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策杖迎詩客,歸房理病身。 -- 出自唐·李益·宣上人病中相尋聯句
- 松柏卑于壽,兒孫老卻身。 -- 出自唐·張喬·寄中岳顓頊先生
- 法本無前業,禪非為后身。 -- 出自唐·張喬·題興善寺僧道深院
- 靜想青云路,還應寄此身。 -- 出自唐·張喬·別李參軍
- 荏苒文明代,難歸釣艇身。 -- 出自唐·張喬·秦原春望
- 不是真如理,何門靜此身。 -- 出自唐·張喬·雨中宿僧院
- 四海求玄理,千峰繞定身。 -- 出自唐·張喬·聞仰山禪師往曹溪因贈
- 夢寐空前事,星霜倦此身。 -- 出自唐·張喬·經隱巖舊居(一作懷舊游)
- 杜門朝復夕,豈是解謀身。 -- 出自唐·崔涂·春日閑居憶江南舊業
- 免勞征戰力,無愧綺羅身。 -- 出自唐·崔涂·過昭君故宅
- 江山非舊主,云雨是前身。 -- 出自唐·崔涂·巫山廟
- 何必登臨更惆悵,比來身世只如浮。 -- 出自唐·崔涂·金陵晚眺(一作懷古)
- 南畝無三徑,東林寄一身。 -- 出自唐·皇甫冉·寄鄭二侍御歸新鄭無礙寺所居
- 相如求一謁,詞賦遠隨身。 -- 出自唐·皇甫冉·送竇十九叔向赴京
- 閑事與時俱不了,且將身暫醉鄉游。 -- 出自唐·薛逢·悼古
- 故國又芳草,滄江終白身。 -- 出自唐·李頻·送徐處士歸江南
- 愿入白云社,高眠自致身。 -- 出自唐·李頻·友人話別
- 多生從此性,久集得無身。 -- 出自唐·李頻·題棲霞寺慶上人院
- 豸冠嚴在首,雄筆健隨身。 -- 出自唐·李頻·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
- 自拋官與青山近,誰訝身為白發催。 -- 出自唐·李頻·題張司馬別墅
- 去云離坐石,斜月到禪身。 -- 出自唐·李頻·贈立規上人
- 待得逢公道,由來合貴身。 -- 出自唐·李頻·送許棠及第歸宣州
- 獨居巖下室,長似定中身。 -- 出自唐·李頻·題棲云寺立上人院
-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 -- 出自唐·李頻·長安感懷
- 擬住還求己,須歸不為身。 -- 出自唐·李頻·送友人下第歸宛陵
- 未飲青門酒,先如醉夢身。 -- 出自唐·李頻·送人歸吳
- 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 -- 出自南北·民歌·子夜四時歌·夏歌
-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 出自宋·王令·暑旱苦熱
-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 出自宋·王令·偶作
- 茍求暫安急旦夕,反以身就殞壓虞。 -- 出自宋·王令·卜居
- 旱余云不雨,命塞器藏身。 -- 出自宋·王令·上聱隅先生
- 我生最遲暮,不識東野身。 -- 出自宋·王令·還東野詩
- 能將道系窮通里,安用身居進退間。 -- 出自宋·王令·寄滿子權二首
- 朱使拜書天上回,去以身試百里障。 -- 出自宋·王令·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
- 安得浪與兒,誦口而思身。 -- 出自宋·王令·慎交
- 欲觀水盡朝宗海,安得身乘破浪風。 -- 出自宋·王令·吳江長橋
- 南去溪山隨夢斷,北來身世若云浮。 -- 出自宋·王令·因憶灊樓讀書之樂呈介甫
- 已是窮侵骨,何期早喪身。 -- 出自宋·翁卷·哭徐山民
- 秋堂掛遺像,癯若在時身。 -- 出自宋·翁卷·陳西老母氏挽詞
- 將行更瞻禮,十二祖師身。 -- 出自宋·翁卷·福州黃檗寺
- 早年通法后,已是立朝身。 -- 出自宋·翁卷·送徐評事赴省試
- 扁舟當是日,勝賞共閒身。 -- 出自宋·翁卷·同徐道暉趙紫芝泛湖
- 步步躡飛云,初疑夢里身。 -- 出自宋·翁卷·處州蒼嶺
- 蓬蒿眾小中,拭眼見長身。 -- 出自宋·陳與義·書懷示友十首
- 杜門十日疾,因得觀妄身。 -- 出自宋·陳與義·雜書示陳國佐胡元茂四首
- 平生鸚鵡盞,今夕最關身。 -- 出自宋·陳與義·赴陳留二首
- 人生幾今夕,亂代偶此身。 -- 出自宋·陳與義·月夜
- 晚歲還為客,微官只為身。 -- 出自宋·陳與義·送張迪功赴南京掾二首
- 牧童生來日日娛,只憂身大當把鉏。 -- 出自宋·陳與義·題牧牛圖
- 狂夫縛軒冕,自許稷契身。 -- 出自宋·陳與義·汝州吳學士觀我齋分韻得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