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4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
- 況是蘇州許酬唱,丘丹應得寄閒身。 -- 出自宋·姜特立·和丁使君八詠樓
- 人生百歲今才半,會有重封賁后身。 -- 出自宋·姜特立·詩悼劉夫人
- 香嚴童子先成佛,瑣骨仙人后化身。 -- 出自宋·姜特立·詩挽樓少陽所生母夫人
- 但把風花觀世界,莫將金石認吾身。 -- 出自宋·姜特立·因鳳贊皇平泉草木記有感
- 人生大患身為素,火宅啼號更累身。 -- 出自宋·姜特立·王方叔喪耦
- 何如老奉閒香火,醉臥林間了此身。 -- 出自宋·姜特立·養(yǎng)雞抱犢摩詰語也戲廣其說
- 家居佛界清涼國,人住仙宮自在身。 -- 出自宋·姜特立·暑退
- 自慚遮日長安道,深愧漁蓑浪漫身。 -- 出自宋·李洪·和人松江
- 吏隱他年并海漘,倦游悔現(xiàn)宰官身。 -- 出自宋·李洪·簡月阇黎
- 使君道德魁天下,膏馥分沾盡澡身。 -- 出自宋·李洪·次韻王龜齡貢院
- 豈容被褐常懷寶,好上煙霄早致身。 -- 出自宋·李洪·送子南兄參選
- 從來憂道不憂貧,晚向閑中得此身。 -- 出自宋·樓鑰·次韻十詩
- 野服相從成二叟,不須更現(xiàn)宰官身。 -- 出自宋·樓鑰·次韻十詩
- 禁路岧嶤欲問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 出自宋·樓鑰·送蘇伯昌大卿
- 筆墨為供無盡藏,江湖乞得自由身。 -- 出自宋·樓鑰·劉德修右史去國示所和從父東谿及楊子直詩走
- 莫言二老升沈異,各現(xiàn)宰官居士身。 -- 出自宋·樓鑰·子成兄年八十六史子久八十二舅氏八十一會于
- 人物酬應審重輕,一言行之可終身。 -- 出自宋·樓鑰·送袁和叔尉江陰
- 震起昆蟲千百億,不知何處更容身。 -- 出自宋·樓鑰·十月十七日夜
- 莫驚仕路風波惡,便憶家園自在身。 -- 出自宋·舒邦佐·和許宰寓武邑賡楊丞靖安八詠
- 一官粗報平生志,萬里俄傾未老身。 -- 出自宋·廖行之·挽劉主簿令二首
- 莫道清高便無韻,春來誰是解全身。 -- 出自宋·廖行之·和惜香紅二首
- 回雁峰前憶隱淪,平生謀道不謀身。 -- 出自宋·廖行之·挽陳宣教直中
- 蛾眉漸遣溫柔夢,鴟腹猶疑見在身。 -- 出自宋·虞儔·腳婆子
- 張侯故是名家子,萬里碧云看致身。 -- 出自宋·虞儔·和張簿南坡
- 不但金聲吐佳句,尚余玉立聳長身。 -- 出自宋·趙蕃·呈折子明丈十首
- 何時粗畢尚平志,衡岳匡廬收此身。 -- 出自宋·趙蕃·松原山行七絕
- 未聞官號大學士,辭遜雍容得退身。 -- 出自宋·趙蕃·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
- 故喜來歸逢稔歲,況于游倦得閒身。 -- 出自宋·趙蕃·呈莫信州障二首
- 茲日縱為無事日,此身不是自由身。 -- 出自宋·趙蕃·野花
- 懷玉山中舊住人,歲寒庵里坐禪身。 -- 出自宋·趙蕃·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 未聞行日先惆悵,君復何憂慨此身。 -- 出自宋·趙蕃·又簡張王臣
- 錦囊玉軸千年秘,儋耳珠崖萬里身。 -- 出自宋·趙蕃·跋長公帖
- 詩成兩地嗟何及,明月相同影伴身。 -- 出自宋·趙蕃·次韻唐與文驛馳代簡二絕句
- 浮生聚散不終免,一語丁寧惟愛身。 -- 出自宋·趙蕃·次韻希登送行之什
- 魯卿卓卿真愈人,枉道儒冠解誤身。 -- 出自宋·趙蕃·比見愚卿于廬陵出示楊謹仲詩卷中及其弟魯卿
- 異時懷玉山前過,一訪耕桑老病身。 -- 出自宋·趙蕃·程季儀沈儉夫攜酒見餞于湘中館借用季儀的次
- 索居海角凄涼甚,時得吟哦慰此身。 -- 出自宋·趙蕃·和青田劉令同年見答寄茶之作
- 時時聞說故人死,日日自悲垂老身。 -- 出自宋·趙蕃·聞李處州亡
- 只消一盞能和氣,切莫多杯自害身。 -- 出自宋·葉適·橘枝詞三首記永嘉風土
- 不如睡足朦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 出自宋·葉適·營師常秉燭為人說氣色戲成此絕
- 簡師詩語特驚人,六反掀騰不動身。 -- 出自宋·葉適·奉酬般若長老
- 說似隨緣耿長老,這回住院且由身。 -- 出自宋·葉適·請推耿住水陸院
- 世間浮想如枯蠟,還向虛空嫁此身。 -- 出自宋·葉適·劉氏女自誓為尼憐其操者幸助成之
- 回首半生無覓處,祗應留得見前身。 -- 出自宋·汪莘·暮春二十八夜枕上有懷
- 春風不是不相識,不遣春山養(yǎng)病身。 -- 出自宋·汪莘·東行途中有感
- 初無警策驟驚人,亦不媕阿巧進身。 -- 出自宋·曹彥約·憶歸口號
- 桂林使者赤松人,爭得匡廬自在身。 -- 出自宋·曹彥約·迎寺丞舅歸舟
- 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 -- 出自宋·曹彥約·鹿鳴小集奉餞赴省諸公
- 對此感懷非為此,贖之空擬百其身。 -- 出自宋·曹彥約·寶泰寺讀曾鴻父侍郎留題有感次韻作侍郎挽歌
- 行藏判已天公付,且斗而今見在身。 -- 出自宋·李壁·鷓鴣天·岸柳陰陰躍錦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