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1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
- 不見彭余朱李輩,總是白身人作。 -- 出自宋·姚勉·賀新郎·長嘯山中臥
- 阿婆八十位送門,自憐終身無阿孫。 -- 出自宋·姚勉·錢唐吟
- 古來尉自號神仙,況是棲身快閣天。 -- 出自宋·姚勉·送陳縣尉之太和新任
- 幾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閒身返故山。 -- 出自宋·胡仲弓·和劉后村雜興
- 吾寧為蠶勿為蛛,所愿殺身以成仁。 -- 出自宋·胡仲弓·蛛絲巧
- 火云飛空風日惡,展轉吟身何所托。 -- 出自宋·胡仲弓·次韻送水紋簟與蕓居
- 剩留千古清名在,帶得一身公論歸。 -- 出自宋·胡仲弓·送湯武諭倅吳門
- 不應隱處近城郭,未秘終身把釣竿。 -- 出自宋·胡仲弓·夜泊朋溪釣隱
- 山前翠樹森云表,林罅青身匝垅頭。 -- 出自宋·馬廷鸞·老學樓
- 上下天地兮,吾并忘乎吾身。 -- 出自宋·何夢桂·偶書塔塢水中石
- 住山傳得文殊印,遮莫前身是了元。 -- 出自宋·王奕·題焦山客位
- 不知南北車書混,此際翻身第幾遭。 -- 出自宋·王奕·題金山金鰲閣
- 垂頭兀坐欲有問,歘爾翻身入云霧。 -- 出自宋·黎廷瑞·聽山中談虎賦二章
- 雁汊渡頭鏖北風,真是脫身人鮓甕。 -- 出自宋·黎廷瑞·甲午孟夏祝公輔道過山中遂偕如上饒赴孟史君
- 瀾翻八十一年空,爭訝前身是井龍。 -- 出自宋·董嗣杲·辨才塔
- 讀書無靈時易過,剩得此身寄寒餓。 -- 出自宋·董嗣杲·吟客枉訪酒邊走筆以贈
- 射檐莫禁落日曬,平白將身隨爐鞴。 -- 出自宋·董嗣杲·初至江城寓分司衙
- 飽飲臨江望此磯,此水終身不曾渡。 -- 出自宋·董嗣杲·蟂磯
- 有謨入告需時用,未忍將身學子房。 -- 出自宋·董嗣杲·送張子秀入京
- 后三娶崔氏,乃牧羊女化身也。 -- 出自宋·彭子翔·木蘭花慢·仙家春不老
- 主持正念大艱辛,一失人身為異類。 -- 出自唐·呂巖·窯頭坯歌
- 延年之道既無計,不免將身歸逝水。 -- 出自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
- 十月脫胎吞入口,忽覺凡身已有靈。 -- 出自唐·呂巖·寄白龍洞劉道人
- 利鞅名韁成底事,空把此身纏縛。 -- 出自宋·華岳·念奴嬌·倚藤臨水
- 舌端豪氣吐長虹,四海一身無處容。 -- 出自宋·華岳·怒成
- 雪龍背上暗摸索,何如滿身也帶梨花樹下云。 -- 出自宋·張埴·劉元翁索賦雩都孫氏梅軒
- 垂絲今日幸同筵,朱紫居身是大年。 -- 出自唐·劉真·七老會詩
- 幽亭春盡共為歡,印綬居身是大官。 -- 出自唐·張渾·七老會詩
- 慶傳于后珠成樹,德潤其身玉有筠。 -- 出自宋·王炎·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
- 少年側目云霄上,今日藏身翰墨間。 -- 出自宋·王炎·用前韻答彌明圣言二首
- 市廛屬耳太喧囂,林藪藏身又寂寥。 -- 出自宋·王炎·題汪尉立之快合
- 桃花映面方留詠,藤刺纏身始悟禪。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韻答子大
- 緩臂不攜藜杖,翩翩自喜身輕。 -- 出自宋·王炎·游東山·棧徑
- 樓臺瑞氣晴蕭索,杉檜龍身老屈蟠。 -- 出自唐·章孝標·題上皇觀
- 諸侯持節望吾土,男子生身負我唐。 -- 出自唐·顧非熊·出塞即事二首
- 知君欲作閑情賦,應愿將身作錦鞋。 -- 出自唐·段成式·嘲飛卿七首
- 虛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憂是非。 -- 出自唐·李山甫·下第獻所知三首
- 圣朝公道如長在,賤子謀身自有門。 -- 出自唐·李咸用·謝所知
- 若教楚國宮人見,羞把腰身并柳枝。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還緣交甫非良偶,不肯終身作羿妻。 -- 出自唐·羅虬·比紅兒詩(并序)
- 朝朝陌上侵星去,待得酬身了便回。 -- 出自唐·褚載·曉發
- 十年除夜在孤館,萬里一身求大名。 -- 出自唐·黃滔·旅懷
- 草中求活非吾事,豈啻橫身向廟門。 -- 出自唐·徐夤·宋二首
- 誰知天怒無因息,積愧終身乞速休。 -- 出自唐·薛準·臨終詩
- 二三年少自虜回,白日藏身夜始得。 -- 出自唐·周祚·秋風(二首)
-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再吟
-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藥故寧。 -- 出自唐·周曇·春秋戰國門臧孫
- 趨時徇俗誠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 -- 出自宋·李昉·昉著灸數朝廢吟累日繼披佳會莫菲睚聲亦貢七
- 結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貧身養拙來。 -- 出自·李中·思九江舊居三首
- 南朝人物古猶今,只恐前身是道林。 -- 出自唐·徐鉉·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