堂小集
- 酒經丹訣非吾事,萬卷書藏一老身。 -- 出自宋·仇遠·集虛書院
- 秦川公子謫仙人,布袍落魄余一身。 -- 出自宋·仇遠·贈張玉田
- 曾是阿房學舞人,玉簫舊譜尚隨身。 -- 出自宋·仇遠·勾龍爽毛女
- 眼底葉窗枝有艷,根頭花盛樹無身。 -- 出自宋·董嗣杲·紫荊花
- 留連光景多無酒,挽仰風埃獨有身。 -- 出自宋·董嗣杲·思歸
- 卑棲客官困壟斷,無故污此金玉身。 -- 出自宋·董嗣杲·辛酉富池元宵寫懷二首
- 良宵獨宿雙泉寺,負了吟風嘯月身。 -- 出自宋·董嗣杲·元宵懷鄉二首
- 涼風四壁蛩新咽,偏惱淹回獨客身。 -- 出自宋·董嗣杲·寄楊云靜
- 聲跡衰遲難應世,山林枯朽易全身。 -- 出自宋·董嗣杲·江城與秋巖同賦
- 江郊雪冱莫知津,客淚雙垂悵此身。 -- 出自宋·董嗣杲·近苦多故坐病乏藥
- 敝祠古木質擁腫,色泥癡塑防風身。 -- 出自宋·董嗣杲·武康防風王廟前入西鄉山中曠游歸看邑志偶成
- 無言甘作凌波弟,有意端凝老子身。 -- 出自宋·董嗣杲·山礬花
- 亭臺花木銷官酒,城郭風煙老客身。 -- 出自宋·董嗣杲·晚過張分司園
- 斯文一縷千鈞日,我輩三綱五典身。 -- 出自宋·熊禾·別福清諸友
- 安得與君俱隱去,煙蘿深處著閑身。 -- 出自宋·陳深·湯梅山為道士歸吳還山賦一詩以饒
- 五岳灘頭景象新,仁人方達杳冥身。 -- 出自唐·呂巖·七言
- 有人問我修行法,只種心田養此身。 -- 出自唐·呂巖·絕句
- 生生世世常如此,爭似留神養自身。 -- 出自唐·呂巖·絕句
- 龐眉斗豎惡精神,萬里騰空一踴身。 -- 出自唐·呂巖·絕句
-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 出自唐·呂巖·絕句
- 氣術金丹傳在世,象天象地象人身。 -- 出自唐·呂巖·憶江南·淮南法
- 八卦九宮看掌上,五行四象在人身。 -- 出自唐·呂巖·憶江南·淮南法
- 不道未曾經水火,無常一旦臨君身。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金翁偏愛騎白虎,姹女常駕赤龍身。 -- 出自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
- 三千里外無家客,七百年來云水身。 -- 出自唐·呂巖·答僧見
- 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 -- 出自唐·呂巖·得火龍真人劍法
- 當年已落中原膽,今日猶憐故國身。 -- 出自宋·魯訔·觀武侯陣圖
- 隋師戰艦欲亡陳,國破應難保此身。 -- 出自唐·王渙·惆悵詩十二首
- 六供菖陽氣味真,還教繩墨百年身。 -- 出自宋·張埴·初夏湖山
- 自從無力休行道,且作頭陀不系身。 -- 出自·***·東陽夜怪詩(安智高病中自述二首)
- 緣君愛我疵瑕少,愿竊仁風寄老身。 -- 出自唐·李幼卿·前年春,與獨孤常州兄花時為別,倏已三年矣
- 群陰欲午鐘聲動,自煮溪蔬養幻身。 -- 出自宋·歐陽詹·永安寺照上人房
- 莫嘆明朝又一春,相看堪共貴茲身。 -- 出自宋·歐陽詹·除夜侍酒呈諸兄示舍弟
- 醉舞兩回迎勸酒,狂歌一曲會娛身。 -- 出自唐·鄭據·七老會詩
- 吾兄既終弟亦逝,歲晚惸惸惟一身。 -- 出自宋·王炎·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辭高古難及而音節悲壯可
- 襟期難與俗人論,擺落浮名莫絆身。 -- 出自宋·王炎·和至卿敘述三首
- 正為白頭違世路,要須丹頂伴閒身。 -- 出自宋·王炎·兩鶴
- 平生誤學獨醒客,醉鄉有地堪藏身。 -- 出自宋·王炎·和潘判官送酒韻
- 應為孤高多絕物,未妨偃蹇且全身。 -- 出自宋·王炎·呂待制所居八詠·醉松
- 潭潭廣殿不動尊,夾立二丈力士身。 -- 出自宋·王炎·宿公安二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