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4個(gè)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四個(gè)字的詩句
- 衣衫總帶煙霞色,杖屨相隨云水身。 -- 出自宋·白玉蟾·華陽堂二詠
- 黃婆即是母之母,赤子乃其身外身。 -- 出自宋·白玉蟾·呈萬菴十章·溫養(yǎng)
- 榻上賓朋談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 出自宋·白玉蟾·酬蔣知觀所惠詩
- 華胥上國今無夢,龍漢元年古有身。 -- 出自宋·白玉蟾·太虛堂
- 鑿開風(fēng)月長生地,占斷煙霞不老身。 -- 出自宋·白玉蟾·靖通菴
- 勘破收香藏白處,冰肌玉骨是前身。 -- 出自宋·白玉蟾·嘗春梅
- 今朝杖屨廬山下,雨笠煙蓑一個(gè)身。 -- 出自宋·白玉蟾·題客省
- 引賊入家開寶藏,不知身外更藏身。 -- 出自宋·白玉蟾·大道歌
- 踏遍江湖今幾春,都來一個(gè)云水身。 -- 出自宋·白玉蟾·贈(zèng)城西謝知堂
- 無夢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虛身,寄言尋取蓬萊路,風(fēng)送雙鸞上太旻。 -- 出自宋·白玉蟾·贈(zèng)紫華侍經(jīng)周希清
- 閑云流水無窮意,絳闕清都被謫身。 -- 出自宋·白玉蟾·悠然堂
- 世外不知千百世,身中還更兩三身。 -- 出自宋·白玉蟾·契妙
- 前世率陀天上客,今生大宋國中身。 -- 出自宋·白玉蟾·徐處士寫予真
- 有茶不作蝸牛戰(zhàn),無夢可為蝴蝶身。 -- 出自宋·白玉蟾·慵庵
- 宛轉(zhuǎn)憐香,徘徊顧影,臨芳更倚苔身。 -- 出自宋·蔣捷·高陽臺(tái)·宛轉(zhuǎn)憐香
- 可笑春蠶獨(dú)苦辛,為誰成繭卻焚身。 -- 出自明·劉基·春蠶
- 悲哉荊山泣玉人,但知貴玉不貴身。 -- 出自明·劉基·長歌續(xù)短歌
- 風(fēng)波滿地鸕鶿鳥,相趁銜魚飽一身。 -- 出自明·劉基·感與(二首)
- 何處荃蘭不蕭艾,種蔬猶得養(yǎng)閑身。 -- 出自明·劉基·驛傳杭臺(tái)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
- 悵望令人憶李郭,誰能匡濟(jì)想捐身。 -- 出自明·劉基·再次韻(二首)
- 五湖風(fēng)雨夜垂綸,一葉扁丹一粟身。 -- 出自明·劉基·絕句漫興(三首)
- 看秋方欲雨,詩爭人瘦;天其未老,身與名藏。 -- 出自清·陳維崧·贈(zèng)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 卿自無言儂已會(huì),湘蘭天女是前身。 -- 出自近代·蘇曼殊·本事詩
- 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煙水著浮身。 -- 出自近代·蘇曼殊·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
- 諸天花雨隔紅塵,絕島飄流一病身。 -- 出自近代·蘇曼殊·步元韻敬答云上人
- 公子才華迥絕塵,海天廖闊寄閑身。 -- 出自近代·蘇曼殊·步元韻敬答云上人
- 九年面壁成空相,萬里歸來一病身。 -- 出自近代·蘇曼殊·東來與慈親相會(huì),忽感劉三、天梅去我萬里
- 我身本似遠(yuǎn)行客,況是亂時(shí)多病身。 -- 出自唐·戴叔倫·題武當(dāng)逸禪師蘭若
- 昆玉已成廊廟器,澗松猶是薜蘿身。 -- 出自唐·陳陶·寄兵部任畹郎中
- 枿坐云游出世塵,兼無瓶缽可隨身。 -- 出自唐·杜荀鶴·贈(zèng)質(zhì)上人
- 獨(dú)作書生疑不穩(wěn),軟弓輕劍也隨身。 -- 出自唐·杜荀鶴·塞上
- 自我夜來霜月下,到頭吟魄始終身。 -- 出自唐·杜荀鶴·秋夕
- 江上見僧誰是了,修齋補(bǔ)衲日勞身。 -- 出自唐·杜荀鶴·登靈山水閣貽釣者
- 易落好花三個(gè)月,難留浮世百年身。 -- 出自唐·杜荀鶴·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
-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過身。 -- 出自唐·杜荀鶴·登城有作
- 無酒御寒雖寡況,有書供讀且資身。 -- 出自唐·杜荀鶴·喜從弟雪中遠(yuǎn)至有作
- 花前不獨(dú)垂鄉(xiāng)淚,曾是朱門寄食身。 -- 出自唐·杜荀鶴·春日行次錢塘卻寄臺(tái)州姚中丞
- 舶載海奴镮硾耳,象駝蠻女彩纏身。 -- 出自唐·杜荀鶴·贈(zèng)友人罷舉赴交趾辟命
- 坐床難穩(wěn)露蟬新,便作東西馬上身。 -- 出自唐·杜荀鶴·入關(guān)寄九華友人
- 秋登岳寺云隨步,夜宴江樓月滿身。 -- 出自唐·杜荀鶴·獻(xiàn)鄭給事
- 畫戟門前難作客,釣魚船上易安身。 -- 出自唐·杜荀鶴·感秋(一作秋感)
- 一顰一笑千金重,肯似成都夜失身。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雜興五首
-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穩(wěn)稱身。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雜興五首
- 已取貝多翻半字,還將陽焰諭三身。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酬靈徹上人以詩代書見寄
- 老夫留滯何由往,珉玉相和正繞身。 -- 出自唐·權(quán)德輿·上巳日貢院考雜文不遂赴九華觀祓禊之會(huì),以
- 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云外醉中身。 -- 出自唐·陸龜蒙·丁香
- 高抱相逢各絕塵,水經(jīng)山疏不離身。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寄懷南陽潤卿
- 橘下凝情香染巾,竹邊留思露搖身。 -- 出自唐·陸龜蒙·新秋雜題六首·倚
- 得伴方平同一醉,明朝應(yīng)作蔡經(jīng)身。 -- 出自唐·陸龜蒙·和襲美友人許惠酒以詩征之
-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 出自唐·陸龜蒙·木蘭堂(一作李商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