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第10個字的詩句
身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
- 北風利如劍,布絮不蔽身 -- 出自唐·白居易·村居苦寒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 出自·王安石·登飛來峰
-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 出自唐·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出自宋·蘇軾·題西林壁
-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 出自唐·李白·行路難三首
- “從來思博望,許國不謀身。”的意思及全詩鑒賞 -- 出自··
-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全詩賞析 -- 出自··
-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比姺g賞析 -- 出自··
- 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 出自唐·李白·上云樂
- 佐漢解鴻門,生唐為后身。 -- 出自唐·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時逃難在宿松山作
-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掛身。 -- 出自唐·李白·門有車馬客行
- 我有錦囊訣,可以持君身。 -- 出自唐·李白·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
- 獨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 出自唐·李白·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
- 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 出自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
- 一貴復一賤,關天豈由身。 -- 出自唐·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 猛虎伏尺草,雖藏難蔽身。 -- 出自唐·李白·魯郡堯祠送張十四游河北
- 好士不盡心,何能保其身。 -- 出自唐·李白·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
- 俟乎泰階平,然后托微身。 -- 出自唐·李白·避地司空原言懷
- 垂恩倘丘山,報德有微身。 -- 出自唐·李白·贈崔司戶文昆季
- 朱亥已擊晉,侯嬴尚隱身。 -- 出自唐·李白·送侯十一
- 即事已如夢,後來我誰身。 -- 出自唐·李白·擬古其三
-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 出自宋·蘇軾·行香子·清夜無塵
- 依依古松子,郁郁綠毛身。 -- 出自宋·蘇軾·松
- 莫怪江南苦留滯,經營身計一生迂。 -- 出自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 微風動眾竅,誰信我忘身。 -- 出自宋·蘇軾·和陶雜詩十一首
- 古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 -- 出自宋·蘇軾·秦穆公墓
- 我今心似一潭月,君已身如萬斛舟。 -- 出自宋·蘇軾·次韻子由書王晉卿畫山水一首,而晉卿和二首
- 默坐無余事,回光照此身。 -- 出自宋·蘇軾·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 寧極無常居,此齋自隨身。 -- 出自宋·蘇軾·次王定國韻書丹元子寧極齋
- 歸従三人游,便足了此身。 -- 出自宋·蘇軾·送襄陽従事李友諒歸錢塘
- 漂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 -- 出自宋·蘇軾·過湯陰市得豌豆大麥粥示三兒子
- 吾聞樂天語,喻馬施之身。 -- 出自宋·蘇軾·地黃
- 織女明星來枕上,乃知身不在人間。 -- 出自宋·蘇軾·絕句三首
- 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 -- 出自宋·蘇軾·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三首
- 憂虞心謝知時雁,安穩身同掛角羊。 -- 出自宋·蘇軾·次韻張甥棠美晝眠?此詩為晁補之作?
- 不為游人問鄉里,豈知身是錦城僧。 -- 出自宋·蘇軾·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見,留二絕
- 賦歸來之清引,我其後身蓋無疑。 -- 出自宋·蘇軾·和陶歸去來兮辭
- 莫怪禪師向西笑,緣師身在長安東。 -- 出自宋·蘇軾·皎然禪師贈吳憑處士詩云"世人不知心是
- 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 出自宋·蘇軾·南華老師示四韻,事忙,姑以一偈答之
- 霜乾木落愛秦川,興發身輕逐鳥翩。 -- 出自宋·蘇軾·與李彭年同送崔岐歸二曲,馬上口占
- 落日明孤塔,青山繞病身。 -- 出自宋·蘇軾·書泗州孫景山西軒
- 蒲團坐紙帳,自要觀我身。 -- 出自宋·蘇軾·贈月長老
- 男婚已畢女將歸,累盡身輕志莫違。 -- 出自宋·蘇軾·次韻沈長官三首
- 虛空為鎖殞,況乃百憂身。 -- 出自宋·蘇軾·飲酒四首?此詩為秦觀作?
- 偶見一張閑故紙,便疑身是永禪師。 -- 出自宋·蘇軾·書破琴詩後
- 曉來百念皆灰燼,倦極身無憑。 -- 出自·毛澤東·虞美人·枕上
-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 出自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
-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 出自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 送徒既有長,遠戍亦有身。 --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 未負幽棲志,兼全寵辱身。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